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galeolow (dade)標題 Re: [心得] 周冠男:All in 市值型 勝率>定期定額時間 Sun Nov 23 19:32:57 2025
他說單筆 All in 勝率有 70%,定期定額只有 30%。
聽起來 All in 贏面很大對吧?
但我這邊舉幾個反例,證明為什麼對一般人來說,
聽信這個理論去 All in,可能會讓你這輩子再也爬不起來。
這不是數學問題,這是「生存」問題。
反證一:
教授說:回測 100 次,有 70 次單筆會贏。
但問題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重來 100 次。
如果你剛好就是那倒楣的 30% 呢?
歷史實證:2000 年的納斯達克
假設你在 2000 年 3 月,聽了教授的話,
覺得網路科技是未來趨勢 (就像現在的 AI),把 500 萬退休金單筆 All in QQQ
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兩年內,那斯達克指數跌掉78%
你的 500 萬剩下 110 萬。
這還不是最慘的。
最慘的是,如果你是 All in,你要等到2015 年(整整 15 年後),你的本金才回本。
請問你的人生有幾個 15 年?
在這 15 年間,你敢保證你家裡不會發生急事需要用錢?
一旦你在低點被迫賣出,你就實現虧損,直接畢業。
對照組:定期定額
如果你在 2000 年開始每月定期定額買 QQQ,
雖然前面兩年在大跌,但你買到了大量的便宜貨。
你大概在2004-2005 年就已經回本開始獲利了,不用等到 2015 年。
結論:
單筆 All in 賭的是「起點運氣」。運氣不好買在山頂,你這輩子就去了。
定期定額輸在「總報酬」,但贏在「絕對不會讓你死在山頂」。
反證二:
教授說:「長期來看股市一定往上。」
這句話有一個巨大的倖存者偏差:他看的是美國和台灣。
歷史實證:1989 年的日經指數
如果你是一個 30 歲的日本上班族,在 1989 年底相信「日本第一」,
把你所有積蓄單筆 All in日經 225 指數 (當年約 38,900 點)。
結果呢?
股市一路崩盤,你要等到2024 年,股價才創新高。
整整 34 年
你從 30 歲等到 64 歲,頭髮都白了,你的資產才剛解套。
這期間你的資產一度縮水到只剩 20%。
如果是定期定額呢?
你在這 34 年間持續買進低點,你的微笑曲線早就讓你賺翻了。
甚至在 2000 年、2010 年你都已經獲利了結好幾次。
結論:
「股市長期向上」是建立在國運昌隆的前提下。
萬一我們遇到的是日本模式,單筆 All in 會讓你在此生幾乎看不到解套的一天。
反證三:
教授說:「你不要動,躺著就會贏。」
這是在實驗室裡的理想狀態。
現實世界是All in 會剝奪你的「現金流」。
假設你有 1000 萬,聽話 All in 了 0050。
結果隔年發生金融海嘯,資產腰斬剩 500 萬。
剛好這時候你被裁員了
你沒有薪水、沒有緊急預備金 。
這時候你小孩要繳學費、家裡人生病要開刀。
你怎麼辦?
如果你是定期定額,或是保留一半現金,
你就有底氣度過寒冬,甚至還有錢加碼。
總結
周教授的理論在數學期望值上是對的 (70% 勝率)。
但在風險管理上是危險的。
投資不是為了追求「最高的期望報酬」,
而是為了追求「在任何最壞的情況下,我都還能活下去」。
但如果你是一般中產階級,這筆錢是你的養老金或買房頭期款,
請不要拿那 30% 的失敗機率,去賭你 100% 的人生。
定期定額少賺的那 1.6 倍,是你付給市場的「保險費」,保證你不會在股災時被抬出場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53.83 (臺灣)
※ 作者: galeolow 2025-11-23 19:32:57
※ 文章代碼(AID): #1f8l3hB2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3897579.A.2C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心得] 周冠男:All in 市值型 勝率>定期定額
11-23 19:32 galeolow.
11-24 06:51 unniematgaja.
