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Disp BBS guest 註冊 登入(i)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5-09-20 07:54:40
看板 Stock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標題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時間 Sat Sep 20 00:08:09 2025


※ 引述《gn01325260 (gn01325260)》之銘言:
: 受薪階級的最頂層
: 靠著薪水加穩定投資
: 是有機會資產達到一兩億
: 但是再上去薪水的效益已經很低
: 只能在投資方面更進一步精進
: 有板上的大神願意分享經驗嗎

我先修改一下這個框架,再延伸後面的討論
在思考這類資產增值與人生框架的問題時
我通常會以「15年、5倍」作為關鍵數字
15年,是以40歲、55歲、70歲這三個人生節點的年齡去分隔

之所以不用20年為框架,是因為傳統的20/40/60/80我總覺得不太符合現狀
20歲還沒出社會 80歲早就老到不能動了

5倍,是因為15年5倍是「在可努力範圍內的合理的目標」
也就是排除掉那種股神、天才、冒險家,平均年化動不動20%以上甚至30%的少數人
資產長期年化成長率在11-12%之間,15年5倍

然後再討論起點問題,也就是工作能力/投資能力的比重轉換點
在前一篇的推文中我提到,資產累積到年收入十倍時通常會有明顯卡點
不過因為每個人家庭組成狀況不同,有的人只要養自己,有的上下三代要養五人
所以我想了想,還是以淨現金流的15倍來作為設算好了

那麼,在這個15年間隔的人生框架中,不考慮上一輩的贈與的話
大多數人的Phase1 24-39歲
都是以工作能力為主、再輔以股票或房地產投資累積資產的
而到了Phase2之後,除了極少數大公司高層,工薪收入成長都已受限
資產隨著累積之後,也逐漸接近前述的「淨現金流的15倍」的數字

在這裡開始就分出了三個淨資產起點: 200萬、1000萬、5000萬
分別對應到phase1結束後,淨現金流10~20萬、60~80萬、300~400萬的家庭

嗯...你們知道我要說啥了XD
對,就是冒險者分級要登場了

冒險者分級
鐵級 200萬
銅級 1000萬
銀級 5000萬
金級 2億5  <--這裡從3億調成2億5是因為上一級的五倍
白金 10億  <--這裡之所以不是5倍是為了數字好看

以台灣生活成本和房地產的現狀來說
我想很少人會覺得淨資產5000萬就是財富自由
畢竟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5000萬扣掉房根本沒啥自由可言
但到了2億5,我想只要不是特別會花錢,養個五口之家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從銀級到金級,大概就是股板多數人夢想踏上的「財富自由之路」了

好,看到這邊肯定要有人開噴了
39歲5000萬淨資產,根本就PR99,你講這什麼幹話,是不是秀優越
但是我根據寄信給我討論投資的板友作取樣,其實這才是最常見的樣態
也就是可能4大電資或醫牙畢,靠著優沃的工薪收入買房或投資累積到淨5000萬
卻在接近中年時,有一種人生卡關的感覺,因此產生的迷惘或焦慮
不過呢,這部份的人群我先放一邊說,因為就像我上一篇推文所說
我本來計劃寫一篇上金攻略,目標讀者大致就是這個樣態

不過越寫草稿框架越凌亂,文不成章,所以暫時是寫不出來了XD

文行至此
至少先把原文的「1億,如何翻到10億」,這種實用性不高的命題
重新調整成「5000萬,如何翻到2億5」,這個對PR99的板友來說很重要的命題
因為這些PR99板友,追求的就是在55歲之前,實現家庭的財富自由
原po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屬於這個群體,年紀沒到中年,還在Phase1
但是對人生的長遠規劃有點想法,所以我作出了這個命題調整

到這邊回應了原po的問題

接著呢…為了不被噴說整篇文章都在打高空
我們回來在上述的框架下,討論一下銅級冒險者
35-39歲、1000萬淨資產,這總該板上一抓一大把了吧
然後如果只需要養活自己,買個小房子
5000萬也不失為一個「自己財富自由」的目標

