看板 Stock
作者 democrat (democrat)
標題 [請益] 雖然半導體還沒被課關稅,那系統廠撐得住
時間 Thu Apr  3 11:37:36 2025


雖然台灣半導體這次暫時沒有被課,被納入特殊範圍內,但做筆電伺服器這些電腦成品的公司會直接吃32%關稅重拳吧。

這些在台灣有生產基地的是不是直接掰掰?

台灣會怎麼因應啊?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5 Pro Ma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15.39 (臺灣)
※ 作者: democrat 2025-04-03 11:37:36
※ 文章代碼(AID): #1dxWA2Aq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3651458.A.2B4.html
※ 同主題文章:
[請益] 雖然半導體還沒被課關稅,那系統廠撐得住
04-03 11:37 democrat
yellone741: 華碩廣達鴻海等代工廠禮拜一應該直接跌停鎖死了1F 04/03 11:38
a000000000: 不至於喇  就美國銷量下滑2F 04/03 11:38
sa87a16: 安心睡覺啊,眼睛不睜開就看不到啦3F 04/03 11:39
furuta27: 以川普痛恨台積電的程度 半導體搞不好宣布課100%4F 04/03 11:39
appledick: 隨便課25% 直接爆掉5F 04/03 11:39
a000000000: pc最大市場 是中國  美國算第二6F 04/03 11:40
cocogogo: 每個人都吃 有差嗎7F 04/03 11:41
Leo4891: 組裝不等於半導體吧8F 04/03 11:41
kimi0126: 都有美州廠啊,需要就擴大就好,這有啥難的9F 04/03 11:42
aweara: 螺絲 螺釘 裸栓那些 腳踏車那些10F 04/03 11:42
julian42: 每個人都吃當然有差,頂多營收不減但毛利減11F 04/03 11:42
Leo4891: 組裝廠毛利就低了  美國人力貴  去了毛利搞不好腰12F 04/03 11:42
bojan0701: 大家都被課 有哪個國家賣一樣產品 關稅低的?14F 04/03 11:43
yangxyz64: 說沒差的,週一多買一點啊15F 04/03 11:43
macetyl: 墨西哥還沒談啊,鴻海很早就佈局了16F 04/03 11:43
kimi0126: 鄉民最喜歡腦補了,你說是不是啊?17F 04/03 11:43
aweara: 通訊設備跟器具18F 04/03 11:43
democrat: 獲得教主回文太榮幸了19F 04/03 11:43
Guan63941: 系統廠組裝廠那種毛利率不可能去美國啦20F 04/03 11:44
springman: 正常狀況,商人會找能夠賺錢的機會,若賣到美國無法21F 04/03 11:44
aweara: 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  自動資料處理機22F 04/03 11:44
springman: 賺錢的話,應該會努力找其他出路。23F 04/03 11:44
jingbaby77: 那為何TSM盤後跌...?24F 04/03 11:45
TyuzuChou: 系統廠只能去美國設廠了25F 04/03 11:45
poeoe: 哪有什麼出路能找 美國就是超大消費市場26F 04/03 11:45
aweara: 老大NVDA跌5% TSM怎可能不跌27F 04/03 11:46
tonyian: 去美國可以開始開自動化廠房啊,以前不投資現在還不是要開始投資28F 04/03 11:47
cczx123123: 轉嫁給消費者阿30F 04/03 11:48
giantwinter: 崩盤31F 04/03 11:48
Lowpapa: 笑死   系統廠課更多好嗎32F 04/03 11:48
abyssa1: https://reurl.cc/8DpNDX33F 04/03 11:48
代工廠美國製造準備好了 廣達、緯創等強化加州、德州等地量能 | 科技產業 | 產業 | 經濟日報
[圖]
「川普2.0」時代將來臨,面對川普「美國優先」政策,鴻海、廣達、緯創、和碩等台灣電子代工大廠持續衝刺美國布局,強化威州、... ...

