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意見達人!此人很有意見)
標題 Re: [新聞] 家中燒香要注意 台大研究:寶寶出現發展遲緩
時間 2018-06-24 Sun. 00:12:21


多環芳香烃族
這是一整個族群的常見的化學物質,而且具有神經性毒性,有多常見?
1.常見的PM2.5與PM10,由發電廠、煉鋼廠、垃圾焚化廠無上限供應
2.線香燃燒的白煙
3.手術煙霧
4.炒菜油煙
5.汽機車廢棄排放
6.金紙燃燒的廢棄
7.傳統香菸

反正就是有機物質從衛生紙到人肉燃燒,都會產生這類的物質。這物質有個特性,微小的水溶性以及易溶於脂肪中,也就是說這跟重金屬一樣會有生物累積效應,吸收多排出少。換句話說,在台灣這個污染之島中,光是呼吸,就有可能造成健康危害,而且遲早發作,台大這研究根本就是幹話,嬰兒的體重小,能承受的污染較低,當然早早就發作,影響發育智能發展以外,也可能造成肺腺癌、心血管疾病怎麼不提?

肺腺癌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空氣污染少的國家,是廚師常見之職業病,因為歐美烤系美食缺乏抽油煙機,在亞洲地區也是,只是亞洲區明顯在都會區、工業區下風處也都是此疾病盛行區,在資訊無法公開下,其實我們很難追溯疾病成因。而我們努力創制監督的政府,也在試圖配合這些能提供資金的產業,隱藏些事務,結果就是我們勞工保護的機關由外行的政治性法律人掌管,迫使工作可以加班,輪班可以連續,產生不合理但是合法,法律儼然成為參考,是最高道德的標準。抱歉飛題呵!

回歸一下,看著線香的餘煙裊裊,那其實不只有水蒸氣,為了他的香氣,我們加入檀木與松木等物質,其實這類型的含油木材,本身產出萜類及脂類都是為了防蟲,我們點火是為了讓這些萜類與脂類透過燃燒,微小化飄散出來,改變區域性的氣味,如果透過冷凝回收設備,就會成為精油。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香水"這部電影,主角學習透過蒸餾取的精油,後來升級用動物脂肪萃取人體皮脂的氣味,再次蒸餾回收人體精油。也是這個原理。

但是我們透過燃燒把味道釋放出來,卻是像潘朵拉的盒子般,把其他有毒物質都釋放出來了。無論是重金屬、還是多環芳香烃族,有點饒舌,我後面用英文簡稱好了,PAHs,複數名詞。這類物質有很多種化合物,有些能純化,像是我們衣櫃用的樟腦丸(奈丸),化學式就是奈,由兩個六邊形的苯,共用其中之一邊所形成之物質,但是能想像嗎?我們的燃料油中這物質其實也含不少,他就是有十個碳的代表,應該在汽油蒸散時會出現,同時也會在柴油燃燒不完全時出現,奈對昆蟲來說有毒、老鼠也有毒、人聞了會頭暈,就是它在對神經作用,在我們汽油添加劑中,會讓奈水溶性提高,使有毒分布更遠更廣,換句話說台北市某加油站漏油,所以台北市的地下水絕對別喝,也還好台北市都喝自來水,而且柯P把鉛管都換完了。

電子菸反而不會產生這物質的,電子菸的技術是將甘油與丙二醇以一百多度的電容加熱(不達變性成PAHs的溫度),使他們變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同時將添加之尼古丁及精油釋放出來,由肺吸收,是一種比較無其他致癌物質之攝取尼古丁方式。只是我們的董事基金會與衛福部無法接受不繳健康捐與菸稅的其他替代方案,想盡辦法封鎖倒是真的。

台灣其實現階段制度,缺乏基礎實驗,我們剛剛所陳述的PAHs的毒性,其實實驗有困難,大多數的實驗都是由大鼠,透過餵食所得知致癌的結果,但是實驗結果通常是肥胖症與消化器官癌症。與國病肺癌症狀不符,所以我們根本無法證明PAHs對於人體的肺癌是有直接關係,我們雲林、高雄、台南、彰化、南投、台中、深奧的朋友,對不起,我明知來龍去脈的可能,但是缺乏實際職權與經費,甚至是政府、民代及資方故意阻擋,故意將此類研究模糊化,以至於國病是無法消除的。就像我們過勞造成無差別攻擊一樣,明知工作超過8小時會心肌梗塞、中風,我們卻要搞心理量表評估壓力,裁決加班時數與連續天數,最後認定與過勞無關,大家無事一身輕,就等每一次發生,解釋為個案,用通案處理。

剛剛講的缺乏基礎實驗該如何解決?要分兩個單位1.衛福部,以一般大眾向為目標,必須透過基礎實驗累積數據,評估終生階段健康風險評估,定義出會造成肺癌的污染濃度。2.勞動部,以勞工工作40年取向,透過基礎實驗累積數據,評估在職期間健康風險評估,定義出作業環境會造成污染的濃度。事實上,整體研究就會超過5年,行政作業也會超過5年,而我們的進度-。不能有進度,否則,有人又會覺得這是政治迫害。所以這些人拼命的把孩子往國外送,應該也是這原因之一。

中國喜歡將扳彎真相,敢診斷塵肺病的醫師,必須承擔誤診判刑,讓真相消失。
台灣喜歡把真相扳彎,將事故的原因推給路權,必須讓路權大於事實,獎勵三寶上路。

以下開放瞎聊。
※ 作者: kuod 時間: 2018-06-24 00:12:21
※ 編輯: kuod 時間: 2018-06-24 01:29:25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349 
( ̄︶ ̄)b tianlong, kylinman, game1809, kuod, thumbb13973, zoidsdx44, hh, camp543, jaka5566, IamMilkowo 共 10 個人 說讚! ( ̄︿ ̄)p mftd 說瞎!
1樓 時間: 2018-06-24 00:38:19 (台灣)
+1    (編輯過) TW
謝謝你的文章分享!
或許是我多嘴,我覺得嬰兒的質量,這句改體重比較恰當。
已修正。
2樓 時間: 2018-06-24 00:46:40 (台灣)
  06-24 00:46 TW
感謝
3樓 時間: 2018-06-24 01:38:38 (台灣)
  06-24 01:38 TW
學習了
小知識想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4樓 時間: 2018-06-24 02:33:06 (台灣)
  06-24 02:33 TW
其實質量是比較全面的說法,體重是質量受到地球引力產生的力,因此上了太空或是在自由落體的情況下,是沒有體重的
但是有人覺得質量,屬於非生命性的名詞。我也只能默默的配合它,以免讀法律的不懂。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