推 ssarc: 沒說賭博不好,但不要騙自己在投資,賭博是翻身最快的路,也是跳樓最快的路1F 11/23 19:34
→ jack1218: 你還有後續收入可以繼續投入
並不是當下all in後
你這輩子再也沒有其他收入可以投入了3F 11/23 19:34
→ alex5566: 不是這麼說的,那是因為沒人能預測到底什麼時候大漲如果有幾天大漲你沒在市場 你的績效會少的可憐6F 11/23 19:36
推 Sonas: 同意你說的 所以他們有另一個說法 閒錢歐印8F 11/23 19:36
→ alex5566: 所以實證後才會說 歐印其實不會太差9F 11/23 19:37
→ stkoso: 人家講的是勝率 你舉反例並不能反駁他的論點10F 11/23 19:38
推 simonno1: 很多買陸股 個股的更能體會這偏,什麼是倖存者偏差11F 11/23 19:39
推 agvnol: 中肯,股市長期向上基本上只適用美國,其他國家不好說12F 11/23 19:39
→ stkoso: 你提的這些狀況有多少機率出現?14F 11/23 19:39
推 ssarc: 在這邊PO文的都說自己不是那三成15F 11/23 19:40
推 Zending: 反證三是合理的,現金就是氧氣,很好懂得概念18F 11/23 19:45
推 leehui12: 如果沒有風險怎麼可能會有較高的報酬19F 11/23 19:47
推 junior020486: 雀食,我就這樣說,還是有人說閒錢歐印,問題是遇到2008年那種,工作沒了,儲蓄是燒很快的
分批進場,就算遇到2008年要割肉也不會割到再起不能22F 11/23 19:47
推 ups: 佛心推:)26F 11/23 19:48
推 sirins: 那改成完全用不到的閒錢投資歐硬就好了33F 11/23 19:52
推 mamorui: 其實反證也是理想情況,台股這兩年很愛盤頭不愛打底35F 11/23 19:58
→ ColdM: 長期 就是20年以上 如果你已經30歲了 就戒之37F 11/23 19:58
→ lausdeo1: 不管單筆還是定期定額,初始金額放滿了之後終究會遇到市場修正的問題啊,所以重點還是在於初始金額投入後有沒有辦法扛住修正以及持續投入38F 11/23 19:58
→ mamorui: 結果盤頭位置的歐印跟定期定額的勝率是差不多的41F 11/23 19:58
→ TaiwanUp: 2000年定期定額買你沒說500萬要分幾等份 投多久44F 11/23 19:59
推 Heptagram: 策略看狀態使用 最基本的貪婪指數太高就別all in45F 11/23 19:59
推 sq23123: 未來真的很難說 定期定額跟著指數才是王道46F 11/23 20:01
→ baigyatsh: 他說機率贏面大你舉幾個特例就是在他特例輸的情況47F 11/23 20:01
噓 takuya1: 沒人說要你歐印後不工作賺錢48F 11/23 20:01
推 billy791122: 最好最高點歐印隔天遇到2008還失業,這機率多少怎不說50F 11/23 20:02
推 PTTMAXQQ: 其實就定期定額,然後下跌時再擴大加碼定額
其實定額買就是一種加碼了
因為你固定的金額而不是股數
想想100元的股票你固定每個月花10000元投入,你能買到100股
但未來跌到50元,你依然用每個月10000元去購買,那就能買的200股
這就是一種加碼
不然你認為那些幾千元的股票是每個人都這麼有錢一張一張花百萬去買的嗎?
