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6-23 14:39:33
看板 historia
作者 PrinceBamboo (竹筍王子)
標題 Re: [疑問] china的字源一問
時間 Mon Jun 23 14:22:03 2014


※ 引述《PrinceBamboo (竹筍王子)》之銘言:
: 這應該適合這個板 或是gallantry板 或Language板
: 英文對中國的稱呼China
: 和德文China 法文Chine 荷蘭China 西/葡China 義大利Cina 北歐Kina 希臘/馬其頓Kina
: ....等等 都是同源字
: 源自梵文的Cin 一般認為是來自對"秦"的稱呼
: 支持此論點的證據指在古梵文典籍《摩奴法典》和《摩訶婆羅多》提到Cin的時間甚至比
: 秦朝要早 因此很可能是來自在中國西方存在數百年的秦國
: 馬可波羅(威尼斯人)在著作中用Chin來指中國 是來自波斯語的稱呼
: Cin也逆輸入回東方 變成中文的震旦和日文的支那(Shina)
: 英文字首Sino-表示"中國的" 以及希伯來文Sin及阿拉伯文Sin 也是從Chin演變而成
: 古希臘和羅馬稱中國西北部為Seres或Sinae 意思是絲或絲之國
: 被認為來自中文的"絲"(si) 後來拉丁文及歐洲各語言的絲(包括英文silk)皆源自於此
: 但是並非所有西方語言的中國都同源 東歐,中西亞語言的中國 是來自於"契丹"(Khitan)
: 包括俄文Kitaj 保加利亞Kitai 土庫曼Hitay 烏克蘭Kytai 蒙古語Khyatad...等等
: 馬可波羅也將中國北部稱為Catai 南部稱為Mangi 分別來自"契丹"和"蠻子"
: 在英文中的形式變成Cathay 成為中國的別稱 也是國泰公司使用的名字
: 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的稱呼則多半直接來自中文的"中國"
: 詳細參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mes_of_China
Names of Chin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
[圖]
[圖]
In China, common names for China include Zhongguo (中国/中國) and Zhonghua (中华/中華), while Han (汉/漢) and Tang (唐) are common names given for the Chinese ethnicity. Other names include Huaxia, Shenzhou and Jiuzhou.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and Republic of China (Zhōnghuá  ...
 
以上資料全都來自上面這網頁 就算是我表達太差導致看不懂好了 也好歹直接看看資料吧

hgt:中國名稱還有 支那(震旦) 從梵文來的 拉丁語的稱呼可能是從這06/22 19:55
hgt:裡演變而來的
拉丁文的Seres,Serica 並不是從梵文的Cīna來的

hgt:震旦不應該算是chin系   chin 你自己文章內說的是因為"絲"06/22 21:34
hgt:而Cin你自己說是由"秦"來的 這樣就不該被歸為同源
hgt:震旦也不是你說的什麼逆輸入回東方
1.秦→cin=chin→震旦 與現在英文China同源
2.絲→Seres,Serica 非指明確的中國 且現在也無人使用
chin系稱呼從梵文譯回漢文變成震旦(後詳述) 我文章也沒說"chin是因為絲"
不要一直"你說,你說"的然後又曲解 這些不是我自己說的 都是引述資料 麻煩直接去看

不知本人有無自覺 但推文的理解方式明顯透露出基本底太缺乏的事實
有太多根本不需特別說明的東西 必須一一鉅細靡遺解釋 既勞累又是對專板的侮辱
剛好今天有時間才回這一篇

首先 推文把chin跟cin當成兩個東西 這個錯誤應該最先釐清
古印度使用梵文 而不是拉丁字母 無論是cin也好 chin也好 都只是現代的拉丁化轉寫
只是為了方便書寫,打字和拼音而已
梵文轉寫現行最通用的IAST系統 c就是代表[tʃ](不送氣,類似ㄐ)
義大利語的Cina['tʃi:na], 捷克語的Cína['tʃi:na] 都是C發[tʃ]音
梵文對中國的稱呼[tʃi:na] 用IAST系統轉寫就是Cīna
只要換成ITRANS系統就變成Chiina了
現代印地語稱中國為Chīn, 烏爾都語稱Cīn 發音都是['tʃi:n] 波斯語稱Chin[tʃin]
都是來自梵文Cīna的chin系大家族

古希臘羅馬人 對遠東的情況是幾乎完全不了解
只大概知道他們買到的絲織品是來自比印度更遠,更東方的某個地方
並且把這個模糊的地理概念稱作Seres或Serica 意思是"絲的"或"絲源地"

