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qazxc1156892 (QQ)
標題 [新聞] 中國「成熟」晶片強勢崛起!美新研究:66
時間 Mon Sep 29 17:47:07 2025




原文標題: 中國「成熟」晶片強勢崛起!美新研究:66%的美國產品都在使用中國晶片


原文連結: https://m.cnyes.com/news/id/6171414
中國「成熟」晶片強勢崛起!美新研究:66%的美國產品都在使用中國晶片 | 鉅亨網 - 美股雷達 最新報導指出,近三分之二美國進口產品依賴中國成熟晶片。中國聚焦 28 奈米及以上製程,加速擴張市場,對美國產業安全與全球晶片供應鏈形成挑戰。 ...

 


發布時間: 2025-09-29 13:40


記者署名: 莊閔棻


原文內容:


據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報導,美國政府近日完成一份研究,發現近三分
之二(66%)的美國進口產品使用了來自中國的成熟製成晶片。


對此,美方表現出高度焦慮,認為中國晶片企業的發展,不僅可能侵占美國晶片企業的市
場和就業機會,更可能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掌握更多籌碼,影響美國的產業安全。


美國政府正根據這份調查結果,考慮是否對中國晶片加徵關稅,或採取其他措施限制中國
晶片進入美國市場。


晶片技術路線:成熟晶片成中國突圍關鍵

2024 年 12 月 23 日,美國宣布對中國成熟晶片產業啟動 301 調查。此前,美國制裁重
點主要在先進晶片及設備,而此次針對成熟晶片,顯示美國對中國制裁的進一步升級。


玉淵譚天整理的數據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間,中國對美出口晶片額度因美國制裁而
持續下滑。但自 2021 年起,出口額回暖,2022 年更出現大幅增長。


艾司摩爾 (ASML-US) 首席財務長達森指出,2023 年公司向中國成熟晶片製造商交付了大
量 DUV 曝光機及相關設備,這些設備不屬於先進 EUV 曝光機,且已獲美國與荷蘭政府出
口許可。這些設備大多為中國企業在 2022 年前下的訂單,2023 年集中交付。



正是這些設備的到位,使中國企業在成熟晶片領域實現產能擴張與出口增長,並成功量產
 7 奈米晶片。


市場競爭:成熟晶片的戰略價值

2023 年,美國智庫報告指出,美國對中國晶片的認知存在偏差,過度關注先進晶片的制
裁,忽視成熟晶片的重要性,導致中國在先進與成熟晶片雙線突破,展現出強大的技術潛
力。



美國經濟歷史學家、《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米勒就表示,美國政府不斷對全
球晶片產業鏈進行干預,其最終結果大概率是出現供應鏈分離的情況,最終產生完全獨立
或平行的供應鏈。



然而,這樣不但效率低下,而且還會投入大量重複的人力物力資源,導致成本大幅提升,
這對於全球晶片產業來說是一個負面的影響。


中美晶片技術戰本質上是一場零和博弈,結果可能有兩種:中國企業被迫構建自主可控全
棧產業鏈,或美國制裁完全壓制中國晶片發展。然而,目前趨勢愈發接近前者。


成熟晶片的戰略地位

成熟晶片在工業領域需求遠大於先進晶片,涵蓋飛機、汽車、家電、工業設備等各行各業
。它們具有高穩定性、高耐用性、低成本、大規模製造和專業定制等特性。


相較之下,先進晶片因工藝與性能限制、成本高,多應用於高附加值消費產品,如旗艦手
機 SoC、汽車中控與智慧駕駛晶片,每件產品僅需一至兩顆。


成熟晶片作為基礎設施的核心,市場佔有率龐大,滲透各行各業。中國企業已在成熟晶片
領域取得主導地位,並透過成熟晶片收入反哺先進晶片研發,形成產業正循環。


中國聚焦成熟製程:晶圓產能擴張與新能源晶片供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美國陣營專注於先進製程(16 奈米及以下)的擴張,中國計畫於
2025 年興建的三座晶圓廠,主要集中在成熟製程領域,與中芯國際 (688981-CN) 、華虹
集團等企業的擴產策略高度契合。



這些產線將主要服務於汽車晶片、工業控制等內需市場,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透過聚焦
成熟製程(28 奈米及以上)加速擴張。


數據顯示,全球 12 吋晶圓代工產能年複合成長率約為 10%,而中國則高達 20%。預計到
 2030 年,中國在 12 吋晶圓代工市場的占有率將提升至 36%,在成熟製程領域甚至可能
接近 50%。



中芯國際在逆勢中表現亮眼。2025 年上半年,其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 5.9%,位居全球第
三。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客戶提前備貨、中國「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以及工業與汽車領
域補充庫存需求。



