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6-05-24 15:05:25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azekaze (*任憑斗轉星移)
標題 [FB] 高潞 以用 巴魕剌 Kawlo Iyun Pacidal
時間 Tue May 24 14:06:41 2016



*
卦點:

新任文化部長上任
高潞以用首次備詢
部長的回應是挺好的
就期待有良好的後續囉!


https://www.facebook.com/kawloiyun/
kawloiyun
 

高潞 以用 巴魕剌 Kawlo Iyun Pacidal
5月23日下午5:39


【新任文化部長首次備詢】
 
一、 520就職典禮「台灣之光」表演涉及對原住民族之刻板印象與歧視,反映執政者殖民
史觀。文化部應朝「族群主流化」方向推動各項事務。
 
本日教育文化委員會是新任文化部長上任以來第一次備詢,首先我針對520就職典禮上的
台灣之光表演請教鄭部長的看法,部長也表示個人覺得不妥,也看到籌委會為此道歉;並
強調任何國家的文本、政策的語言或疑點都應尊重多元族群;並表示未來國家會在更為謹
慎的前提上,與社會上多元的史觀去做更多對話,相互尊重對待,讓歧視消失。

 
對原住民族來說,520除了新聞大肆報導的「粗曠、草莽」負面刻板印象,其實最痛心的
是,整齣戲樣板化地呈現幾十年來主流教育歷史課本的「殖民史觀」,原住民只存在在「
早期台灣」、「平埔族群」這個脈絡裡,好像早在墾殖移民來到之前就都不存在一樣。我
強調原住民族文化不是不能展演,但要在保持原住民族主體性不被矮化的前提下。我希望
新政府應該朝「族群主流化」方向推動各項事務,文化部更應該主動積極與原民會配合,
推動各項文化事務。鄭部長也虛心表示未來會向原住民朋友來學習。

 
二、 舊社遺址對於原住民族歷史、土地與當代之連結至關重要,應研擬部落族人參與舊
社遺址考古的考古人員培訓與證照辦理機制
 
其次,我質詢本日《文化部業務報告》未來施政五大重點當中關於「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
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的部分。
 
我詢問部長,歷史記憶是文字記載之後的,還是沒有文字的歷史也包括在內?部長表示歷
史記憶不限於文字紀錄,土地、生態都有它的歷史記憶,人民的各方面包括建築史、文化
史、藝術史都有它豐富的歷史記憶,未來也希望擬定國家級與地方級的的文化保存政策,
跨部會結合來推動。

 
我表示,歷史記憶很多是無形文化資產,是沒有文字的歷史記錄,但除無形之外還有遺址
。八百年之前的阿美族,並非只有在花東縱谷生活,而是活躍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中央山
脈,帶著精美的陶製品,與山對面的布農族交易。這個歷史,要靠許多舊社遺址的考古工
作才能夠台灣特別是原住民的歷史與土地與當代的原住民連結。

 
我詢問部長是否聽說過大港口事件?1877年清兵屠殺我們世居秀姑巒溪口的港口部落族人
,族人逃難成為今天的港口、大港口以及靜浦部落。而港口族人的歷史並非只有從1877起
算138年而已,港口的歷史就在港口舊社遺址裡面,考古學家劉益昌教授根據公路局拓寬
的試掘坑,已經證明是港口舊社,就在部落旁邊,也有學者挖掘到舊社的葬墓群。

 
我希望新任文化部長落實文資法第39條,主管機關為維護遺址之需要,得培訓相關專業人
才,並建立系統性之監管及通報機制。文資局雖表示目前一年兩度辦理遺址考古人員之培
訓,但為尊重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以利原住民族歷史與文化建構與了解,仍應考量如何
使部落族人進行部落舊社遺址的考古工作,因而我要求文化部於一個月內針對考古人員培
訓與證照辦理,對於部落族人參與舊社遺址考古的機制擬定計畫。

 
鄭部長表示,她認同我所說「族群主流化」的概念,並承諾未來相關政策會盡可能從「原
住民族主體性」來思考,也非常認同未來考古人才方面能夠讓多原住民朋友來參與,並承
諾會進一步來思考人才培育和認證的制度如何盡可能納入原住民族。