 
idevil666: 系統廠工程師薪水就夠低了,工廠設去美國產線要找狗去組裝?34F 04/03 11:49
nomad888: 這種無差別課稅真的可以得諾貝爾獎36F 04/03 11:49
cvnn: 登登登登 全部亮燈的大腸面來了37F 04/03 11:50
misthide: 轉出口 讓新加坡賺一手38F 04/03 11:50
November1992: 川還想要我們加碼和軍購兩樣 是他們還有機會39F 04/03 11:50
s56565566123: 川普的空單是鎖頭的嗎40F 04/03 11:51
ibanes: AI server、NB直接死去41F 04/03 11:51
Feting: 妳各位只會做美國夢,不賣美國就沒有關稅問題啦42F 04/03 11:54
utn875: 越南46% 系統代工廠只有廣達能躲崩43F 04/03 11:56
s860703: 星期一漲停喜迎啊44F 04/03 11:56
w9103: 先去美國搞自動化還能賺錢的 能先搶到單45F 04/03 11:56
asirk124: 賣美國就漲價  電子產品還是一樣出會新品阿46F 04/03 11:57
smart007007: 半導體豁免 台積電adr 再跌什麼47F 04/03 11:57
w9103: 整天設計都是為了閉著眼也能組裝 也是好事拉
廣達主力在泰國吧 也是36%48F 04/03 11:57
amig0123: 美國人就要$$$啦 那些低端工作他們不做 做也是提告50F 04/03 11:59
andy79323: 尼川世界偉人 帶全球經濟一起下去51F 04/03 11:59
rtyue: 文盲也太多52F 04/03 12:00
xxxmanxxx: 自動化設備商機看漲53F 04/03 12:00
fuyu1112: 美墨廠目前影響比較小 有廠的應該還好54F 04/03 12:00
Crushredkiss: ODM近年都把在中國的生產鏈重心外移到泰國墨西哥
多少有點救..吧55F 04/03 12:01
tony1331: 公公墨西哥美國產能很多 不用怕57F 04/03 12:01
Atwo: 撐過這四年不就好了
難不成他能當萬年大統領58F 04/03 12:02
hamasaki7788: 鴻海還是最終受益者60F 04/03 12:03
mainsa: 1.墨西哥洗產地 2.伺服器蓋墨西哥 躲掉美國海關就沒有關稅了 台廠毛三到四 沒有降價空間 進口商會自己找出路啦 不要進口就沒事了 你伺服器有一定要蓋美國的理由嗎? 想想也是沒有 我蓋美墨美加邊境也是一樣好用 然後省下很多關稅61F 04/03 12:04
utn875: 公公放墨西哥很多,也是相對有利66F 04/03 12:04
fishweija: 鴻海工廠都在海外 怕啥67F 04/03 12:07
poeoe: 鴻海很聰明 早在美國設廠了68F 04/03 12:09
dildoe: 威洲: 看我幹嘛?XD69F 04/03 12:10
poru: 這塊會反映成本美國廠商會調漲價格啦!
畢竟中國除外台商最會控成本要找到比台商更低的價格根本找不到.70F 04/03 12:11
aweara: 鴻海完了 中國 越南 馬來西亞 印度 一堆廠73F 04/03 12:12
poru: 美國人也會深受其害74F 04/03 12:12
juc: 其實美國現在就在搞台灣搞的那一套,收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只是沒想到美國也需要搞這招75F 04/03 12:12
GoToCHT: 美國有廠就沒差77F 04/03 12:13
aweara: 9個廠78F 04/03 12:13
juc: 思維和台灣想保護汽車產業一樣79F 04/03 12:13
chunboy0812: 上面一下說鴻海美墨一堆廠有利
一下說東南亞一堆廠要完了
要不你們先打一架T?80F 04/03 12:14
juc: 客觀的說美國也不算流氓,只是他放低身段和大家一起搞關稅保護主義83F 04/03 12:14
aweara: 還好川普忘了Terry Gou85F 04/03 12:15
codehard: 一大群美國民工進廠打螺絲,一台要賣多少?86F 04/03 12:15
aweara: 那4個國家總共9個廠啊
應該不可能倒光吧
郭選總統時 不是被中國釘 鴻海還下跌伊波87F 04/03 12:16
yesonline: 在墨西哥有廠的應該還好.  至於越南的就慘了90F 04/03 12:24
mainsa: 越南的不要出口美國就好了 以後當成沒有美國市場最91F 04/03 12:25
yesonline: 下個月有「Select USA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
看看會有多少廠商宣布要在美國設廠93F 04/03 12:27
xshaddockx: 智易工廠在中國跟越南,課比台灣高
中磊跟啟雞台灣都有廠,都閃不過95F 04/03 12:35
Samurai: 重點是競爭對手在哪裡,如果競爭對手在墨西哥有廠,那就很慘,如果大家一起被課稅,就是美國通膨消費緊縮97F 04/03 12:54
Solyo: 去美設廠啊,高層早就在討論了100F 04/03 13:15

--
作者 democra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