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領域,中國也取得重要突破。2025 年 6 月,全國最大的碳化矽晶圓
廠在武漢正式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 200 億元,可年產 36 萬片 6 吋碳化矽晶圓,達產後每年可滿足約 144
萬輛新能源車的需求,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關鍵材料保障。



心得/評論:

美國憂心中國在成熟晶片突圍凸顯其戰略價值

已超越單純製造層面

若供應鏈分裂成平行體系將推升全球成本卻

同時加速中國自主布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94.9 (臺灣)
※ 作者: qazxc1156892 2025-09-29 17:47:07
※ 文章代碼(AID): #1esbMUS4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9139230.A.704.html
c928: 米國人精神分裂?95%都台灣製造?1F 09/29 17:53
tctv2002: 對美國人來說 中華同一物種2F 09/29 17:54
locdan: 成熟製程最後一定是變成中國在卷啦,所以美國的目標一直都是先進製程,才會巴著GG不放。
95%說得就是先進製程3F 09/29 17:55
eriker: 美國還真的貪 成熟製程20%利潤完全看不上眼6F 09/29 17:55
downtoearth: 不是精神分裂 是這個商務部長 實在沒料7F 09/29 17:55
tctv2002: 成熟製程美國做不起來 成本差太多 除非美國勞工要領美國底薪8F 09/29 17:56
Shepherd1987: 熟熟果實10F 09/29 17:56
QooSnow: (~@大部分是~成熟的~天下啊!@~嘻嘻。)11F 09/29 17:56
eriker: 其實這時候制裁中國才真的叫養套殺 這幾年美國設備商賣一堆設備給中國 建完廠讓他們自己玩自己的12F 09/29 17:57
gsc0478: 笑死     都是你自己扶植的啊14F 09/29 17:58
xephon: 國安危機了吧15F 09/29 18:02
downtoearth: 沒錯 都是美國自己扶持的 不要卡他 他就不會瘋狂
投資 就不會冒出這麼大產能16F 09/29 18:02
CKRO: 美國危機18F 09/29 18:03
downtoearth: 美國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他對中國最大的籌碼不是不
賣東西給中國 而是不買 只要做的東西沒銷量
那自然 市場機制就會幫你解決你想解決的問題19F 09/29 18:03
bj45566: 中國《央視》旗下媒體的報導 =.=22F 09/29 18:06
s213092921: 中國:喜歡我的成熟製程嗎23F 09/29 18:06
anglesong: 真的沒先進製程日子過不下去 還是沒成熟製程日子過不下去 美國人還不想清楚 重點是 持續內卷搶市佔吶 沒感覺喔== 還在那邊要求台積電刮分50%產能 到底敵人是誰搞不清楚還是實際上是朋友美抗中喊假的…24F 09/29 18:08
s213092921: 國產duv讓中國搞定7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再來一次熟悉的農村包圍城市(高階製程)28F 09/29 18:09
hbj1941: 低階產品就賺不到錢,很難理解?30F 09/29 18:09
noirskakashi: 不卡現在就是中國領導AI市場,美國繼續買中國貨31F 09/29 18:09
k1k1832002: 反正走到現在你縱使不卡,中國也是學美國直接國家安全名義丟下去擋
要讓對岸速度快一點就是連成熟製程機台一併擋掉,周邊如光刻膠等等一系列全擋,就像成熟晶片問題一樣,市場說大不大,有國際貨就是用國際貨,沒國際貨那機會就到手了32F 09/29 18:11
lc85301: 美國真的不行了38F 09/29 18:14
garyman516: 國際貨個屁,那國不用課關稅39F 09/29 18:18
kausan: 不覺得前後矛盾嗎40F 09/29 18:21
jexcel: 難怪美帝急著要割台灣 再不割中國追上了41F 09/29 18:21
bloodyiris: 阿不是95%臺灣 再騙啊42F 09/29 18:23
good5755: 台灣媒體轉發中共央視轉發美國媒體的報導
我都不到該怎麼吐槽43F 09/29 18:24
bj45566: 這篇《央視》旗下媒體報導的數字本來就很奇怪,中芯的晶片產能佔全球 5.9%,連老二都排不上,然後美國用了 66% 的中芯晶片???
修正:然後美國用的成熟晶片 66% 是中國製造???45F 09/29 18:26
garyman516: 我猜把台灣的成熟製程也算中國畢竟一中原則啊49F 09/29 18:30
myyalga: 身為敵人的中國成熟晶片不讓他們搬到美國,來要盟友的先進晶片,美國腦袋沒事吧50F 09/29 18:33
bj45566: 更何況中國每年都大量從台灣進口晶片呢52F 09/29 18:40
stanleyplus: 中再次贏麻53F 09/29 18:41
bj45566: 《工商時報》2025.08.25 的報導指出,台灣出口的晶片有五成都是賣給中國,中國的晶片產能甚至沒辦法自給自足呢54F 09/29 18:48
德國蔡司:DUV比EUV重要,美國的錯誤制裁,讓中國成為了市場贏家 | 科技 | 鉅亨號 | Anue鉅亨 最近德國蔡司放出了一個讓整個科技圈都炸鍋的觀點:DUV技術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EUV技術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顛覆認知?畢竟現在媒體天天在吹EUV有多麼先進,但蔡司卻說,真正撐起晶片產業的其實是DUV。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制裁非但沒有卡住中國的脖子,反而讓中國在成熟晶片領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我先給大家 ...

