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人:布朗大學改變世界的商業思考

圖文好讀版:
臉書:https://reurl.cc/x6yAaZ
IG:https://reurl.cc/0Z5RvK
公務員女子的閱讀筆記 on Instagram: "❓解決問題的人:布朗大學改變世界的商業思考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技術已經很純熟,為什麼商品還是賣不出去?
2️⃣想當老闆,但要從零開始,沒有方向…
3️⃣沒相關經驗又沒錢,有機會成功創業嗎?

🤓【我學到的3件事】  
1️⃣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不均:做一名「異地追隨者」
許多創業家(尤其是科技領域)認為必須從「零」開始發明才是合情合理的創業,結果證明許多成功創業的公司,都會頻繁向其他企業取經,借鑒他們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

本書提出的「異地追隨者」,指的是將現有的商業模式,取出其中必要的元素,加以改良,並在另一個地理位置運作。這需要眼觀四方、注意趨勢、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之前外國朋友來台灣找我玩時,聽到垃圾車翩然起舞的模樣(因為國外沒有垃圾車,更沒有會唱歌的車子🚐🎶),我因此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日常,其實在另一群人眼中有多新奇。這也難怪國外的珍珠奶茶和小籠包可以賣得又貴又好😆

引用《跨能制勝》一書段落:曾在海外工作的科學家,比不曾在海外工作的科學家更可能產生較大的科學影響,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流動「套利」機會,也就是從一個市場取得想法,再帶到會讓它顯得更稀有、更有價值的另一個市場。

2️⃣我錯故我在:將失敗「制度化」
Google旗下的「X實驗室」擁有Google自駕車、Google眼鏡、Loon高空網路氣球等專案,這個團隊的宗旨在於實現「異想天開」的計畫,成立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達成「夢想」,改變世界的未來。

這個團隊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打造「放心失敗」的文化,並將失敗列入標準作業流程SOP中,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中止計畫,計畫成員會贏得同事的掌聲、晉升機會、還有大筆的紅包獎金。據統計平均一年內有100多件大大小小的調查研究案被砍掉。

這讓X團隊願意「放大格局」並建立「迅速反饋」的機制,重複在錯誤中學習,並提出新的設計(轉換想法很重要!)。面對專案,他們會第一時間處理最複雜的難題,並花很多時間討論「證明自己是錯的」。

如同X團隊領導人Astro Teller在Ted Talk演講時說的:”Failing simply just leads you to the next great thing.”

3️⃣品牌如魔法:降低搜尋成本
平常使用的調味料品牌出了新的口味,二話不說就買來嘗鮮看看;在夜市看到的熊娃娃,出現在百貨公司櫃架上,價格就算多出兩倍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購買;家裡隔壁就有好吃的手工甜點店,卻捨近求遠跑到很遠的地方吃排隊名氣甜點…。這些看起來有點瘋狂的舉動,都源自於「品牌」的魔力。

品牌決定顧客和產品之間的關係,它從原本只是商品的東西創造出價值,甚至能吸引顧客願意額外付費來嘗試新產品,是創造產品忠誠度、擴展事業以達成「永續」的關鍵。

在新石器時代,「快速識別」的能力演化成一種攸關性命的捷徑。採集食物時,當你碰到兩種漿果,一種你認得它、確定可安全食用,另一種不確定它是否有毒,當然你可以透過觀察外觀、別人吃了有沒有事等來判斷它是否可食用,但重點是當你花越多時間在挑選漿果,就有越大的風險暴露在獵食動物下。

根據PwC顧問公司的全球調查,「一線顧客服務」是影響品牌忠誠度的關鍵因素之一,服務好的公司其產品溢價可高達16個百分點。因此在創建品牌時,可從客戶體驗開始著手,例如:提供的良好服務的電腦公司(Apple)、穿著奇裝異服取悅顧客的餐廳(女僕咖啡店👯)。

另外,如果沒有時間打造自身品牌,但卻也想利用品牌的魔力,可使用他人已建立的資源,依附在其他品牌下(相信許多人對OEM這個詞並不陌生),跟著一起飛~✈️

🤯【延伸思考的1件事】  
1️⃣「無用」的博雅教育?
作者Danny Warshay是布朗大學的教授,布朗大學沒有商學院,並以博雅教育聞名。但教授開的商業課竟培育出上百名企業家,創造超過數十億美元的產值。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期我很愛去修別系的課程(本身是生科系,選修外文、法律、音樂、哲學等課程),本來覺得就當聽聽有興趣的通識課吧,也不一定會對未來有什麼幫助。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才漸漸理解,博雅教育和建構商業模式也是很有關聯的😯

[圖]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 技術已經很純熟,為什麼商品還是賣不出去?
2. 想當老闆,但要從零開始,沒有方向…
3. 沒相關經驗又沒錢,有機會成功創業嗎?