那些千元股王總有低於100元的時期
願你懂52F 11/23 20:03
推 no2muta: 呵呵國運昌隆?台灣病表示:66F 11/23 20:05
噓 repast: 你的每個反證都被打臉過了= =67F 11/23 20:05
推 saiya: 所以是70%, 不是100%, 還是有運氣成分68F 11/23 20:05
→ wsx26997785: 我買ETF就像買藍籌股一樣 挑成熟有護城河的大集團69F 11/23 20:05
→ repast: 怕洨怕鼻不敢承擔風險乾脆去定存當定能兒70F 11/23 20:06
噓 leesrnat: 你買股票當然買勝率高的,一生難道只有一筆錢?71F 11/23 20:06
→ jie5317: 每個都覺得自己不會是那個特例阿,一般人父母沒什麼錢養老,就不要父母生病跟小孩要錢,如果剛好套牢呢?74F 11/23 20:06
→ wsx26997785: 台股0050 我不是說不好 而是台灣國運再十年就耗盡了77F 11/23 20:07
→ MumiPyonPyon: 首先這是討論手上有一大筆現金,如果你分筆投入,剛好最後一筆在2000呢78F 11/23 20:07
→ zzz50126: 我一直覺得那個單筆還要加上是幾年的收入 如果一年能存100 單筆是500就還好 如果一年只能存30萬 那就不應該叫他500all in80F 11/23 20:07
→ wsx26997785: 嚴重少子化 產業太集中 官僚主義 共軍犯台 滿身破洞83F 11/23 20:07
推 gotwins: 理性面:定期定額一段時間就是平均成本後的單筆投資84F 11/23 20:08
→ gotwins: ,在長期上漲的市場,成本一定比單筆投入高,但人性面來看單筆面對下跌恐慌比較痛苦,結論:選適合自己的就好86F 11/23 20:08
噓 jcdmcd7859: 教授會要你多去看書XDDD 很多東西都講過很多次了,這些反證根本就是沒搞懂教授的觀點90F 11/23 20:08
推 jay0117: 生在臺灣美國已經贏在起跑點 生在中國巴菲特也只是打工的92F 11/23 20:09
→ BlueBird5566: 台股這幾年會一直向上,也是因為台積電,看看他以前在150那幾年94F 11/23 20:11
→ jusfya: 定期定額跟定期all in有什麼差別呢96F 11/23 20:11
推 jay0117: 教授沒啥觀點阿 就賭臺灣會長期向上 龍頭股市值會一直成長97F 11/23 20:11
→ BlueBird5566: 所以買的根本不是因為台股長期向上,買的是台積電與其說什麼相信台股會長期向上,不如說是買相信台積電不會被超越100F 11/23 20:11
→ jay0117: 那天臺灣跟中國一樣 龍頭企業垮光 就慘賠而已103F 11/23 20:12
推 pkh1234: 勝率70%不是期望值 期望值搞不好是負的 每次一跌都很慘 掉到那30%要是每筆負的是2倍 那為什麼不定期定額105F 11/23 20:14
推 jay0117: 看這咖不如看綠角 先講風險再講報籌108F 11/23 20:15
→ BlueBird5566: 美股可以長期向上是因為全球資金都會去美股,而且他們有非常多公司輪流當龍頭,台灣就台積電。109F 11/23 20:15
推 TPE5566: 這篇正解 寧願少賺也不要多虧111F 11/23 20:16
推 gotwins: 其實就相信的買0050,很有信心的正二,質疑的買反一,前進美股的VTI,進軍世界的VT,每種商品總有適合自己的112F 11/23 20:16
推 jay0117: 美國資金沒胃納量問題 還能自己印 壟斷全世界產業 要歐印選美國還比較正確115F 11/23 20:17
推 bustinjieber: 不敢在短時間內投入大量資金,
就不要騙自己會很有紀律的定期定額。
無論是定期定額或是單筆投入,
最終核心都是長期看好該投資標的,
如果敢肯定無論多空都定期定額,
那就沒理由不敢單筆大量資金投入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
真會怕的話,當下資金分批all in
建倉時間壓在半年內,最多一年內。117F 11/23 20:20
推 ttocs1: All in 勝率比較高也是vanguard 的研究結論126F 11/23 20:22
推 lifeterry: 這篇正確,但是股版少年股神要的是每天的飆股127F 11/23 20:22
