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twoquarters ()
標題 Re: [新聞] Google 最新 Gemini 3 模型正式推出!即
時間 Tue Nov 25 12:42:10 2025


OpenAI 現在確實會覺得危機感很大

畢竟過去 ChatGPT 在 AI 領先的優勢已經被抹平了

但要說 Google 已經贏了,可能還言之過早

因為現在各家都在宣稱,我是最強模型

https://i.meee.com.tw/sKmaLFN.png
[圖]

到了今天, Claude Opus 4.5 推出,又說自己是最強的

過去兩週的發展,其實很像這篇說的:人人都說自己最強,但普羅大眾很無感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1429
ChatGPT 5.1、Grok 4.1、Gemini 3 Pro、Claude Opus 4.5各個都號稱「最強模型」,為何大眾卻「超級無感」?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近期大型語言模型快速迭代,雖基準測試分數提升,然使用者體驗差異有限。觀測到模型發展趨勢已朝向功能分化,而非僅在單一通用指標上競爭,以應對不同應用場景之需求。 ...

 

11月12日 OpenAI 推出 ChatGPT 5.1
11月17日 xAI 推出 Grok 4.1
11月19日 Google 推出 Gemini 3 Pro
11月25日 Anthropic 推出 Claude Opus 4.5

每個推出都說自己最強,也都有測驗分數證明,但可能隔天最強模型就換人當

很多人現在棄 ChatGPT 選 Google

更多是想要雲端 2TB 和生態系附加的優勢(這當然是 Google 本錢)