雖然這和「家庭財富自由」不太一樣,但是本來嘛,九位數就不該是凡人的目標
也許這樣說有點殘酷,但是39歲1000萬淨資產就說明你是個凡人
(除非你家上一代欠了5000萬要你還,你起點是-5000萬,那我非常尊敬你XD)

所以我們就收攏了兩類人的目標在「15年,5倍,年化報酬11-12%」
如果你銀級,目標就放在55歲前上金級
如果你銅級,那就放在55歲前上銀級
如果你覺得11-12%對你來說太簡單了,那也許可以把「55歲」改成「50歲」

那麼,具體要怎樣的策略,才能穩定達到年化11-12%的報酬率呢?






這個問題有需要我來教嗎?
板上一大票人都宣稱他們年化遠超過11%這種小數字
問他們就好了

Edit:
https://i.imgur.com/4CEjDLg.png
[圖]
既然推文有人堅持11-12%很難,覺得我憑空亂扯
那我還是補一下我的長期年化報酬好了 IB創帳以來是年化 24.6%

當然我知道這數字不是正常標準啦
所以我砍半之後的數字來定框架,還算合理認知範圍吧

然後如果要討論39歲鐵級怎麼辦,這就超出我認知範圍了
26~28歲鐵級,很正常,努力靠工作上銅級就好
39歲還是鐵級該怎麼規劃未來,我承認我真的不知道,無法回答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6.70.205.94 (日本)
※ 作者: minazukimaya 2025-09-20 00:08:09
※ 文章代碼(AID): #1epN_hWb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8298091.A.825.html
DOMENKING   : 我努力一下1F 09/20 00:11
gladopo     : 但PR99那些人可能有超過一半不用擔心錢2F 09/20 00:11
leotompp    : 年化11% 超越巴爺爺內  = =3F 09/20 00:11
gladopo     : 做個PR90的版本,才是受眾較廣的群眾r4F 09/20 00:12
HockeyOTL   : 我以為你要教我了QQ難過5F 09/20 00:12
其實我覺得資產規劃是框架重於細節
細節策略怎麼操作,分散在很多以前的文章、推文中零星提到

不過我從來沒認真發文討論過「框架」這件事
然後我發現,其實多數人也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框架該怎麼定義
所以這篇就當作提出一個我覺得蠻適用於當下(2025年)的財富規劃框架囉

gladopo     : 巴爺爺18還是22%不是6F 09/20 00:12
gladopo     : QQQ能持續的話就有15%了
as6633208   : 15年5倍,後代教育好一點,當家訓忍住有紀律的在滾38F 09/20 00:14
as6633208   : 0年
bbignose    : 我覺得還是提升認知的問題,像我岳父岳母一輩子不買10F 09/20 00:14
forbake1    : 目前40歲準銀級,想退休了,金級沒慾望11F 09/20 00:14
bbignose    : 房不買股票,根本不可能大富12F 09/20 00:14
goodjop     : 所以就是心態問題決定你的人生13F 09/20 00:16
goodjop     : 一堆人講致富之路 但每個人心都不同 不然都是富翁了
kylecheng25 : 先推再看 謝謝大大15F 09/20 00:18
huabandd    : 回文部分的框架重於細節,是為什麼呢?16F 09/20 00:18
因為很多人在錯誤的框架下努力
定了遠超自己能力或者過於短視保守的目標
所以我希望收攏聚焦一下,「15年5倍」
如果有些風險偏好很低的板友
還是覺得5倍太難實現,那針對相對保守的板友,就定個15年3倍吧
如果15年3倍的目標都不敢定,還是別看股板了吧QQ
KY1998      : 老巴贏在活得夠久,加心態穩17F 09/20 00:20
n64tw       : 看到最後一句只能推 哈18F 09/20 00:21
benpanyen   : 1000萬淨資產如果其中一半是自住房地產,那表示另外19F 09/20 00:25
benpanyen   : 的500萬年化報酬率要有20%才行?
增貸出來投資啦 房板不都是這樣教的嗎XD