噓 gn00273680: 你每個論點都很弱,最後一點還扯到什麼緊急預備金,拜託!閒錢投資呀~128F 11/23 20:26
噓 dogalan: 所謂的all in是指閒錢 不是要你把緊急預備金也丟進去 另外all in的意思是有閒錢就丟 你定期定額持續有買入行為 單筆all in的實際上也會持續盡早投入
然後你舉的例子更糟糕 30歲遇到崩盤以生命週期理論來說反而是好事 在投資生命的後期遇到崩盤才是更大130F 11/23 20:27
→ dogalan: 的風險 你裡面論點就不一一反駁了 但很明顯你沒有好好的去看書跟理解這些人的研究跟理論
實際上你舉例的狀況這些研究都有反證過了136F 11/23 20:28
推 partsex: 奇怪 緊急需要現金 你就質押就好了 不用砍在啊呆股139F 11/23 20:31
推 bustinjieber: 且資金有時間性,無法隨便亂類比的。
最接近的比較就是
信貸單筆投入 每月還款X
vs 連續七年定期定額X月還款。
雖然定期定額多了一些利息成本投入,
但同時也少了大量的時間複利,
且我不認為真有多少人定期定額七年up。
如果是來不及等、無法等、風險承受低,140F 11/23 20:31
→ partsex: 質押利率也不過就2.4%148F 11/23 20:31
→ bustinjieber: 那壓根就該選擇VT這類低波動穩定標的,
而不是妄想追求高成長市場報酬
的同時還要催眠自己可以穩中求勝,
然後認為自己可以很有紀律的下去。149F 11/23 20:31
→ partsex: 我借瑞士法廊 利率1.5%
現在應該要多借瑞士法郎 因為他的匯率近歷史高點153F 11/23 20:32
→ tsubasa1116: 敢於承擔風險的才能有相對報酬,我是不後悔自己選擇承擔風險在去年7月高點貸款買正二155F 11/23 20:33
→ partsex: 借瑞士髮廊 買美股
一但瑞士髮廊匯率下跌 你還可能賺了匯率 lol157F 11/23 20:33
推 anyu0805: 推你的說法,在套牢到時候,又遇到裁員,家裏人生病,各種需要錢,也是無路可退,倒不如遵守一套策略,先求不傷身體,再來講求療效!159F 11/23 20:34
→ partsex: 不過當轉折之王 自然就沒這些問題了
海嘯前 清倉 上put 谷底加倉 上long call
長期下來 明明就有5%的人可以贏過大盤
為什麼不當那5%的人 要去當95%的平庸載
PR95 連頂尖熱門校系都考不上 不算什麼高門檻162F 11/23 20:35
推 GingFreecss: == all in 不是叫你把你所有的現金all in168F 11/23 20:37
→ GingFreecss: 你總是有部位是拿來承擔風險的
雖然我也是定期定額 但是不是叫你真的人生梭哈170F 11/23 20:38
推 junior020486: 講遇到長熊繼續加碼,那個是你要選對市場,實際上你如果是對岸A股投資人,你只會絕望,不會加碼172F 11/23 20:39
推 Assyla: 10年前買陸港股那批人更能體會到,這兩年才回本175F 11/23 20:39
推 tengobo: 這篇正確 查理跟巴菲特也是這樣說活下去比賺錢更重要176F 11/23 20:39
推 a210510: 當初歐印在8000點 金融海嘯下到4000點的人不知道會想什麼181F 11/23 20:40
→ tengobo: 應該先建立現金流當護城河184F 11/23 20:41
推 junior020486: 不過反證B那個、我是覺得不管定期定額還是歐印,應該都很絕望XD
要不然美股怎麼那麼多海外投資人
就是大家比較相信美股真的會長期向上
對岸有個直播主陳一發兒,自己都投標普、納指,也不會投鹿港
你被那個市場長期傷害過,你就不會投那個市場了XD185F 11/23 20:41
→ junior020486: 如果台股將來走日經、鹿港的老路,到時候你就看到股版沒人討論0050,都跑去標普、納指193F 11/23 20:44
推 henryeech: 其實就是看每個人風險承受度決定比例
歐印後持續工作還是可以繼續定期定額啊196F 11/23 20:46
→ abc0922001: 70%勝率不壓,偏偏壓30%勝率的嗎XDD199F 11/23 20:48
推 junior020486: 所以長熊狀態,持續定期定額很反人性
你只會懷疑:我是不是選錯市場了馬的哩200F 11/23 20:48
推 junior020486: 選VT也是,遇到長熊狀態就不會懷疑市場,你會懷疑:我是不是生錯年代了馬的哩
所以我是覺得反證B不管是誰都會懷疑人生203F 11/23 20:50
