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作者 ArkingChen (阿扁巴巴大俠)
標題 Re: [討論] 魏德聖:國片不紅因台灣選擇台積電
時間 Wed May 22 17:41:21 2024


※ 引述《BMTH5566 (苗栗耀揚)》之銘言:
: 韓國選擇了娛樂
: 從此一飛沖天
: 台灣卻選擇了台積電
: 台積電跟我沒有關係
: 讓魏導覺得很無力
: 心得:也算是台灣的悲哀吧
: https://youtube.com/shorts/7bzlpNO_LDI?si=pvIXFACktxceUc9F


回到酷的夢原先問的問題:「台灣的電影為什麼在國外比較不紅?」

其實答案很簡單:「台灣的電影在國外不紅很正常。」

電影產業是分工細緻的工業,而且成本高、風險大。電影能否作為文化輸出商品,最終還
是取決國家的綜合實力與人口基數。綜合實力強,擁有最先端的技術,輸出的門檻就低;
人口基數大,就意味著可以投入更多成本,有條件製作出精美的商品,並擴散到海外。


雖然我對台灣電影也是常常有恨鐵不成鋼之憾,但從現實條件來看,台灣能夠做到曾經一
度引領風騷,出現像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國際知名的大導演,已經很不容易了。

現在我們能在院線上看到的海外電影,幾乎都來自傳統強國。美國不用說,好萊塢電影是
世界霸主,剩下的就是日本、英國、法國。同樣也是大國的德國、印度、俄羅斯甚至是中
國電影,到了台灣就已經是小眾市場了。唯二不全然符合上述兩個要件,但其生產電影又
能在海外受到歡迎的突變種,就是香港跟韓國。


香港電影業發達是有其天時地利的機運,首先是當時上海那批全中國最優秀的電影從業者
,因為戰亂之故逃到香港,讓香港開局就有好的人才庫;加上當時中國亂、台灣跟韓國還
在威權統治時期,創作不如香港那樣自由;日本向來著重國內市場,並未積極向海外推廣
,這就讓香港有了崛起之機,吃到整個華語圈的龐大市場。


至於韓國,就如同魏導所述,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文化產業,加上韓國經濟主要構成來自財
閥,資本更集中更雄厚,有本錢玩;而且韓國也算得上是強國。

然而香港跟韓國電影有個共通點,就是非常仰賴海外市場。香港人口700萬,韓國人口5000
萬,光靠本地人口而言是很難撐起有競爭力的電影產業,但是這樣的仰賴是脆弱且敏感的
,只要外面局勢稍有變化,原本的榮景馬上就會崩塌,香港已經示範過了一次。


韓國人口雖與英、法相當,但要考量到文化與語言的擴散性,全世界以英語跟法語為主要
語言的人口數量,比韓國多非常多。

同時,電影產業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都很羨慕韓國,但是以韓國電影最暢旺的2016
年來看,當年產出373部電影,但是有在台灣上院線的只有17部,真正稱得上有知名度的,
大概只有《屍速列車》、《哭聲》跟《下女的誘惑》吧!其中更只有《屍速列車》在台灣
賣了3億台幣票房。


而且疫情之後電影市場劇變,又有串流平台的競爭,去年韓國產出電影只剩126部,韓國電
影也即將遇到過去香港碰到的問題。

就電影市場而言,台灣是被高手圍繞著啊!周邊國家都強得跟鬼一樣,這種情況下還可以
逆輸出劉以豪跟許光漢,已經實屬難得。

以台灣去年最賣座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3.64億票房來看,假設全靠本國市
場,去掉戲院分潤跟行銷預算,就算你是天公囝仔,製作成本頂多就是1億;如果要向海
外市場拓展,但又資源有限,那就是要觸動人類不分國界的共同情感,要嘛純愛、要嘛恐
怖;如果劍走偏鋒,色情也不是不能考慮。