xiaoyao     : 巴爺爺90歲以上 大贏家21F 09/20 00:26
bazucaoc    : 推推22F 09/20 00:26
kusotoripeko: 老巴就很早從業,又沒老年癡呆,根本上天眷顧23F 09/20 00:27
mrp         : 師父,我以為您要教了QQ24F 09/20 00:28
g0t24568    : Mina分享很好 希望以金級目標先25F 09/20 00:29
fakelie     : mina大問問~假如拆小目標年化11~12%~~26F 09/20 00:29
coffee112   : 身邊說不相信股票的一個長輩(他說覺得不記名債券比27F 09/20 00:30
coffee112   : 較真實 股票很虛幻) 之前37x還是38x 說叫他子女幫他
fakelie     : 但當年度個人評估風險較高, 要曝險優先還是保守優先29F 09/20 00:30
coffee112   : 買10張台達電 前陣子也跟我說不急著賣 賣了不知道30F 09/20 00:30
coffee112   : 錢還要另外放哪裡放 有錢人看事情好像都會不一樣
j65p4m3     : 台灣一定一堆銀級,但都在房地產32F 09/20 00:31
fakelie     : 因為當年度保險操作6% 下年度會有額外多6%的壓力QQ33F 09/20 00:31
「長期年化11-12%」不是每年都以11%為目標
大多頭年份你至少要作個15~20%,長期下來才會比較穩定超過10%
至少不要輸大盤吧,如果你每年都作輸大盤
那真的是把主動部位縮小到0.2倍當練習,1倍去買大盤指數比較好
至少不要輸大盤啊!!

TaiwanUp    : 自住房就是升金最主要陷阱之一 大額資金被卡住34F 09/20 00:32
tinybunny   : 救救破銅爛鐵好嗎?35F 09/20 00:33
einsfun     : 好有趣的類比XD..35y前提前銀牌路過,確就是本行印36F 09/20 00:34
einsfun     : 鈔機股票房產真附庸的。所以股市暴跌抗性很好,買房
einsfun     : 產也有底氣。但我覺得金牌這輩子沒機會了,因為隨年
einsfun     : 紀體力遞減不可能一如以往繼續印鈔加上小孩隨之長大
einsfun     : 的開銷教育
TaiwanUp    : 航海王的信義聯勤也是用租的 by八卦版41F 09/20 00:35
woofwoof009 : 醫生至少是1/1000的人  4大電資 應該是1/100 綜合42F 09/20 00:36
woofwoof009 : 起來銀級門檻小於1%
einsfun     : 我的現金資產比還遠低於五倍。覺得要15年上金要走極44F 09/20 00:37
einsfun     : 端路線才行,而且是剛好站在風頭上的那種
bbignose    : fakelie大我覺得應該要全部在市場比較好46F 09/20 00:37
sdbb        : 謝謝47F 09/20 00:37
bbignose    : 不然錯過幾個大漲天數投報整個被吃掉超多48F 09/20 00:37
straggler7  : 聽君一席話49F 09/20 00:37
bj45566     : 老巴的歷史投報率大約是 20%,但早期特別高,如果只50F 09/20 00:38
bj45566     : 算近二十年或近十年,都「只有」 10-12%
fakelie     : 原來如此 謝謝泥(づ′・ω・)づ52F 09/20 00:44
aloness     : 老巴單一投資額度有上限,會鎖住單一標的資金量53F 09/20 00:45
seanfan     : 15年三倍也是sp500長期報酬好嗎 亂講一通54F 09/20 00:49
首先你要記得,框架下這些人都還是有工薪收入的
也就是前面說的「卡關點在淨現金流的15倍淨資產」
那是打算39歲退休嗎? 顯然不是吧
所以淨現金流至少還能維持個10年
這其實也是起頭有6%多的年化報酬了
再極端一點來說,就算什麼都不投資,淨現金流再累積十五年,資產也是翻倍
這樣去思考,55歲淨資產是39歲的三倍,其實是非常非常保守的目標

