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Re: 孔子
時間 2010年12月21日 Tue. PM 02:31:31
年齡
| 紀元
| 生平
|
一歲
| 西元前551年
周靈王二十一年 魯襄公二十二年 | 誕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 |
三歲
| 西元前549年
周靈王二十三年 魯襄公二十四年 | 父叔梁紇卒,葬於魯東防山,孔母顏徵在攜孔子移居魯都曲阜闕里。 |
六歲
| 西元前546年
周靈王二十六年 魯襄公二十七年 | 在母親顏徵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演習禮儀。 |
十五歲
| 西元前537年
周景王八年 魯昭公五年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
十七歲
| 西元前535年
周景王十年 魯昭公七年 | 母顏徵在卒。 |
十九歲
| 西元前533年
周景王十二年 魯昭公九年 | 娶宋人丌氏之女為妻。 |
二十歲
| 西元前532年
周景王十三年 魯昭公十年 | 仕魯委吏,子伯魚生,因魯君以鯉賜孔子,故以鯉為名。 |
二十一歲
| 西元前531年
周景王十四年 魯昭公十一年 | 為乘田吏。 |
二十七歲
| 西元前535年
周景王二十年 魯昭公十七年 | 學於郯子。 |
二十九歲
| 西元前523年
周景王二十二年 魯昭公十九年 | 學琴於師襄。 |
三十歲
| 西元前522年
周景王二十三年 魯昭公二十年 | 子曰:”三十而立”。此時孔子已在學業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前後,開始創辦民間教育,收徒講學。 |
三十四歲
| 西元前518年
周敬王二年 魯昭公二十四年 | 孟僖子將死,囑其二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向孔子學禮。 |
三十五歲
| 西元前517年
周敬王三年 魯昭公二十五年 | 孔子因魯亂適齊。 |
三十六歲
| 西元前516年
周敬王四年 魯昭公二十六年 | 與齊太師語樂,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興奮地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三十七歲
| 西元前515年
周敬王五年 魯昭公二十七年 | 齊大夫揚言欲害孔子,孔子自齊返魯。 |
四十歲
| 西元前512年
周敬王八年 魯昭公三十年 | 子曰:”四十而不惑。” |
四十七歲
| 西元前505年
周敬王十五年 魯定公五年 | 陽虎饋孔子豚,勸孔子出仕,孔子堅持”無道則隱”的主張,退而修《詩》、《書》、《禮》、《樂》,以教弟子。 |
五十歲
| 西元前502年
周敬王十八年 魯定公八年 |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公山不狃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因子路反對而未成行。 |
五十一歲
| 西元前501年
周敬王十九年 魯定公九年 | 任中都(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宰,卓有政績,治理一年,四方則之。 |
五十二歲
| 西元前500年
周敬王二十年 魯定公十年 | 由中都宰升司空,由司空升大司寇,攝相事。夏,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今山東萊蕪縣南),齊欲劫持定公,孔子以禮樂斥之,齊君敬懼,遂定盟約,並將侵佔的鄆、讙、龜陰等地歸還魯國,以謝過。 |
五十三歲
| 西元前499年
周敬王二十一年 魯定公十一年 | 為魯大司寇,魯國大治。 |
五十四歲
| 西元前498年
周敬王二十二年 魯定公十二年 | 為魯大司寇,子路為季氏宰,將墮三都,毀叔孫氏的郈(山東東平縣境),毀季孫氏費城(山東費縣),孟孫氏的郕(山東泗水縣境)被圍,未攻克。 |
五十五歲
| 西元前497年
周敬王二十三年 魯定公十三年 | 《論語.微子》:”齊人歸(饋)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孟子.告天下》:”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膰肉不至,不稅冕而行。”孔子失望,遂去魯適衛。孔子在衛國住了十個月,由衛適陳途中,路過匡地(今河南省長垣縣),匡人誤認孔子為陽虎,圍困了孔子,後經蒲(今河南省長垣縣)地,又當地鄉人所圍,孔子與蒲人定盟,返回衛國。 |
五十九歲
| 西元前493年
周敬王二十七年 魯哀公二年 | 《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孔子去衛,經過曹國到宋國,在適未的途中,未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無奈微服過宋,逃到鄭國,鄭國亦不留,又取道適陳。 |
六十三歲
| 西元前489年
周敬王三十一年 魯哀公六年 | 是年吳伐陳,楚來救,陳國大亂,孔子離陳過蔡地去負函(楚地,今河南信陽),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七日,弟子饑餒皆病,孔子依然講誦弦歌不止,楚昭王欲重孔子,使奉幣來聘,將以書社七百里封孔子,由於楚令尹子西的阻攔,此議遂止。孔子適衛。 |
六十七歲
| 西元前485年
周敬王三十五年 魯哀公十年 | 夫人丌官氏卒。 |
六十八歲
| 西元前484年
周敬王三十六年 魯哀公十一年 | 春,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為季氏將左師,與齊軍戰於魯郊,克之,季康子問他怎學會作戰的,再有說,學於孔子,遂薦孔子於季氏,季康子派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歸魯,孔子去魯訪問列國諸侯,顛沛流離凡十四年,至此才算結束。孔子返魯後,季康子欲行”田賦”,問於孔子,遭到孔子反對,魯終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專心從事文獻整理和教育事業,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並且繼續聚徒授業,史載:”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
六十九歲
| 西元前483年
周敬王三十七年 魯哀公十二年 | 《論語.子罕》:”吾自衛國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伯魚卒。 |
七十歲
| 西元前482年
周敬王三十八年 魯哀公十三年 |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冕而好《易》,讀《易》韋編三絕。 |
七十一歲
| 西元前481年
周敬王三十九年 魯哀公十四年 | 修訂《春秋》,弟子顏回卒,孔子哭之慟,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齊國政變,孔子弟子宰我死於難。 |
七十二歲
| 西元前480年
周敬王四十年 魯哀公十五年 | 衛國政變,孔子弟子子路死於難,孔子慟甚。 |
七十三歲
| 西元前479年
周敬王四十一年 魯哀公十六年 | 夏四月己丑,卒,葬魯城北泗水邊。 |
※ 引述《ott》之銘言:
![[圖]](http://www.4908.cn/upload/2008_11/08111814327246.jpg)
![[圖]](http://3.bp.blogspot.com/_SCk0d-MqkI4/S9K1r_APCDI/AAAAAAAAD0Y/KKgkAwDBemA/s1600/%E5%AD%94%E5%AD%90+1.jpg)
![[圖]](http://etc.neau.edu.cn/kc2/demo/ghy/wx/zhanguoshiqihuanghechangjiangzhongxiayoudiqu.jpg)
※ 編輯: ott 時間: 2012-11-30 02:19:56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64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