 
三、 業務報告中關於文物之「全國文物普查」與「三階段全面保護機制」立意良善,應
納入其他有形無形文化資產
 
此外,在這份業務報告中,我們也很高興看到第九頁的部分,鄭部長提出要進行首次的「
全國文物普查計畫」。鄭部長表示未來會進行國家級與地方的文化保存政策,「大量文史
調查」會是重要基礎,她希望串聯民間團體、學術界、地方政府、地方學的推動單位、社
區營造的相關單位共同進行。

 
然而,我也質疑,在報告中只提及「文物普查」,其他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普查是否有
具體時程?鄭部長表示,現在正在推動全國古物普查,不過整個文化保存整體無論有形與
無形的普查,她會希望提出一個比較長期的計劃,並加入數位科技。

 
在業務報告中,也提及會建立「普查文物、列冊追蹤古物、登錄指定古物」的文化資產三
階段全面保護機制。這點我非常認同,因為過去我在質詢中也一再強調「普查與審議不應
脫鉤」及「定期普查、定期追蹤」的必要性;但我也提出疑問,針對其他文化資產是否也
會採取統一的做法?部長表示,文化部會積極來進行。

 
四、 遺址與文物從提報到審查也應比照其他文資訂定一定期限
 
另外,本會期文資法修法部分,管委員所提之「由個人、團體提報者,主管機關應於六個
月內辦理審議。」唯獨在遺址與文物的相關條文未獲通過,當初委員會上討論將遺址的部
分以「寫在立法理由」草草帶過,我希望文化部刻正進行文資法施行細則的修訂,是否可
以考慮對於遺址與文物的部分,也定出一定的從提報到審議的期限?讓遺址與文物相較其
他的文化資產不要有「差別待遇」。部長表示會盡量來努力。

 
五、 「深化社區營造」應納入行政能量,培力基層人員,提升基層民主
 
最後,我回到業務報告,針對施政重點關於「深化社區營造」的部分,表示目前社造補助
常是透過地方美學館將相關的補助給社區;然而,社區營造的執行,關鍵在於如果沒有鄉
鎮市公所的參與,例如辦一場小旅行,許多需求都需要鄉鎮區公所的資源與權限;又社區
辛辛苦苦營造了半天,可能在一場選舉就推翻歸零,在這樣的結構下,做社區營造的人非
常辛苦,無論是青年返鄉或是社區安全網都無法長久持續;因而,我認為行政的能量要納
進來,社區營造的政策推動應如何擴及鄉鎮公所?如何培力基層的行政人員?此外,也應
將基層民主的品質作為政策的KPI,提出政策落實的機制與計畫。

 
部長表示,社造第三期計畫中,會將鄉鎮市公所的部分納入整個社造網絡當中;也會將委
員的建議納進未來的社造計畫當中。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D6563.

--
問:黃KK說的,連女人都會愛上的于曼麗,她是甚麼人啊?

答: https://youtu.be/hg05LAf0Zx4   {槍 & 玫瑰}

    舞還沒跳完,是不是看不過癮、意猶未盡的感覺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50.132
※ 文章代碼(AID): #1NG-zvi-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4070009.A.B3E.html
fertalizer: (′・ω・‵)每次看他名字都以為亂碼1F 05/24 14:07
dlam002: 太長了2F 05/24 14:07
obov: 出草叫我3F 05/24 14:08
Teng0615: 造神作秀選ㄧ個吧 黨工4F 05/24 14:08
clark0816: 如果回歸血統論的話,1948年以前多數住在這邊的人,5F 05/24 14:09
clark0816: 都有平埔族的血統。像拜地祇主,這個是平埔族的習慣
clark0816: 這樣原住民也不需要用特殊保護了。
arsian: 推8F 05/24 14:13
fish5123: obov的推文超靠盃XDDDDDDD9F 05/24 14:22
zx97009: 狩獵自稱台灣人的那些人叫我10F 05/24 14:24
kid725: 原住民就是殺漢人殺太少才會落到這步田地 應該多殺一點11F 05/24 14:35
victoryman: PUSH12F 05/24 14:49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203 
作者 kazekaz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