huabandd    : 原來如此,若是不設定框架,只著重細節呢?55F 09/20 00:49
seanfan     : 成長股最多的美股 長期報酬也只有8-9%56F 09/20 00:50
snowish     : 不貪的話,其實上銀就夠了,不要太豪奢、紙醉金迷,57F 09/20 00:50
snowish     : 凡人很夠用了;不過個人對現金流還是比看淨資產更
snowish     : 重要一些
seanfan     : 況且淨資產還有多少是none working cap=>房子60F 09/20 00:53
mtmmy       : 老巴那個體量本來就會限制他的報酬率61F 09/20 00:53
seanfan     : 結合起來看 根本5倍的要求年報酬超高好嗎62F 09/20 00:53
嗯…坦白說,如果你的主打論點是15年5倍很難
年化11-12%一般人再努力學習也不可能達到
1.3倍槓桿投大盤,遠超普通人的風險承受力

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你
這對我來說超出認知範圍了

snowish     : 以老巴的資金量體來看,在市場裡大量短時間進出是會63F 09/20 00:54
snowish     : 明顯影響股價的,加上價值投資、對股東要有交代,
snowish     : 穩定獲利才是要緊的
gladopo     : 所以要達到這個要股票歐硬66F 09/20 00:55
ejnfu       : 我點進來是想看如何穩定年報酬率12%的....67F 09/20 00:56
其實板上真的有兩派人
不講其他篇文章,光是前一篇推文裡面掃一下
兩派人都有啊,覺得11-12%超難,一般人根本作不到的
也有覺得11-12%太簡單了吧我呸,哥/姊都是年化20%當目標的
所以啦,這標準能不能不要那麼二極管,折衷一下
既然來股板討論,我相信人人都是有追求的對吧,不然去學綠角就好啦
目標定在長期年化11-12%,我覺得很公允

snowish     : 資本不同,投資策略本來就會需要微調,10萬、1000萬68F 09/20 00:56
snowish     : 、10億甚至更多,操作方法會是一樣的嗎?別傻了
CAFEHu      : 股蛙:呆丸億級人數還是不少70F 09/20 01:01
Shepherd1987: 某樓自住房扣掉再來討論啦71F 09/20 01:02
aloness     : 最難的還是第一桶金,後面就會越來越快72F 09/20 01:03
snowish     : 謝謝m大提出的框架和基本目標,回頭檢視15年過去了73F 09/20 01:05
snowish     : ,淨資產確實差不多翻了5倍,隨著資本和經驗增加,
snowish     : 希望可以把時間再縮短,fighting!!!
lighdawo    : 廢話一堆76F 09/20 01:05
rayray0410  : 觀點蠻有趣的77F 09/20 01:05
LDPC        : 哥都是目標年化5% 以打贏通膨為目標 QAQ 99578F 09/20 01:10
Shepherd1987: 敲碗銀升金攻略~ 15年世界都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79F 09/20 01:13
schooldance : 不知所云80F 09/20 01:15
我最近學到一個新詞
叫作功能性文盲

bj45566     : 連 LDPC 大大都出現了 :)81F 09/20 01:16
huabandd    : 若是不注重框架只注重細節呢?82F 09/20 01:17
這邊的細節,不就是剩下怎麼樣長期得到11-12%穩定年化報酬嗎
其實只要這個目標明確了,方法很多的,最簡單你1.3倍去投大盤也行啊

真的難的其實是再往上的事情
比方說很多人希望的是長期年化15%,甚至長期年化20%
不要覺得差這幾%沒啥喔,長期11-12%和長期20%,就是普通投資人和股神的鴻溝了