 
Gipmydanger: 中又贏58F 09/29 18:50
s213092921: 蔡司的資料顯示, 全球80%的微電子晶片都是由DUV光刻機製造的,其中95%的晶片離不開DUV技術 。這就像是城市交通一樣,法拉利雖然好,但真正承擔運輸任務的還是公車和計程車。59F 09/29 18:51
hbj1941: 樓上比喻怎不講,有法拉利可以選,誰想要搭公車63F 09/29 18:52
nikidd: 笑死 內鬼就是美國自己啊64F 09/29 18:56
s213092921: 你去問蔡司鏡頭吧
成熟晶片的市場規模其實比先進晶片大得多 。拿汽車產業來說,一輛新能源車除了自動駕駛晶片需要7奈米製程,其他的電機控制、電池管理、車門鎖控制,全都是28奈米以上的晶片。這些晶片不追求跑分,只追求十年不壞、成本兩塊錢一顆。
工業控制、智能家電也是一樣的道理。冰箱的晶片根本不需要什麼7奈米製程,只要穩定、耐用、便宜就行。中國大陸在28nm及以上成熟晶片產能中佔據全球33%的份額,而且這個優勢還在持續擴大。65F 09/29 18:56
bj45566: s21* 你嘴的那些和中國從台灣進口大量晶片這個事實有個屁關係???中芯的產能只佔全球晶片的 5.9% (--  這還是《央視》旗下媒體報導的數字)!5.9% 都可以拿來自慰,笑死人有夠好笑wwww75F 09/29 19:00
tom77588: 中國自己就可以做光刻機了79F 09/29 19:00
s213092921: 放心,中國國產光刻膠也跑通了,8月15公布麒麟9020型號代表國產自主7nm全部搞定,不怕美國制裁了
https://hao.cnyes.com/post/19275080F 09/29 19:02
華為公開發佈:不依賴美國技術,中國能自己製造,7nm晶片了 | 科技 | 鉅亨號 | Anue鉅亨 如果大家有關注晶片製造產業,就一定會知道,國內與國際頂尖水平,還是有差距的。國內對外公開的工藝,還是14nm,採用的是FinFET電晶體技術,2019年由中芯實現。但後來,中芯再沒有更新過相關的資料,具體實現到什麼地步了,也沒有講。所以,早期,我們看到國內所有的,解析度低於14nm的晶片,都是找台積 ...

 
bj45566: 「號稱」搞定 DUV 就說全部搞定,好像整座晶圓製造廠就只要一台 DUV 似的wwww83F 09/29 19:07
wahaha711233: 現在就不管成熟產片。未來主力是先進算力
不管怎樣都防不了對岸的86F 09/29 19:07
s213092921: 國產光刻膠還是阻光劑也搞定了,歡迎小八嘎制裁中國阻光劑
https://reurl.cc/A3ra3Z 今天看到的新聞,難怪老黃急了
https://youtu.be/Da6mcsOdkuk88F 09/29 19:08
黃仁勳:中製晶片只落後幾奈秒 輝達出口符美國利益 | 國際 | 中央社 CNA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受訪表示,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只落後美國幾奈秒(nanosecond,十億分之一秒);允許輝達等公司向中國銷售產品,將有助於推廣美國科技,並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符合美國利益。 ...

 
bj45566: 超級低智商的影片,一開頭就說「聯發科跑去美國建廠」-- 要有多弱智才會去看這種白癡大外宣wwww93F 09/29 19:10
gn02118620: 這版講實話會有很多人崩潰的
看到有人說不買中國的東西我就想笑
你別說稀土了
你光不買中國東西沃爾瑪馬上成本暴增 物價直接飆到外太空95F 09/29 19:12
bj45566: 光阻劑自己說會做就會做了,到時候還不是大量向日本美國買,嘻嘻100F 09/29 19:14
s213092921: 本版美吹快幫美國想辦法制裁中國成熟晶片啊102F 09/29 19:15
good5755: 題外話 中共外交部可是一直強調美國進口的晶片只有5%來自中國晶圓廠103F 09/29 19:19
h1y2c3y2h1: 中叒贏
東升西降105F 09/29 19:19
good5755: https://reurl.cc/RkVo5x
原文是指美國品牌的有使用晶片產品裡面有66%用了中國晶圓廠成熟製程的晶片
至於怎麼統計 佔比多少 用量多少 完全沒資料107F 09/29 19:21