總之 AI 大戰還沒結束,如果現在就覺得 Google 贏定了

就和兩年前覺得 Google 輸定的人一樣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9.132.74 (臺灣)
※ 作者: twoquarters 2025-11-25 12:42:10
※ 文章代碼(AID): #1f9JEfJx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4045737.A.4FB.html
※ 同主題文章:
… ×9
Re: [新聞] Google 最新 Gemini 3 模型正式推出!即
11-25 12:42 twoquarters
這張圖過去兩週跑了一輪XDDD
barker: Google生態蠻完整的啊,一堆資料庫都掌握在google2F 11/25 12:43
※ 編輯: twoquarters (175.99.132.74 臺灣), 11/25/2025 12:43:45
winken2004: 確實3F 11/25 12:45
onekoni: 誰贏不知道 但確定的是軍備競賽會更激烈
割喉戰賣軍火的人會賺爛4F 11/25 12:47
Roger5566: 大家繼續砸錢削價競爭 短期收入越少AI泡沫越大6F 11/25 12:47
BBKOX: 巨頭搶門票,上車吃點肉7F 11/25 12:47
onekoni: 猜猜誰的客戶是這些割喉割到斷的大廠8F 11/25 12:48
ap525922: 訂閱google的方案還送到2TB雲端空間,有點香9F 11/25 12:48
Roger5566: 估計華西街先賣出觀望 讓股市下殺下一波再進場10F 11/25 12:48
BBKOX: 誰贏不知道,美國、中國政府絕對會加強發展AI11F 11/25 12:49
josephpu: 現在NV+OAI陣營被打下來有甜甜價記得撿,後面goog下神壇也要記得撿,ai競賽離分出勝負還非常遠12F 11/25 12:49
BBKOX: AI冷戰14F 11/25 12:49
Pixma258: 問題是TPU只做AI運算,目前這種像小助理的網頁看來似乎更有效率,但最終AI是要走向多工,到時TPU就像垃圾一樣被GPU按在地上摩擦15F 11/25 12:49
y598763: GPT 除了跟股東要錢以外完全沒有任何造血功能準備GG了啦18F 11/25 12:50
BBKOX: 後面終端自主機器人還是需要ASIC的20F 11/25 12:50
windfeather: NV各方面來看,基本面還是很強的。OPENAI就真的危假如他有上市,這陣子應該早就崩爛了
不過過陣子突然又出個超強改版,聲勢逆轉也非不可能21F 11/25 12:57
Bugquan: 畢竟那些大模型測試,有的項目實際中用不到,只要誰整合了生態,那才是最重要的24F 11/25 12:59
JoeyChen: 這次Gemini的狀況不太一樣 進階應用方面驚豔不少人26F 11/25 12:59
windfeather: 不過對普通人來說,激烈的競爭有助快速進步27F 11/25 12:59
[圖]
windfeather: 懂了,GG的GG要被各方勢力燒爛,準備下去29F 11/25 13:01
George72: 普羅大眾無感,就是因為沒有日常生或的落地應用
但是這一塊感覺,Google最有希望30F 11/25 13:01
BBKOX: 獨居老人很需要居家自主機器人
有生之年應該可以遇到32F 11/25 13:02
as6633208: 然後特斯拉在跑出來說我有機器人和自駕車34F 11/25 13:02
kobebrian: 本來就是 這樣很好啊 良性競爭 不要被中國低價卷都35F 11/25 13:03
s1001326: 誰可以教教主發文拯救老黃 快報不住了37F 11/25 13:05
BBKOX: 你台積電抱得住,NV為什麼不行
4U腰斬都在抱了
難不成NV是什麼臭魚爛蝦?38F 11/25 13:06
shadow0326: 話說OpenAI人才是不是挖光跑光了啊41F 11/25 13:06
iwcuforever: google現在還是不能開專案42F 11/25 13:07
zaqimon: 居家機器人我這輩子應該看不到 比較有機會看到外勞先看到馬路上都是自駕車然後才會輪到居家機器人吧43F 11/25 13:07
ilGroundhog: Claude台灣知名度差了點 問100個可能才有一個知道45F 11/25 13:11
ntr203: 沒錯 對我來說最有感的是grok的圖轉影片46F 11/25 13:12
sonyvaio: Gemini 大全配 勝47F 11/25 13:15
Stella: Claude 在coding方面掉打gemini
反正就是看自己需要什麼,就用什麼Ai就是了48F 11/25 13:15
dahlia7357: Google會贏,就跟蘋果內建google map觀點一樣50F 11/25 13:15
justdoit: 每個都史上最佳51F 11/25 13:16
dragonjj: 推 確實 現在還沒有決定性的戰役 我傾向於大家都會52F 11/25 13:20
a77942002: 這不就講到重點了AI什麼其實不重要 2T空間還比較香~53F 11/25 13:20
dragonjj: 在 直到大家再也借不到錢 不過最近美國拉了太多國家去投資 我覺得最少一年內不會爆54F 11/25 13:20
HKCs: 煉蠱啊 跟對岸一樣 看誰的錢先燒完 贏家再來收割韭菜 現在收割韭菜只會把韭菜趕去對手那邊56F 11/25 13:22
motan: Google連智慧製造平台都有58F 11/25 13:23
TopG: 現在api 感太重 股溝有東西可以打包贏面大59F 11/25 13:24
partsex: LLM 就跟觸控技術一樣
只是個人機交互介面而已
人類和電腦互動
1.0鍵盤滑鼠
2.0 觸控螢幕
3.0 LLM(自然語言互動)
LLM的本質是很難賺錢的
因為他就是新一代的觸控
它必須搭載在其他的應用上
就像要用智慧型手機這些載具的發明
觸控技術才能找到出路
LLM也是一樣
不然都是淪為小眾級別
LLM就是在等物理ai成熟 並搭載於上面的輔助技術60F 11/25 13:25
puritylife: 雲端 2TB 很香74F 11/25 13:35