linfuon     : 這5年大約是翻10倍了 剛破1億3千萬 慢慢增加中83F 09/20 01:18
mtmmy       : 具象化就是10% 15年大概4.2倍 20% 15年大概15倍84F 09/20 01:27
prokofieff  : 很不錯的一篇,我15年報酬平均17.6%,11-12%這真的85F 09/20 01:29
prokofieff  : 還好,知道方法後面會越來越快
huabandd    : 喔喔,原來細節是說這部分,所以框架是用來檢視的87F 09/20 01:30
huabandd    : 合理標準,避免過高或過低,至於細節就看操作手法
rfynw       : 認真請教:自己在金銀銅各階段的生活有什麼主要的差89F 09/20 01:30
rfynw       : 別嗎
這其實和投資沒太大關係就是了,我覺得生活樣態的改變和年齡比較有關
是年齡到了會想要改變生活,而你這時侯有手上有多少錢,就會作出相應的選擇
其實就是人到了35歲,很容易覺得25~35歲的生活不想要過一輩子,想要改變
俗稱中年危機,而解決中年危機就是要改變環境
這時侯你有多少錢,就影響你選擇的自由

seanfan     : 都已經5k萬了,6%用收入解釋在第1年正確 但後面呢數91F 09/20 01:32
seanfan     : 學天才 我台大財金所的 一看就覺得很扯淡www
seanfan     : 後面按道理要5倍 也就是1.5e 6%年薪9百萬喲
喔 好啦好啦,我承認這題超綱了,我答不出來
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事,你很厲害,幫你拍拍手
這樣可以了嗎(微笑)
TIPPK       : 我也大概年化12%就滿足了94F 09/20 01:34
seanfan     : 而還是沒提到房子佔淨資產的問題 拿去貸款也要成本95F 09/20 01:35
seanfan     : 而且現在根本貸不到錢
KY1998      : 標普500不就10%左右,你總會遇到比較好的週期97F 09/20 01:35
KY1998      : 資金在千萬以上,花點時間去增加人生體驗比較實在
aa00788     : 千萬的開始無腦指數 單身的已經可以玩脫皮玩到八十99F 09/20 01:39
aa00788     : 了
seanfan     : 標普過去五十年8.3% 過去三十年8.5%101F 09/20 01:39
seanfan     : 建議可以去考一下財金所^^ 拿名下房子去1.3倍槓桿買
seanfan     : 大盤的高手
我已經知道你的論點是年化11-12%非常難了
我也承認這叫作反向達克效應,所以我無法理解為什麼11-12%很難

至於啥台大財金所,欸不是,台大財金所? 是可以拿來說嘴的學歷嗎....??
人年輕真好啊,充滿無知無畏的勇氣XD
dreamdds    : 我是臭銅牌55555104F 09/20 01:58
CaTkinGG    : 看來我銅級就想55歲能帶3000萬退休的coast FIRE框架105F 09/20 02:06
CaTkinGG    : 太放鬆了...已經開始每天在想怎麼消費XD
如果你只要養活自己,又沒打算買房或已經買好了,其實可以啊XD
willyabs    : 謝謝分享107F 09/20 02:58
willyabs    : 請問mina 有避免吃到接近腰斬,但又能穩定11%的策略
willyabs    : 嗎
純被動策略的話,我覺得沒有,11-12%我認為是純被動策略的極限
在長期(15年以上)+保持活著的風險考量下
1.3倍槓桿作大盤,15年內出現一兩次40%以上的大盤回檔(=資產-50~55%)是高機率事件

至於要怎麼進一步壓低風險提高報酬,或者說,如何提高資產組合的Sortino Ratio
那肯定是需要主動策略介入
主流的兩條路線是
1. 總經研究 + 槓桿波段作大盤
2. 產業研究 + 主動選股換股 追求低風險高報酬的部位

