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nny1300175 (蘇湖)
標題 [新聞]《明天過後》20週年紀念:浮誇的冰河恐懼,逼真的天災特效
時間 Mon May 27 16:05:11 2024


新聞網址:https://news.agentm.tw/280131/
《明天過後》20 週年紀念:浮誇的冰河恐懼,逼真的天災特效,20 年後仍然令人懷念 – 電影神搜
[圖]
2006 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推出了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引發全球熱議。而其實在商業電影作品中也能讓人強烈感受到氣候暖化現象可能帶來的危機。2004 年上映的電影《明天過後》就告訴觀眾,氣候暖化差點就凍死了傑克葛倫霍── ...

 

原標題:
《明天過後》20 週年紀念:浮誇的冰河恐懼,逼真的天災特效,20 年後仍然令人懷念
2024-05-27


2006 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推出了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內容是基於他多年來對
地球氣候暖化現象的研究,引發全球熱議。但是,人類並非 2006 年才感受到氣候暖化現
象可能帶來的危機。這部今年將慶祝上映 20 週年的電影《明天過後》,在 2004 年就告
訴觀眾,氣候暖化差點就凍死了傑克葛倫霍。《明天過後》絕對是最恐怖的災難電影之一
,因為它的恐怖來自於可能發生的真實。20 年後的今天,這份真實已經又更接近我們一
步……




電影《明天過後》的參考素材──看似危言聳聽的災難小說《進擊全球超級風暴》

亞特貝爾 (Art Bell) 是深夜廣播節目主持人,他喜愛在半夜講些外星人早已到來、而政
府暗中與他們接觸的陰謀論;而小說家惠特利史崔伯 (Whitley Strieber) 則寫了幾本外
星人綁架人類題材的小說。這兩位創作者湊在一起,想當然耳,應該會搞出一套外星人主
題的故事。事實卻不然,他們的新小說與外星人毫無關係,書名甚至也有點略嫌樸實:《
進擊全球超級風暴》(The Coming Global Superstorm)。



書名樸實,內容卻有點嚇人……北冰洋的北大西洋暖流形成了一個防護罩,使得北極寒氣
無法大規模南下。但當地球持續暖化,北大西洋暖流逐漸停止流動,現在北極冰山快速融
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氣溫也開始快速下降。小說裡認為,過去已經有許多人類文明遭到
這種天災徹底滅絕,而且從此銷聲匿跡。而如今地球再一次面臨巨大的新冰河期來臨,人
類仍然毫無解決危機的方法與可能。



貝爾與史崔伯不是危言聳聽,他們也沒有唬爛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甚至也說對了地球暖
化對這道暖流的影響。這本小說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創作,而它最恐怖的劇情基礎是現實的
──2023 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表示,儘管北大西洋暖流正在減弱,卻還不會在本世紀前消失;但是國際
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卻表示,根據分析了1870 年至 2020 年的
北大西洋海面溫度,他們推測,暖流最快將在 2025 年、最慢在 2095 年崩潰。





鑑於環境現況,電影《明天過後》努力製造足夠嚇唬所有觀眾的銀幕災難

太恐怖了,看來你現在應該趕快準備逃難包,以免真實上演時無路可逃。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美國國家大氣中心任職超過 20 年的凱文特倫伯斯 (Kevin E. Trenberth) 博士認為
,《明天過後》確實敲響了廣大觀眾心中對溫室效應的警鐘……但是,這部電影卻免不了
誇大了實際可能發生的環境變化。例如就以電影裡令人顫慄的新冰河時期為例,凱文博士
表示:


「溫室效應是不會引發冰河時期的。」



但科學正確性不是導演羅蘭艾默瑞奇關心的重點,他要製造一場足夠嚇唬所有觀眾的銀幕
災難,一如他過去執導的《ID4星際終結者》與《酷斯拉》,這些電影都無情地摧毀觀眾
熟悉的美國地景……艾默瑞奇上一部電影《決戰時刻》的主題是南北內戰,而不是這種城
市災難片,它的票房很明顯比起這兩部電影低了不少。