推 qw2974: 你既然都設定長抱了,2000年以前的allin跟分期策略不也照樣被套牢,先allin的反而沒賠那麼慘207F 11/23 20:57
推 qw2974: 你的論點就在誤判自己分批一定能躲過黑天鵝211F 11/23 21:01
推 cms23: 確實213F 11/23 21:06
推 eyey2: 慢慢來比較快!214F 11/23 21:12
推 ksjr: 你的論點就在誤判自己沒有富爸爸216F 11/23 21:13
推 macetyl: 那就整筆買高股息就好了219F 11/23 21:22
推 LeeFrank: 投資本來就是用閒錢了啊 把積蓄歐硬的也是很好笑220F 11/23 21:23
噓 lee85313xd: 到底誰教你用全身家去all in 難怪崩盤了就爆222F 11/23 21:23
→ jim543000: 要也是投資美股歐股 買冥紙計價的垃圾幹嘛223F 11/23 21:24
→ LeeFrank: 本來身邊就要有一筆隨時能應急用的現金224F 11/23 21:24
→ jim543000: 其實開槓桿就跟你all in 差不多了 一群窮鬼散戶225F 11/23 21:24
噓 awss1971: 人家跟你說機率
你跟人家說例外
假日沒事硬抬槓226F 11/23 21:25
→ Leo4891: 很簡單 等股災一筆歐印進去 勝率就提高了229F 11/23 21:25
→ jim543000: 本金都沒多少 只靠死薪水投資 可憐230F 11/23 21:25
→ Leo4891: 反正等個幾年一定會有股災 不怕等不到231F 11/23 21:25
→ jim543000: 本債蛙領一次債息都比你們本金還多...232F 11/23 21:26
推 yayohola: 我覺得頂多第三點可以討論 一二就在挑骨頭而已234F 11/23 21:33
推 greedypeople: 理論歸理論 但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一開始ALL IN 還能好吃好睡 我是寧可少賺點 每個人適性不同235F 11/23 21:33
推 aren: 推,很中肯237F 11/23 21:36
推 ricker: 股市漲久了,怎麼很多人就覺得70%像99%是嗎
30%失敗率是很高的失敗率哎238F 11/23 21:39
推 Hina: 說的蠻好的
All in 並沒錯 但是你少看了人性
你真的很確定就算大崩盤 你也抱著住 那就All in241F 11/23 21:41
噓 SuGK: 到底在供三小 投資金律去看一下好不246F 11/23 21:45
→ tsubasa1116: 而且都知道台股美股長期向上,那為什麼還要買其他國家然後來說股市沒有長期向上?247F 11/23 21:45
噓 SuGK: 而且他對照組是分攤12個月 定期定額 跟你對照組根本不一樣252F 11/23 21:49
推 ricker: 50.50你覺得不一定,30.70你就覺得贏定了?255F 11/23 21:49
推 vokey: 推257F 11/23 21:50
推 amydfg: 又不只周冠男說 幾乎每個投資經典都是all in VT VOO還會說太激進咧259F 11/23 21:50
推 t934140225: 這次all in完,後續還有錢,要持續all in261F 11/23 21:52
推 lt5114: 他再講的是all in績效70%贏定期定額 並不是有30%會輸錢欸 然後上面有人一直舉例幾十年後才創新高 有看到台灣總報酬指數現在是幾萬了嗎264F 11/23 22:01
噓 DALUGI: 他就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聽他話All in賠錢 他要賠嗎?267F 11/23 22:06
噓 Timekeeper: 拜託多讀書 你的每個謬論都被數據否定過了好嗎268F 11/23 22:11
推 manygod: 假設一千萬你要每個月投多少 比較安全?269F 11/23 22:13
→ gv390: 周教授的論點都是美股吧XD
有看過人家反駁他,像是文中的日經ETF和1991年的
芬蘭ETF,當時諾基亞占的比例超高,當年諾基亞多強不用多說吧。結果那個人被封鎖了...XDDD
我比較不解的是,周教授和清流君都鼓吹all in
結果每次大跌,他們都還有錢加碼,不是都all in了嗎271F 11/23 22:21