【我學到的3件事】
1.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不均:做一名「異地追隨者」
許多創業家(尤其是科技領域)認為必須從「零」開始發明才是合情合理的創業,結果證
明許多成功創業的公司,都會頻繁向其他企業取經,借鑒他們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

本書提出的「異地追隨者」,指的是將現有的商業模式,取出其中必要的元素,加以改良
,並在另一個地理位置運作。這需要眼觀四方、注意趨勢、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之前外國朋友來台灣找我玩時,聽到垃圾車翩然起舞的模樣(因為國外沒有垃
圾車,更沒有會唱歌的車子~),我因此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日常,其實在另一群人眼中
有多新奇。這也難怪國外的珍珠奶茶和小籠包可以賣得又貴又好XD


引用《跨能制勝》一書段落:曾在海外工作的科學家,比不曾在海外工作的科學家更可能
產生較大的科學影響,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流動「套利」機會,也就是從一個市場取得想
法,再帶到會讓它顯得更稀有、更有價值的另一個市場。


2. 我錯故我在:將失敗「制度化」
Google旗下的「X實驗室」擁有Google自駕車、Google眼鏡、Loon高空網路氣球等專案,
這個團隊的宗旨在於實現「異想天開」的計畫,成立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達成
「夢想」,改變世界的未來。


這個團隊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打造「放心失敗」的文化,並將失敗列入標準作業流程SOP
中,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中止計畫,計畫成員會贏得同事的掌聲、晉升機會、還有大筆的
紅包獎金。據統計平均一年內有100多件大大小小的調查研究案被砍掉。


這讓X團隊願意「放大格局」並建立「迅速反饋」的機制,重複在錯誤中學習,並提出新
的設計(轉換想法很重要!)。面對專案,他們會第一時間處理最複雜的難題,並花很多
時間討論「證明自己是錯的」。


如同X團隊領導人Astro Teller在Ted Talk演講時說的:”Failing simply just leads y
ou to the next great thing.”

3. 品牌如魔法:降低搜尋成本
平常使用的調味料品牌出了新的口味,二話不說就買來嘗鮮看看;在夜市看到的熊娃娃,
出現在百貨公司櫃架上,價格就算多出兩倍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購買;家裡隔壁就有好吃的
手工甜點店,卻捨近求遠跑到很遠的地方吃排隊名氣甜點…。這些看起來有點瘋狂的舉動
,都源自於「品牌」的魔力。


品牌決定顧客和產品之間的關係,它從原本只是商品的東西創造出價值,甚至能吸引顧客
願意額外付費來嘗試新產品,是創造產品忠誠度、擴展事業以達成「永續」的關鍵。

在新石器時代,「快速識別」的能力演化成一種攸關性命的捷徑。採集食物時,當你碰到
兩種漿果,一種你認得它、確定可安全食用,另一種不確定它是否有毒,當然你可以透過
觀察外觀、別人吃了有沒有事等來判斷它是否可食用,但重點是當你花越多時間在挑選漿
果,就有越大的風險暴露在獵食動物下。


根據PwC顧問公司的全球調查,「一線顧客服務」是影響品牌忠誠度的關鍵因素之一,服
務好的公司其產品溢價可高達16個百分點。因此在創建品牌時,可從客戶體驗開始著手,
例如:提供的良好服務的電腦公司(Apple)、穿著奇裝異服取悅顧客的餐廳(女僕咖啡
店...)。


另外,如果沒有時間打造自身品牌,但卻也想利用品牌的魔力,可使用他人已建立的資源
,依附在其他品牌下(相信許多人對OEM這個詞並不陌生),跟著一起飛~

【延伸思考的1件事】
1. 「無用」的博雅教育?
作者Danny Warshay是布朗大學的教授,布朗大學沒有商學院,並以博雅教育聞名。但教
授開的商業課竟培育出上百名企業家,創造超過數十億美元的產值。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期我很愛去修別系的課程(本身是生科系,選修外文、法律、音樂、哲
學等課程),本來覺得就當聽聽有興趣的通識課吧,也不一定會對未來有什麼幫助。在閱
讀本書的過程中才漸漸理解,博雅教育和建構商業模式也是很有關聯的!

※ 編輯: a102740826 (101.136.24.180 臺灣), 12/06/2023 08:59:20
Misscat16868: 做工粗250元的鞋子有一天放到百貨公司賣3900元貼別人的牌子,但明明百貨公司買的鞋鞋底不翼而飛符合你説的發財密笈,不需要打造品牌價值用別人的就好1F 12/06 12:43
a102740826: 當然品牌自己要負起把關的責任唷,如果連這基本的都沒有,相信也不會成為知名品牌~5F 12/06 18:39

--
作者 a102740826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