而在《決戰時刻》上映之後過了四年,艾默瑞奇才推出《明天過後》,這四年的漫長籌備
期間,正好讓他有更多時間製造更大的地球災難。


艾默瑞奇的千人部隊是破壞地球的主力:來自工業光魔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 與數字王國 (Digital Domain) 兩間數位特效公司共計一千名特效師,花了幾乎一
整年的時間,打造《明天過後》裡籠罩地球的巨大寒波與種種天災。這是一次充滿激情與
創意的視覺特效大閱兵,特效組在緊迫的製片時程裡,不但得製作出足夠多的氣象特效,
還得挑戰製作唯妙唯肖的餓狼群──艾默瑞奇可沒想過聘僱真實狼群,演出在冰凍紐約獵
食人類的頂級掠食者。



《明天過後》的天災數目是很驚人的:包括了洛杉磯的龍捲風、襲擊曼哈頓的巨大海嘯、
在空中冰凍英國皇家空中直升機的寒波、紐約大街上從遠至近慢慢長出的冰霜尖刺等等。
如今這部電影已經過了 20 年,但是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很少有電影膽敢在天災數量上挑
戰《明天過後》,更何況,《明天過後》的特效品質在這麼多年後,看起來仍然不算過時





隱含在《明天過後》裡面的政治諷諭

《明天過後》另一個令人意外之處,是熱愛美國夢的導演羅蘭艾默瑞奇,在這部電影裡無
法忽略的政治觀點:電影裡的美國副總統角色貝克,酷似真實的美國副總統迪克錢尼
 (Dick Cheney)。這位副總統無視古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對全球暖化的
警告,因此導致了美國民眾對這場快速到來的災難毫無準備。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電影
裡美國的最高政治領袖代表會是副總統,而不是總統?這個看似避重就輕的安排,其實也
是電影的諷刺之一:當時總統小布希一直被認為是錢尼的傀儡,以錢尼為主角的電影《為
副不仁》裡,有更多對錢尼的描寫與諷刺。




但正如凱文博士不滿的科學正確性一樣,政治批判也只是《明天過後》裡的小菜。《明天
過後》對羅蘭艾默瑞奇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讓他成為了災難電影類型的業界頭號人物。
《明天過後》之後他又製作了題材雷同的《2012》──這部電影的背景科學理論更加浮誇
,單單以「馬雅預言」與「八星連珠」的天文奇觀,就要說服觀眾地球會因此毀滅;而在
 2022 年的《月球殞落》裡,艾瑪瑞奇對天災的執迷又再度升級──現在墜落的月球變成
了高科技災難與天災的綜合體,就像《ID4 星際終結者》與《明天過後》的詭異合體。




20 年後的現在,災難電影《明天過後》的存在還是無法被取代──

不過,包括凱文特倫伯斯在內的許多環境科學家,仍然感謝《明天過後》帶來的影響──
儘管它誇大了氣候暖化的影響,這種戲劇效果卻令更多人意識到危機的到來。連環保少女
童貝利在 2021 年批判好萊塢忽視氣候暖化題材時,都拿《明天過後》當例子。



而好萊塢確實沒有更多像《明天過後》這樣的電影,2017 年的《氣象戰》也完全排除了
環境破壞的影響因素(它純粹是人為的氣象兵器陰謀)……也許,這是《明天過後》真正
令人懷念的主要理由:我們還找不到取代它的另一部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44.56 (臺灣)
※ 作者: kenny1300175 2024-05-27 16:05:11
※ 文章代碼(AID): #1cL3wvWB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16797113.A.80B.html
※ 編輯: kenny1300175 (118.166.144.56 臺灣), 05/27/2024 16:05:25
wafiea708: 墨西哥:美國人不可任意入境!什麼...免除債務 那你1F 05/27 16:33
mh0092001: 這部真的很神啊  每次電視重播還是必看2F 05/27 16:33
wafiea708: 們可以進來躲躲。3F 05/27 16:33
binshin: 推4F 05/27 16:40
Kobe5210: 明天過後確實拍的還不錯5F 05/27 16:43
allenp: 這部真的好看 我也是轉到都會看下去6F 05/27 16:53
Gardenia0603: 夭壽 已經20年了嗎7F 05/27 16:56
azrael1011: 2012跟明天過後 真的很讚8F 05/27 16:56
Gardenia0603: 這部真的很好看,有時轉到還是看下去9F 05/27 16:57
widec: 結果這20年 全世界都在燒煤 反核
2050年的0碳排目標根本不可能達到10F 05/27 17:16

--
作者 kenny1300175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