西元150年托勒密的世界地圖則提到 在Serica的東邊 世界的最東端 還有叫Sinae的地方
之後Sinae成為拉丁文對"中國"的正式翻譯 Sina,Sinarum,Sinica都是其詞性變化
如中央研究院使用"Academia Sinica" 就是拉丁文"中國學院"的意思
英文中表示"中國的"之意的Sino-字根也是由此而來
例如 Sino-Japanese:中日的 Sino-American:中美的 Sinology:漢學...等
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都稱中國為Sin(拉丁轉寫) Sinae可能是來自Sin
而Sin可能是從chin的變化轉變而成

現在的China,Chine,Cina,Kina,Κινα,Sinae,Sin,Chin,Cīn...都是源自梵文的Cīna
斯拉夫語,突厥語諸國的Kitai,Kitay,Kytai,Hitay...等 則源自蒙古語的"契丹"
且英文將Cathay作為China的別稱
日文:Chūkoku, 韓文:Chungguk, 越南文:Trung Quoc...等則來自中文的"中國"
也就是世界各地對中國稱呼的三大來源 1.chin 2.kitai 3.中國

源自"絲"的是Seres,Serica的古代模糊地理概念 之後並沒有被拿來作確知的中國的譯名
現今世界上也沒有一個語言對中國的稱呼是來自Seres,Serica

以上好像都只是把前一篇文提過的東西再提一次而已
為了一個人看不懂 這樣不厭其煩的重覆實在有點浪費時間 也是我沒有每次都回文的原因

支那跟震旦 是南北朝~隋唐時 僧人將梵文佛經譯為漢文時出現的名詞 指中國

支那,至那,脂那 都是梵文Cīna的音譯
而震丹,真丹,真旦,振旦,神丹 等則是音譯自梵文Cina Sthana
梵文sthana相當於波斯文的stan 就是土地的意思(見維基百科"斯坦")
梵文Cīna的來源 則有多種說法 目前還是以來自"秦"的看法為主

再附上一次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mes_of_China 中文版:http://ppt.cc/ayMr
Names of Chin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
[圖]
[圖]
In China, common names for China include Zhongguo (中国/中國) and Zhonghua (中华/中華), while Han (汉/漢) and Tang (唐) are common names given for the Chinese ethnicity. Other names include Huaxia, Shenzhou and Jiuzhou.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and Republic of China (Zhōnghuá  ...
 
中國的稱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圖]
[圖]
[圖]
中國一詞是對位於亞洲東部,自古以來自然形成的一個多民族共同體的通稱。中國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語言、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人可能對中國的地理範圍和歷史上各政權的正統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國」一詞本身的含義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es 中文版:http://ppt.cc/Ur4k
Seric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
The Seres (Greek: Σῆρες, Latin: Sērēs) were inhabitants of the land Serica, named by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1] It meant "of silk," or people of the "land where silk comes from," and is thought to derive from the Chinese word for silk, si (Traditional Chinese: 絲; Simplified Chinese: 丝; pinyin:  ...
 
賽里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圖]
賽里斯(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為絲國、絲國人,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指當時中國或中國附近地區。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關絲的」,一般被認為是源於中國字「絲」。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支那
支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圖]
[圖]
[圖]
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訶至那國等,可能起源自梵文:चीन(cīna),與震旦同義,原為古代佛教經典對中國的稱呼。古代佛教徒稱印度為中國,稱中國為支那,隨著佛教流行,這個名稱被傳播到中亞與東南亞,也影響了西歐。中國歷代佛教徒也常使用這個名稱。 ...
 

最後抒發一下 對某人這種網路小強般的伎倆實在煩不勝煩
不斷在推文把正常人都不會誤解的東西扭曲 說成"你是這樣說的"
不知是基本底太弱,理解力太差,真的要人當成小學生來教 還是故意的騷擾戰術
或者是推一些腦補空想 被指正後不斷要別人拿出證據 自己提的反論卻都不用拿證據
別人內文寫過的東西 附過的資料 沒看過就先戰人
對方花時間整理出證據 無話可說就不了了之 實在是很令人厭惡的態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229.20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403504532.A.A83.html
darksnow:考據好文推一個1F 06/23 14:27
Zsanou:推專業2F 06/23 14:33
jimmy5680:認為別人無理取鬧的話,無視就好啊~ 推考據3F 06/23 14:36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06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Zahez 說讚!
1樓 時間: 2014-06-23 16:05:50 (台灣)
  06-23 16:05 TW
中國圖是頭豬 何解?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