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日期:2010年10月23日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

祝福大家~平安吉祥!身心自在!

**************************************
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摩訶薩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摩訶薩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摩訶薩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至哆 唵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 囉伽伐哆 囉伽伐哆 娑婆訶
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圖]
 




[圖]
 







   
 
http://www.gampopacenter.org/9512012.htm
《八關齋戒儀軌》
(聖十一面觀音斷食儀軌)

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
「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八戒戒條如下:受戒起至隔天天亮都需守戒
◆不殺生:

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這裡並不是指說殺人才算殺生,甚至連一隻小蝨子(人、家畜…)一個小小的生命也不應殺死

◆不偷盜:

指沒有經過允許而取得別人的物品,是指不管大大小小的物品,甚至一針一線也不能沒有對方的允許而取得

◆不邪淫:

不單單指正當的夫妻關係或男女出於邪淫心而有交好的行為,在『八關齋戒』時,連貪戀之心也不應當存在。

◆不妄語:

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也不應開玩笑

◆不飲酒:
 
因為酒醉之後不能夠了解取捨,導致戒律的衰損
此外,蔥、蒜等等這一些食物,也是不可以吃的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
.凡脂粉、香水、香膏、口紅、耳環,包含一切飾品、色彩鮮艷的衣服皆不可以穿、戴

.“舞蹈”是指:一、以貪念之心,手足舞動(晃動)。二、說各種話,講述各種言語。三、彈琴、琵琶……等各種樂器及唱歌

◆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坐、臥舒適柔軟的高廣臥床,高過一個手肘高度的座位,也不能坐

◆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即過了中午之後,除了喝水之外不可進食,就算水果也不可食用
 
 
守護戒律的功德利益:

  能夠受持一次的『八關齋戒』,以修此法的善緣,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之中,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立下的誓言
 
 



 
 






[圖]
 







   
 

 http://blog.udn.com/famscl/2669228 

轉載-佛教徒如何發願?

2009/02/20 22:08:18

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蠢的願、不切實際的願,佛教徒當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應該要發願以佛法來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個人來說,我十五、六歲時,就知道佛法相當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誤解的人太多。其實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為很多人都將它解釋一種玄理或者迷信,反而失去了佛法原有的價值。如果將佛教誤解為迷信,淪為一般的民間信仰,這抹滅了佛法與世法不共的智慧;若成為玄理,淪為高談闊論,那又完全脫離實際生活,對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毫無幫助。

因此,我發了一個願:我能夠懂多少佛法,就告訴他人多少;用我的口、用我的筆,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將佛法的好告訴大家。我並不奢望我說出來或寫出來以後,所有人都覺得很有道理、都能認同,因為願意接受我的人有多少,是我沒有辦法控制的事。

我不會想,要把全中國的人都變成佛教徒,把全世界幾分之幾都變成佛教徒;或是幾年以後,我要完成多少大願、收多少高徒。如果那樣想,是狂想、是做夢,因為這些因緣都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

所以,一個人願意聽也好,兩、三個人,五、六個人願意聽,我也歡喜;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切看因緣,也就是隨緣。但隨緣不是被動地等待因緣,反而是主動地促成因緣,只是不去擔心和煩惱因緣可以促成多少。

對在家居士來說,每一個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親戚朋友,還有一起工作的同伴,其實我們不需要影響大多人,從身邊的人影響起即可。我們可以發願;我願所有和我一起生活的人 ,都可以過的很幸福愉快;我願用盡一切方式讓他們身心健康、沒有煩惱;我願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為他們奉獻。我想這些願,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做得到。

不要以為這個願好像只在自己的周圍繞圈圈,就覺得這些願不大。這個願雖然小,卻是大願的基礎。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薩行的基礎;如果能再擴大一些,以一切眾生煩惱為家,擔負起「如來家業」,那就是更深廣的菩薩行願了。

所以,我們不能以實質的東西或數量來衡量願的大小,例如別人布施一百萬,那我就要發願布施一千萬。同樣的,在發願時,也不要陷入數字、數量的框框中,否則框框過大,那會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流於狂想、空想;框框過小,則又局限了各種可能性,又流於個人的小願。

人不要被框框局限,但要有大方向,從人道、天道,解脫道,菩薩道到佛道,層層超越。從近而遠、從小而大、從微而著,有次第、有彈性地不斷進步,這才是佛教徒標準的發願方法和心願。

做為一個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願不能沒有。或許自己微言輕,沒辦法登高一呼使得萬山相應,但還是要有為社會奉獻、希望影響整體社會的大願心。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1-31 14:25:53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6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romaine 說讚!
1樓 時間: 2015-01-02 18:37:04 (台灣)
  01-02 18:37 TW
推一個!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