Arashi0731: 誰便宜用誰的,最後還是大間的贏75F 11/25 13:36
chigo520: 覺得到最後各家都差不多,最後就是比擴充功能,現階段google的其他服務就是無敵76F 11/25 13:37
BBKOX: 能佔據後續的機器人市場才算贏78F 11/25 13:37
puritylife: 各家都差不多 那歐噴醬就注定賺不回投資啊79F 11/25 13:38
BBKOX: 那就要看OAI能不能找到金主了80F 11/25 13:40
benson502: 都差不多也是google贏阿,生態系就贏了==
都差不多close AI或是其它燒投資人錢、沒本業的就死定了,一開始一定是先焦土戰,一啟賠錢81F 11/25 13:41
BBKOX: 綁住生態系的應用也只是蠅頭小利,如果今天google開始跨足機器人,一定買爆84F 11/25 13:43
lusiao1978: 刷比分沒意義,google綜合變現能力最強大86F 11/25 13:46
bigo1030: 訂google除了2T 雲端空間還能家庭群組成員一起升級AI PRO  等於五個打一個   怎麼輸??87F 11/25 13:46
puritylife: 最後一定不是比變現 是比誰便宜 靠其他賺回來89F 11/25 13:48
saisai34: 沒機器人,感覺LLM就是文書娛樂用途多點@n@a90F 11/25 13:48
ohlong: 不會輸但是一個買黃金鏟 一個做自製湯匙91F 11/25 13:49
jkiu: Claude Opus 4.5 是某些coding目前最強,但贏不多,antropic的放出的稿中,有刻意只列出那些項目,連圖的y軸間距都故意讓2-3%的距離看起來像是1x%的差距,不像Gemini 3.0 pro目前幾乎在各項指標都是頂的92F 11/25 13:49
hannah5269: 喔累瓦塞ㄎㄧㄡ達97F 11/25 13:50
puritylife: 告訴我們沒挖到黃金的話 鏟子跟湯匙也沒什麼區別98F 11/25 13:53
BBKOX: 要找金子就去買跟tesla合作的那家,已經拿到入場券的就是他99F 11/25 13:55
as6633208: 跟特斯拉合作,那不就nv101F 11/25 13:56
lavign: Gemini 2.5 Pro早就贏了102F 11/25 13:56
LoveSports: 問科普Gemini真的最強103F 11/25 13:58
mecca: 大家都在比誰的玩具好玩QQ104F 11/25 13:59
xephon: 有AI評測網站阿105F 11/25 14:02
prosta: 新年後搞不好又一輪迴啟動!106F 11/25 14:13
hiyawind: 金流先軋不過來的輸107F 11/25 14:19
gnnlcb: Claude會被駭客利用來網路攻擊,誰敢用108F 11/25 14:21
xkso: 多那一點跑分根本沒意義 現在看誰能推出實用跟融合生活花產品
目前g 這方面領先109F 11/25 14:22
perlone: G在實現落地應用領先阿 其他家AI怎麼強都在雲端112F 11/25 14:36
tsukuyomii: Google贏面大是因為他能用非常低的價格打爆對手 他也沒有算力問題根本不需要砸大錢113F 11/25 14:38
fallinlove15: 再做不出跟生活緊密結合的作品 吹模型也沒用115F 11/25 14:43
chachabo: 今“天”我最強?116F 11/25 14:47
eoeoeo: 2TB真香117F 11/25 14:47
funguy0202: 光送雲端不加價就贏噴了118F 11/25 14:52
aria0520: google+deepmind的研發實力是檯面上最厚實的 畢竟transformer這些拐點架構也都是G推出的
原本個人看好的meta有著跟G相當的研發實力 但最近陷入內鬥 lecun還出走 fair大失血
反而以前一直在內鬥的G vs Deepmind反而在這波浪潮成功整合砲口
整合後的G+Deepmind和其他家的技術段差應該只會越來越大
openai大部分關鍵人才過去一兩年基本上走光了 應該沒什麼翻身機會了
現在只剩營銷團隊和一堆新血 已經不是同個OAI119F 11/25 14:54
dslite: 我只知道claude速度很快 gpt5等他思考等超久130F 11/25 14:59
aria0520: antropic劍走偏鋒單點型突破 不是全面型 也不看好路線
G是最全面的多模態推進研發 連世界模型也有在推展未來幾個關鍵的技術節點突破應該都會發生在G這邊131F 11/25 14:59
jen1121: OpenAI 沒大數據庫,google滿滿的生態優勢
沒有之前的落地數據,就是短人家一截135F 11/25 15:10
NewRhapsody: 我只知道蘋果是輸到脫褲子137F 11/25 15:32
w60904max: 現在覺得meta比蘋果還慘
一個直接不玩 一個燒錢燒到元老出走138F 11/25 15:52
comebuy01: OpenAI想撈錢的話就得往市場靠,但google市場領先140F 11/25 15:58
myyalga: gpt 與Gemini 使用體感都不錯,其他兩款不知道是不是都用在更新大版本初期感覺有點笨。
看好gemini 的發展,他有龐大的搜尋引擎數據庫,如果模型可以導入科研方法用後台辯證資料數據的正確性,那Gemini 的發展性值得期待。
Gpt 很在意自己的創造性、發散性,感覺未來可以做遊戲角色的對話生成引擎,賣token給遊戲公司,讓npc的對話更鮮活一點。
反正遊戲世界嘛!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很正常~
大家想要的強ai是像阿斯拉,希望特斯拉可以往這個方向前進~.~141F 11/25 16:01
kai950415: 蘋果現在就爆米花看戲,看其他人燒錢152F 11/25 18:14
hope2801: 笑死看不出Google 會贏的人才蠢吧
什麼屁都不知道還敢大放厥詞153F 11/25 19:12
turgnev: 光便宜就贏了155F 11/25 22:41

--
作者 twoquarter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