推 sdbb: 周教授、清流君的all in定義到底為何?277F 11/23 22:24
推 jian03: 上面一堆搞笑 閒錢all in好了 預約美好人生變止損15年 身心大概也崩差不多了278F 11/23 22:24
→ sdbb: 受眾:請自己看其YT280F 11/23 22:25
→ RungTai: 周跟清流君都有開槓桿借貸281F 11/23 22:25
推 ppit: 台股1990年2月12日12682點,套到2020年7月30日283F 11/23 22:25
→ ppit: 總共住套房滿30年285F 11/23 22:26
噓 Timekeeper: 一堆87連加權報酬指數不會看 不讀書留一堆反智推文287F 11/23 22:27
推 ppit: 美股1929年高點之後大崩盤也是1954年11月23日解套共住套房滿25年288F 11/23 22:29
噓 Timekeeper: 拜託去估狗"加權報酬指數" 不要一直推文展現無知290F 11/23 22:31
推 Lhmstu: 人無法賺到認知外的錢291F 11/23 22:34
推 Yogin: 我同事四月-30%,然後上禮拜賣+40%292F 11/23 22:38
→ biojo: 說套三十年的請去了解加權報酬指數。台股加權加上利息不用三十年早就超越12682293F 11/23 22:39
→ talentsu: 12682買進,一路配息再投入,自己用excel跑看看
怎麼可能套到2020年7月30日295F 11/23 22:47
推 sleepinggod: 一直看清流跟周的影片、書的粉絲,其實是提供資金讓他們發財,有底氣凹單。但是粉絲早已陣亡297F 11/23 22:51
→ jenchieh5: 剛好最高點歐印等不到解套那天就掛了,做鬼可以去抓他
他們一直在你們身上獲取閒錢,他們才有更多閒錢投資299F 11/23 22:51
推 BBKOX: 別人歐印追高殺低,他才可以接啊309F 11/23 23:17
推 BaGaJohn5566: 蠻中肯的 實驗室跑數學模擬 本來就不考慮現實的各種風險和危機 連各國股市走勢也都沒有算進去 不要說日本 看韓國 中國也一樣 前十幾年滿倉幹進去下場都是慘十年312F 11/23 23:24
推 israelii: 你說的有道理,周的論述跟清流君是一樣,把懶叫捏爆All in就對了。但實際落實上會有很多問題316F 11/23 23:27
→ kai950415: 大家都以為自己是 5 趴,但其實是剩下的 95 趴 & 這次不一樣318F 11/23 23:30
→ DrTech: 08, 09年一堆人自殺,不是沒原因的。沒見過股市崩盤的人永遠不懂風險。更不懂為什麼有人要賣在低點。320F 11/23 23:35
推 j32072: 小心選時機就好了 選到30%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323F 11/23 23:38
推 z6112539: 好想看g大上節目跟教授辯論 我改天遇到他問問看XD 想看看思想碰撞後的結論325F 11/23 23:47
推 reticentSdy: 哈,害怕70%勝率下當30%的輸家,卻會覺得all in勝率更低的策略裡面能當贏家,邏輯是不是有點太錯亂?327F 11/23 23:52
推 ETTom: 這解釋還不錯 推一下330F 11/23 23:53
推 KONAMI: 確實 每個方法都有盲點333F 11/24 00:02
推 jagger: 觀念正確334F 11/24 00:15
噓 zexon97: 市值派的從來就不鼓勵買QQQ335F 11/24 00:15
噓 sky80420: 我
拿閒錢all in ok?336F 11/24 00:17
推 silentence: 你以為的閒錢 有時候會變成致命的資金缺口
更何況一堆質押再押的 都特樂觀338F 11/24 00:26
推 zzzzzzzzzzzy: 推,就四個字本多終勝,錢夠多你愛怎麼歐印怎麼定期定額都沒問題340F 11/24 00:27
→ silentence: 很遺憾的是 普通人還是很多的XD
就和會遇到生老病死 資產縮水同時又有急用被迫賣掉的情景還是會遇到的
真的考驗你的錢到底有多少閒的底氣343F 11/24 00:29
噓 LBJshit: 整天扯風險但是連機率都不提 風險的原則就是要建立在機率之上啦 和身家有關不能all in拿30年一次的崩盤來說 那你就不要開車騎車搭飛機 這些出事的機會比那次崩盤還要高347F 11/24 00:34
→ Minihil: 我覺得啦 投資市值還在想大報酬有點可笑
