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than61611 (yuzu)
36.229.102.181 (台灣)
2025-09-18 17:01:35 推 Jamie: 熱血胎是什麼?我身邊會真正花錢在胎身上的看到家人用車胎有問題幾乎都會手癢自己開去換掉。 16F 09-18 18:01
作者:
ninebride (一代天團五折天 無法無天)
2025-09-13 17:26:48 推 Jamie: 半斤八二都是拉基啦
大家本來就是選邊弄來弄去 當狗賭看看 62F 09-14 04:44
作者:
novels99 (novels99)
114.27.135.211 (台灣)
2025-09-08 14:47:55 推 Jamie: 龜頭的確都是這樣思考 37F 09-08 18:54
作者:
miq (nothing here)
36.236.233.172 (台灣)
2025-09-08 18:13:09 推 Jamie: 老人本來就沒救了 35F 09-08 18:45
推 Jamie: 對付老人不用講道理 讓他們血壓升高為民除害就好 42F 09-08 18:52
作者:
KDSKY (貓茶)
125.231.200.157 (台灣)
2025-09-07 13:30:02 推 Jamie: 以前行車記錄器不少內建的 27F 09-07 23:21
作者:
jllo (strong)
61.230.205.66 (台灣)
2025-09-06 08:05:42 推 Jamie: 龜 頭車思維一大早就出沒 8F 09-06 09:13
推 Jamie: 真的是人家常說龜頭思考,喜歡龜在那邊當頭車製造交通阻塞還沾沾自喜 12F 09-06 09:18
作者:
amazonyahoo (amazonyahoo)
116.241.208.135 (台灣)
2025-09-06 06:55:24 噓 Jamie: 看到第一句直接先噓 不要當龜頭車滾出內線很難嗎
內線不是給你開舒適用的 要舒適待在家裡最舒適 44F 09-06 09:15
作者:
loveyanzi03 (隱形人)
211.23.183.123 (台灣)
2025-09-05 11:21:48 推 Jamie: 認同,現在路上已經心平氣和不去爭內線,每次都氣死自己,那些低能仍舊無感。不如直接減速切到外側車道油門踩一下直接掃過中線內線的車。
重點是高速脫離車陣也比較安全 7F 09-05 12:06
作者:
urusv8 (小牛哥)
101.10.157.223 (台灣)
2025-09-04 17:09:24 推 Jamie: 沒有下雨都還好 12F 09-04 17:52
推 Jamie: 沒有下雨都還好 12F 09-04 17:52
作者:
qadc (念)
101.10.76.53 (台灣)
2025-09-03 19:12:17 推 Jamie: 可以,但任何第一次DIY建議保險一點,前保桿也下掉完整了解構造,待下一次DIY風扇馬達或是前保桿周邊具備經驗時,車子也差不多該換了,這經驗就用不到了。 23F 09-04 12:10
作者:
s58565254 (猜囉)
49.216.128.206 (台灣)
2025-09-03 19:12:40 推 Jamie: 少在那邊休旅車 Model 3一樣打鳥 57F 09-04 02:08
作者:
wozmirror (藏鏡人)
39.1.53.129 (台灣)
2025-09-02 11:06:23 推 Jamie: 睡菊時代的垃圾產物政策,當時噴得更頻繁。治標不治本,室外環境髒亂種一堆花草積水的住戶不稽查開罰改善,噴室內最後死的是跑不出去的壁虎,蚊子過一個禮拜又回來了。
會有警察陪同,不開門他們會貼勸導單,幾次不配合就叫鎖匠開鎖。 28F 09-02 12:11
作者:
sean0609 (sean1717)
101.10.63.194 (台灣)
2025-09-01 22:56:33 推 Jamie: 什麼年代還在改框只是帥跟增加油耗?鍵盤車手現在自信那麼 33F 09-02 07:37
推 Jamie: 底盤設計本來就是各種成本考量,不然幹嘛給你選配加大? 39F 09-02 08:18
作者:
micheal59 (Pohan)
223.136.208.245 (台灣)
2025-09-01 09:04:17 推 Jamie: 每次這種新聞出來就是一路連敗,直到季末最後甚至補賽週才決定季後賽總冠軍賽的球隊。 202F 09-01 12:13
作者:
angerD (丹佐)
49.216.89.148 (台灣)
2025-08-31 17:53:45 推 Jamie: 如果是Altis底盤本來就沒很準了其實根本沒差,說不定這ㄧ下反而把骨喬好。 4F 08-31 18:08
作者:
ddarlinging (肥喵)
223.140.208.65 (台灣)
2025-08-30 11:26:03 推 Jamie: 整個底盤系統的核心就是輪胎,肩負操控及安全非常重要的責任。在這裡建議只要輪胎/框心裡有問題進而影響開車產生疙瘩,務必馬上換車。 77F 08-30 16:10
作者:
ujmrfv (UUU)
223.136.111.231 (台灣)
2025-08-28 23:08:01 推 Jamie: 烙屎聲跟放屁聲是二回事 222F 08-29 16:20
作者:
FormulAn21 (Kaga)
1.164.234.252 (台灣)
2025-08-27 21:15:47 推 Jamie: 銼刀、砂紙、黏土
再不行就鈑金烤漆,萬一很有疙瘩關於其他人的口水卡在車上,加上天氣炎熱高溫產生口水異味揮之不去,一接近車子就聞到,甚至飄入車內卡在室內天蓬的口水發酵味道,真的就建議換車了。 41F 08-28 12:35
作者:
kardpooh1026 (kard)
101.12.206.178 (台灣)
2025-08-28 01:03:18 推 Jamie: 羊毛出在羊身上 先說品牌和車種 56F 08-28 12:30
作者:
johnny9667 (大八)
180.218.41.149 (台灣)
2025-08-28 09:41:35 推 Jamie: 這根本很好處理,有騎樓但沒人行道就禁止停騎樓。有人行道,騎樓則可以鬆綁。真正北爛的是把摩托車騎上人行道還按喇叭的,每次走人行道都還要瞻前顧後怕有機車衝過來,特別是電動車沒聲音又愛衝來衝去佔多數低能車駕駛。 102F 08-28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