這兩條路我都會作,心法和怎麼練功,在我以前的文章陸陸續續都寫過不少
先去讀一讀,然後就試著應用練習囉
主動交易這條路,修行看個人的,也不保證能學得會就是了

NTU303150195: 你嘴那些噴子令我如沐春風qq110F 09/20 03:04
NTU303150195: 您這個是上篇對吧,還有下篇,敲碗
ejnfu       : 能穩定12%年化報酬率我就滿足了112F 09/20 03:06
ejnfu       : 這樣45歲能達到金級
davie11333  : 推mina大114F 09/20 03:26
willyabs    : 非常感謝回覆115F 09/20 03:27
willyabs    : 總經研究 + 槓桿波段作大盤 我剛入門研究,會再複習
willyabs    : 你的文章,謝謝
suPerFlyK   : 同意,但沒教學啊!118F 09/20 03:37
seanfan     : 他就是鬼扯蛋而已 連薪水都拿出來算報酬了不用繳稅119F 09/20 03:40
seanfan     : 吃喝 房子的淨值也當成有1.3倍大盤報酬 超8 應該是
seanfan     : 沒學歷經歷的說書人
seanfan     : 先不用嘴台大財金 說不定大學都沒有 聖約翰吧
seanfan     : 像我這種實際賺到2e的隨便推敲一下就一堆漏洞他根本
seanfan     : 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seanfan     : sortino都被掛在嘴邊 那是我15年前在看的
啊..原來不年輕了,那…可就真的有點可悲了
其實你不用以這種方式吸引眼球的,一個人言論的credit不是建立在暴論上
真的不需要花這麼多力氣來強調11-12%年化報酬率對你來說很難
我真的不在乎你覺得難不難,你弱是你家的事
所以我也是最後一次回覆你了
seanfan     : 肯定是junior到不行XD 投資交易沒人用 根本沒法用126F 09/20 03:51
seanfan     : 我就是看到暴論才覺得可笑 不然我根本就沒推文習慣
seanfan     : 默默看你用房子15年創造1.3倍大盤www
seanfan     : 像你為了吸引眼球是目標 我單純好笑忍不住恥笑一下
seanfan     : 從我的文義就可以看到 我跟你要的目標是不一樣的
seanfan     : 不要亂扯淡 我說的是淨資產5k 12%報酬也不可能15年5
seanfan     : 倍 因為資產多是房子 腦子不清楚也在學人家好為人師
seanfan     : wwww
seanfan     : 一般不佔理的人就會開始斷章取義阿Q勝利wwww
seanfan     : 不過憑少少一點線索就知道你是菜雞了 以後你會懂的
ghytrfvbnmju: 沒推文習慣?嗯?136F 09/20 04:11
ghytrfvbnmju: http://i.imgur.com/WSKBZEy.jpg
[圖]
NTU303150195: 好人永遠都18歲138F 09/20 04:13
NTU303150195: 可能有人鐵級被戳到,房版魯空症狀都這樣
peterwww    : 資本主義 有錢的都是少數 錢會滾到有錢者手中140F 09/20 05:04
peterwww    : 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逐步擴大是市場力量
peterwww    : 政府應該注意的 就是維持貧富差距不能擴大
peterwww    : 而不是加速這個趨勢
理想是這樣,其實是就皮凱提寫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但要靠再分配機制去維持貧富差距不擴大,政治上很難很難
acidrain    : 現在最大隱憂反而是各地因為貧富差距大開始騷動144F 09/20 06:02
acidrain    : QE印錢太多讓中位數謀生成本上升+AI取代工作難題
alanjiang   : 我覺得最棒的就是等級分類,跟最近看到財富階梯146F 09/20 06:10
alanjiang   : 一樣的實用。至於要怎麼達到要自己想辦法
acidrain    : 39歲連鐵級都不到的佔五成以上吧 如果拿一千萬來篩148F 09/20 06:12
acidrain    : 39歲不到銅級的應該有95%以上 這篇是給5%人用的
照國富報告分佈的話 去年家庭中位數在900萬左右
當然淨資產分佈一定是往高齡偏斜,再加上這是家戶統計而不是個人
所以不容易直接推導出39歲的個人淨資產分佈