自己就是個心態保守的人 卻想搞風險
但想歐印就歐印吧 但槓桿就先想想351F 11/24 00:48
→ jie5317: 想必大家的家人身體都很好都有錢照顧自己,不用小孩操心354F 11/24 01:04
噓 pupu5877: 定期定額時間久本金還是會很大 遇到回檔還是有一樣的問題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356F 11/24 01:05
噓 lmu0837: 人家講的是全市場+全球市值型,看到那斯達克,日本直接end358F 11/24 01:12
噓 yellow3621: 人家都叫你丟大盤了,你丟QQQ不丟SPY再來說沒辦法翻盤?360F 11/24 02:00
推 molopo: 股債配置362F 11/24 02:06
推 WP1: 周冠男根本就是譁眾取寵阿 補推回來363F 11/24 02:09
推 james4141989: 高風險高報酬,沒有低風險高報酬這種事,all in預期報酬高就要承擔較高的風險,美股台股現在很強,不代表以後也是364F 11/24 02:25
推 ejnfu: 本來就是做好資產配置,緊急預備金扣掉後的閒錢拿來投資啊367F 11/24 02:52
推 Sonas: 想要賺100萬 就要想賠100萬的時候怎麼辦369F 11/24 02:58
推 digilife: 比起前幾天的one大的文章,這才是正常邏輯和大眾討論區應該要有的態度。因為沒辦法知道討論區讀者是否具有經驗。事實是All in 就是在賭:大部分人沒有那個心臟,亦沒有那個所謂明知賠慘了,「閒錢」卻長期放著不動的可能。最終勝率其實不會差太多,但定時定額風險小多了。
真的要考慮的反而是:1.大跌或大漲的時候可以定時不定額,2.部分獲利了結或加碼,3.等待時機單筆適當追加。這樣做的勝率和風險承受明顯穩多了。而不是在大眾討論區無腦鼓吹All in 「閒錢」。370F 11/24 03:12
噓 repast: 樓上還在亂扯一通,數據都告訴你歐印勝率高達70%,還再自以為的那幾個步驟勝率最好380F 11/24 03:48
推 wzshi: 長期向上直接買vt382F 11/24 04:14
推 ymfx000a: 我把手上現金扣除備用款all in後每個月薪水也撥一筆all in股市 跟定期定額87%像383F 11/24 04:37
→ james4141989: 70%是指贏過報酬單純定期定額,低點加碼那些並沒有考慮進去,原文也有提到混合投資策略
每個人能承受的風險不同,所以不是說報酬高就是正確的,我可以選擇報酬較低同時風險也較低的投資方法385F 11/24 05:11
推 silentence: 數據不會告訴你人生會有多少困境
憋氣十分鐘你就可以贏99%人 問題是你每次都行嗎XDD393F 11/24 06:27
推 dreamdds: 每個人談論的東西根本不一樣 所以也沒必要為反而反395F 11/24 06:46
推 murrayace: 大推這篇 勝率高的同時風險控管也很重要396F 11/24 07:40
推 apple00: 上周就一堆人被抬出去了 反正少年股神總是高調的來默默的消失397F 11/24 07:44
→ BBKOX: 高點all in 低點借錢,現實操作沒人知道哪裡是低點401F 11/24 08:28
推 kizz: 實務推403F 11/24 09:24
→ p31415926: 定期定額心理壓力小太多了,能做下去最重要404F 11/24 09:26
噓 zzh6616: 1.高點梭哈 低點也能信貸+工作資金如入 回本快很多2.15年以長期投資並不算長
3.崩盤80%是30年一遇的最大機會 你看成洪水猛獸405F 11/24 09:43
推 jhnw: 認同408F 11/24 09:49
推 dan520: 推,風險控管很重要410F 11/24 10:11
推 Kobe5210: 擇時又沒有多難,是有多菜才會把不會擇時的周xx,濁流君之流當老師在看XDDD
擺明是出來刷流量的還一堆人信,反而擇時王者股神巴菲特的話都不會聽不願學,笑死412F 11/24 11:25
噓 MeloKing: 勸你以後不要在外面走路 畢竟會有三寶直接撞上來的風險416F 11/24 11:38
噓 k149h: 看起來很有道理,仔細想想其實很多吐槽點420F 11/24 12:24
推 l14567p: 推 投資要對抗的是人性421F 11/24 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