 
bj45566: 《經濟日報》2025-08-08:「中芯國際昨日發布 2025 年第 2 季財報... 淨利潤大幅下滑至 1.32n億美元(新台幣 39 億元),年減 19.5 %」wwww111F 09/29 19:25
good5755: 我的解讀是美國去年開始針對中共成熟晶片的301調查最近結果可能要出來了 要大幅課徵關稅 所以官媒
出來洗地說是中國晶片太強才被課關稅wwww114F 09/29 19:25
bj45566: 一個 2025 年淨利潤都可以搞到年減約兩成的公司,真是好棒棒,嘻嘻117F 09/29 19:28
hbj1941: 這些低階成熟的的東西利潤低,再做100年也不會進步好嗎119F 09/29 19:33
eemail: 那廠的產量供144萬輛車....實在是不多121F 09/29 19:54
FuryX: 中國成熟製程晶片體感穩定度還真的比日本、二哥以下的廠表現還好
就是因為做的穩定成本便宜,豬屎才有利可圖不然光解yield loss就又過去一年兩年誰受得了122F 09/29 19:56
mcucte: 美國不要製造業多少年了?126F 09/29 19:56
mainsa: 中芯5.9%是營收佔比 66%"可能"單指晶片的數量 台積電做的是大面積高附加價值的先進製程 但成熟製程一堆功能單一小不拉機只賣你幾毛錢的晶片 散佈在各種有電的產品裡面 那種的一萬片都抵不過台積電AI一片 但算數字就是算一萬片127F 09/29 19:58
s213092921: 中國把成熟製程的利潤拿來投餵高階製程
高階製程良率低得燒錢沒差,反正成熟製程利潤可以彌132F 09/29 20:01
bj45566: 一季總共淨利潤才一億多美元說拿來投資高階製程,嘻嘻wwww
公司那麼多員工是要窮到喝西北風嗎?笑死!135F 09/29 20:12
Somebody99: 美國禁止ip授權啊,什麼都要賺,還怪人家做產品138F 09/29 20:16
bj45566: 再補一個新聞,中芯國際 2025 年第二季「淨利潤」不但年減約兩成,就連「市占率」也下滑到 5.1% -- 5.9% 已經是過時數據了
https://tinyurl.com/35ant9vu139F 09/29 20:28
全球10大晶圓廠排名!跟三星差10倍...台積電市占破7成撈金9678億、中芯市占率慘縮水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第二季營收突破417億美元,季增14.6%,刷新歷史紀錄。最大亮點來自「護國神山... ...

 
ariadne: 開頭第一句就寫很清楚央視下的新媒體玉淵談天 就中國官媒的宣傳 當然吹上天 可信度跟央視同級 也就是跟大妓院同級的媒體 大妓院不可信中國官媒就可信?143F 09/29 20:32
bj45566: 中芯國際上一季的營收、淨利雙雙下跌,淨利下跌的尤其嚴重
*營收市占率146F 09/29 20:32
DIDIMIN: 美國到底剩下什麼?一堆東西百萬會做
不會做149F 09/29 20:43
bj45566: 其實稍微算一下中芯國際的全球市佔率上一季也下跌了 ~14%
台積電廠房內不少設備或關鍵元件(如 EUV 的光源設備是)美國的 Cymer 做的,EDA 軟體更是全部依賴美151F 09/29 20:44
jvor0719: 二哥噴156F 09/29 21:02
bj45566: 自己 Google 一下美商應材(AMAT)、Lam Research、KLA、Synopsys、Cadence,... 沒有這些美國公司提供的產品,台積電可以直接關廠了
不知道要多無知才會問美國在半導體產業還有什麼會做的... 德州儀器(TI)更是全球第一大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和類比與與嵌入式半導體元件的製造商 -- TI 的產品很多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157F 09/29 21:05
atlaswhz: cnyes只有噓164F 09/29 21:27
low1219: 成熟製程本來就是中國的強項,不然聯電之前就不會跌的跟狗屎一樣了。165F 09/29 21:50
yeap193: 成熟用中國 先進用台灣 美國自己要加油吧XD167F 09/29 21:53
bj45566: 是啊,最新一季全球市佔率年減 ~14%、淨利潤年減 20% 的強項好棒棒 -- 內捲倒是很強沒話說啦wwww
中共最大官媒之一《央視》旗下網路媒體的「新聞報導」都可以讓一群____自嗨成這樣wwww168F 09/29 21:55
darlene917: 完了,打起來時會被關機嗎?172F 09/29 22:18

--
作者 qazxc115689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