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misologie (misologie)
標題  [轉貼] 真有八年遺毒?關於DPP執ROC之政期間ROC本位者的符號鬥爭工程
時間 2014年02月20日 Thu. PM 03:37:57



<真有八年遺毒?關於DPP執ROC之政期間ROC本位者的符號鬥爭工程>

2014年2月20日 11:25  作者 蔣化慈

想一想在DPP執ROC之政後,ROC本位者為了翻身作了多少符號鬥爭的基礎工程「藍綠分/品格頌/裝台人/笑「台客」/仇韓國/別南北/華語熱/文創風」),而廣義「台派」又有多少人非但視之等閒還隨之起舞甚至幫著敲邊鼓的。
 
「藍綠分」則公共論域中檢視兩造意識形態的必要性消失了(只在意「顏色」聽起來當然蠢,說去掉「顏色」政黨其實都一樣當然顯得自己聰明,連KMT的「中國」黨名都消失了呢!所以會有拒絕中國統一卻票投「中國民族主義者們」政黨的台灣認同者哩!)。
 
「品格頌」則公領域之諸多問題的癥結也就只看私人修養、權者德性而不問制度後果、群體權利了(所以選人不選黨呀!所以會抗議叫囂、示威遊行、丟鞋潑漆的黨與社運都沒品格呀!所以有些社運人覺得無法像耶穌那樣包容世上所有小孩的反中殖台灣論者也沒品格呀!)。
 
「裝台人」則ROC憲法的剛性本質在改課綱的時候再拿出來就好了,至於KMT作為ROC獨家代理的實務也是只做別說比較方便的(然後平常就以台灣之名要台灣人「自省」於不夠文明不夠包容不夠進步...;要台灣人「自信」地對外(面的中國)交流開放並簽訂各項協議...。)。
 
笑「台客」則中華「台」是正常台灣性,本土「台」則屬偏態奇趣的「庶民次文化」,而原本具本土文化平權要求的「台灣認同」則被襲奪為認同多數/常態「中華台」僅需口德紆尊少數/偏態之「台客」台即可(所以台客指的是歸化不完全因而無法以ROC文化正常行使公民權的次等公民喔!)。
 
「仇韓國」則中華/高麗間之莫名所以的雔仇還能凌駕於PRC/ROC對台灣的實質威脅與殖民施為(讓素樸台人當中華文化正統傳人的龍套式認同實成效恢弘,[漢系]台灣人都忘了自己的漢文化傳統是台灣Holo語、客語不是中語文,自己的漢醫葯傳統是跟日韓一樣叫法的漢藥/方而不是中藥呢!)。
 
「別南北」則中/台間的「國族」矛盾或外省/本土之間因ROC而有的「族群」矛盾統統可置換為台灣內部的地域矛盾,而台北的首都優勢還是接受ROC=Taiwan的台人所無力否認的(因而只能以天龍人譏諷之。台北「台」非台灣「台」乎?可憐的是這些明明也吃台式北部粽、口說北部腔台語的老台北人竟成了其世居地台北的「南部人」呢!)。
 
「華語熱」則搶啃PRC漢語教學雞骨頭事小,以中華文化擔綱者自居、以華語常態使用者自矜的「台灣人」實不知其(即令北台高教青年之)社區華語在PRC/ROC中語規範中皆屬需系統性針對其「台音素/台語法」予以「矯正」才能勉強合乎華語龍傳人的語言客體窘境(亦聞有以ROC不符台人慣習之中語規範為近年來始出現之媚PRC產物者,自然化於ROC的「台灣認同」者不少哇!)。
 
「文創風」則台灣經濟活動之有品牌消費需求卻無品牌生產慾望的失衡現象可被柔焦,因ROC政治文化原則(即台灣不能是政治品牌,台灣文化更不能是國家文化的此一社會安排)所致之私部門品牌投資慾望低落、風土性無法替商品增加交換價值甚或象徵價值與本土社群傳統只能停留在低階形式運作的諸多現象均無人以為怪(代工宿命豈非政治文化格局使然?)。
 
ROC公部門對外不代表台灣不打緊,對內還不再現(或是汙名性再現)台灣致使商品經濟品牌化/美學化與大眾文化產業所共同要求之使本土文化能在現代生產形式中運作所需的文化基礎工程均付之闋如的國家失格問題亦無人聞問(台灣只能從事生產原料或提供優質廉價勞動力並將成本外部化之以降本求微薄毛利的代工經濟)。
 
即令近年已可嗅得其市場潛能的「台味」大眾文化商品,其因無文化基礎工程支撐而無法得到足堪積累創作典範與發展內部分工產業鏈暨一具文本要求能力的大眾市場,然其因流於鄙俗跟風最終搞爛市場恐也無人會歸咎於ROC國體規定下之文化權的制度剝奪。
 
狼群的自由是羊群的毀滅;台灣人在狼國政治文化框架下汲汲於擴大最終屬於狼族自由之去社群主體的人權觀其素樸亦不知何時方休呀?!

--
※ 作者: misologie 時間: 2014-02-20 15:37:57
※ 編輯: misologie 時間: 2014-02-20 15:39:59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72 
( ̄︶ ̄)b abcabc 說讚!
1樓 時間: 2014-02-20 15:47:33 (台灣)
     (編輯過) TW
這位作者過去寫東西的風格比較稠密,但很有論述的價值,尤其是在臺獨的文化理論這一塊。這篇可以說是他為了讓自己的想法更平易近人所總結的成果,裏面的每一項在他的臉書頁面都有細談,有興趣的人可上去看(搜尋臉書「蔣化慈」)
2樓 時間: 2014-02-20 22:54:14 (台灣)
+1    (編輯過) TW
關於「藍綠偽命題」,八掛上的jcange也寫過一篇精辟的分析,這裡引一段他的原文:
「以前我們怎麼稱政治上的對立?叫做『統派』『獨派』或是『本省』『外省』。
有看出這與藍綠有什麼差別嗎?藍與綠是沒有政治訴求的語言!
這十三年來,藍與綠的標籤使用嚴重阻礙了台灣民主發展。
統派與獨派互稱時,至少它牽扯到國家走向的定位認同─『你想要統一還是要獨立?』 本省與外省互稱時,至少它牽扯到社會利益分配與族群歷史問題─『黨國權貴可以直接佔用本省人的資源與公務員資格還領十八趴?』
這都會激發台灣人去思考,你要選擇哪一邊?這是這群意圖賣台的外省權貴所不樂見的。 但藍與綠卻不會!」
3樓 時間: 2014-02-20 23:12:19 (台灣)
+1 02-20 23:12 TW
有沒有人注意到,這幾年無論是公眾人物、從政者到媒體,甚至是一般人的對話,都很少有人去用統/獨、外省/本省來討論政治?
尤其是關於國民黨,很多人根本忘了它的全民叫做「中國國民黨」?也就是說,一個公然打著中國民族主義旗號的政黨居然在臺灣沒被反對黨與民間媒體與輿論有效質疑?
再來就是社運的場合,除了明確的獨派團體之外,大部分的民間社團就是會自動避開去揭露批判「中國黨」的特定民族主義立場,但難道臺灣今天的許多重大問題不都來自這個在意識型態上明白宣示自己想要(被)統一的政黨嗎?
EVA曾經從學術的觀點感到很訝異,為何台灣在內部有一個明確與台灣人利益衝突的執政黨存在的前提下,卻沒有發生內戰? 我想這裡相當程度地呼應了這個問題;在台灣連用來討論政治的語言都被小心翼翼地動了手腳,但大部分人仍渾然不覺。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