為什麼版友們會對魏導的《台灣三部曲》會有很多爭論?因為《台灣三部曲》就是得用必
須吃到海外市場的資本,製作只能引起國內市場共鳴的題材。是不是絕對死路一條?我也
不敢妄論,畢竟買樂透也是有機會中頭獎,機率問題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45.47 (臺灣)
※ 作者: ArkingChen 2024-05-22 17:41:21
※ 文章代碼(AID): #1cJRt4rg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16370884.A.D6A.html
Kobe5210: 只會拍政治正確的電影,當然走不出台灣1F 05/22 17:47
Nemophila: 想像一下全地球人對勇敢台灣人的故事有共鳴哈哈2F 05/22 17:51
ChrisDavis: 韓國也拍很多內部故事,但是他們拍得起來阿
首爾之春是韓國的故事,其他國家哪知道當晚發生什麼3F 05/22 18:11

所以《首爾之春》在台灣票房600多萬台幣,驚悚恐怖的《破墓》賣到1億台幣。

《首爾之春》製作成本約5億台幣,最終光國內票房就收了28億台幣,但在美國也不過收了
3000萬台幣票房左右。

KiroKu: 他們自己內部市場大 印度也是5F 05/22 18:18
ChrisDavis: 但首爾之春的娛樂效果也夠阿,劇本寫得好,6F 05/22 18:24

有些題材再頂尖也有極限,《寄生上流》劇本很好,但是背後的行銷宣傳也要跟得上。出
品商CJ ENM把《寄生上流》操作到拿下奧斯卡,那個不是只有電影本身好這麼簡單。

TCPai: 台灣的補助模式,只能拍出圈圈內自嗨的電影
台灣票房證明了不是沒有市場,是台灣人自己也不買7F 05/22 18:31
RachelMcAdam: 計程車司機也是韓國自己的故事,不過外國人看也算有共鳴10F 05/22 20:31

不能這麼簡單地導出結論,《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台灣表現確實很好,有近4000萬台
幣票房;一樣是講韓國自己故事、成本更大的《鳴梁:怒海交鋒》,台灣票房不到30萬台
幣。

KiroKu: 他們主要也是拍個自己看的 只是量大的情況下總會有幾部比較突出12F 05/22 20:45
damien12343: 我自己台灣人都對番仔的故事沒共鳴了 奢望外國人?14F 05/22 21:17
coollee: 台灣電影初期也有吃到香港崛起 中國剛改革開放的
福利15F 05/22 22:22

70年代台灣二秦二林的三廳文藝片,在東南亞還是很吃得開的。不過當時以電影而論,還
是要到香港發展才能真的算是一個咖。
※ 編輯: ArkingChen (61.228.145.47 臺灣), 05/22/2024 22:44:07
YuriLowell: 買樂透中頭獎是機率問題,但找來的資金快速燒完又沒做出一定成果就是人為問題了。17F 05/22 23:30
shinetao: 臺灣高房價因為臺灣選擇台積電19F 05/23 01:13
mayshun: 有錢投資房地產獲利最高最保險 誰會去投資電影或其他產業 這就是台灣的情況20F 05/23 07:11
zoo2020: 台灣最大問題就不會寫劇本,演員強的也少,能小成本賣全世界就愛情.恐怖.偵探。22F 05/23 08:41
justgogogo: 台灣三部曲是小魏一生的夢想
夢想的意思就是沒有在管現實的問題
我會批評他 但不會取笑他的夢想24F 05/23 08:51
warfarin: 厲害
說夢想太好笑了,那只是不小心拍成一部,膨脹到無恥的自信
錢是花別人的,當然27F 05/23 10:38
KiroKu: 魏就藝術家性格 但導演不是藝術家更是商人
所謂大導演都是拍片賺錢的 沒有賠錢的叫大導演31F 05/23 11:47
pkmu8426: 近年紅的 幾乎都有靠串流再攻一波33F 05/23 12:59
justgogogo: 他夢想不是拍出大賣座電影 而是賺錢拍出三部曲 早在海角前 三部曲劇本就寫了 小魏就是這麼天真的人
海角的意外成功讓他以為有可能實現夢想66F 05/23 18:11

--
作者 ArkingChe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