綜合收入端的分佈資料,再考慮到會有繼承上一代財富的狀況
粗略的計算一下,我覺得39歲1000萬淨資產
應該落在同世代人pr85~92左右,主要是繼承的部份缺乏資料,不好估算
acidrain    : 只考慮自己賺的吧 繼承不算的話不會高於5%150F 09/20 06:30
acidrain    : 不過只算受薪階級就會忽略台灣另一半靠資產不靠工作
acidrain    : 的人
嗯,依現有資料只能大致推估而已
不過這個比例具體來說是多少也沒那麼重要,總之是少數人
這種文章本來就是少數人看門道,多數人似懂非懂,奇行種上來一陣亂噴的XD
※ 編輯: minazukimaya (146.70.205.94 日本), 09/20/2025 06:35:22
fish0414    : 米納大幫推153F 09/20 06:56
kakalin     : 29歲鐵級,希望能在5年內抵達銅級QQ154F 09/20 07:02
plaay       : 謝分享,觀察到另一點,這種文往往會藏著秀肌肉推155F 09/20 07:12
plaay       : 文,很好奇會想揭露自己身家的動機(雖然不見得真實
CIIIO       : 想說房版很久沒看到你了 現在要看還要來股版 這文章157F 09/20 07:26
CIIIO       : 放在這邊太浪費了啦
madbele     : VTI 回測年化報酬率10趴,願意耐心投大盤一定有的159F 09/20 07:29
tpta45855   : 家庭就是兩個大人組成 那你家庭資產除2不就是個人160F 09/20 07:41
tpta45855   : 資產了?這樣就可以更準確算出個人資產級距
michael0419 : 推Mina大的分享162F 09/20 07:41
yabuku      : 會投資到5000完覺得簡單。靠領死薪水到5000萬才會焦163F 09/20 07:43
yabuku      : 慮
eie818      : 棒165F 09/20 07:44
yabuku      : 投資財商 不需要學歷166F 09/20 07:44
scarrony    : 15年才能進下一個階級太久了,有沒有加速的方法,167F 09/20 07:45
scarrony    : 想研究5年內達到的方法
nthukos     : Mina 文章必推169F 09/20 07:46

--
※ 看板: Stock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4 累積人氣: 17 
作者 minazukimaya 的最新發文:
  • +51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 Stock 板
    作者: 146.70.205.94 (日本) 2025-09-20 00:08:09
    我先修改一下這個框架,再延伸後面的討論 在思考這類資產增值與人生框架的問題時 我通常會以「15年、5倍」作為關鍵數字 15年,是以40歲、55歲、70歲這三個人生節點的年齡去分隔 之所以不用20年為 …
    152F 60推 9噓
  • +53 Re: [標的] GSL 錢進海運多 - Stock 板
    作者: 154.47.23.109 (日本) 2025-09-15 22:55:14
    帶進帶出的最後一次更新 近期受到降息預期激勵 資產股和利率敏感的中小型股漲了一波 今日股價衝高33 當初進場的預測目前都已實現 原本的計劃是逼近35時逐步清倉 不過早盤思考了一下,決定先減碼一半部位 …
    56F 53推
  • +73 Re: [標的] 00631L 正2為何成為不了顯學? - Stock 板
    作者: 193.148.16.52 (日本) 2025-09-11 16:21:14
    先講結論 槓桿投資在合適的人手上能發揮比指數投資更好的收益 但是00631L是個很爛的工具 講完了 這個菜雞互啄了好幾年的問題可以停了嗎 再多講點好了 小型0050期貨合約一口1000元 和0050 …
    206F 78推 5噓
  • +83 Re: [標的] 房貸增貸出來的錢100% 0050或是50%買 - Stock 板
    作者: 154.47.23.109 (日本) 2025-09-07 15:31:54
    我稍微看了一下你過去文章 你能從質押+正二+固定槓桿,自己摸索優化到定存+期貨+變動槓桿 說明你有足夠的投資敏銳度和學習潛力 所以我就提一些點 1. 帳戶槓桿率的計算方式應該是 總曝險金額 / 淨流 …
    147F 84推 1噓
  • +59 Re: [請益] 我大約的資產位階在哪? - home-sale 板
    作者: 154.47.23.109 (日本) 2025-08-31 00:06:47
    在台灣6500萬淨資產是PR95,落在上層中產階級(upper middle class) 不過你的問題總體看下來 是階級焦慮+中年危機(年齡焦慮)+求偶焦慮的共伴效應 所以我建議 1.房子出租到期 …
    431F 62推 3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