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時間: 2011-07-10 11:58:01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葡萄牙為什麼叫 "葡萄"牙的八卦?
時間 Fri Jul  8 19:39:16 2011


※ 引述《sexyrickysky (花心只是掩飾內心的空虛)》之銘言:
: ※ 引述《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之銘言:
: : 用閩南語念就很像啦
: : 像瑞典 瑞士 也是用閩南語唸比較像
: : 跟當初翻譯的人有關吧???
: 關於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請教過相關系所的老師.......
: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清朝中期至民初中國與外國的接觸漸增多
: 其中又以廣州這個有良好商港的地方為最平凡.......
: 而這地方懂洋務以及外語的人才也相對較多。
: 當初許多外來名詞傳入時,多半是以音譯的方式記錄下來,
: 不過這裡特別要提的是,
: 雖然採用音譯,但是因為翻譯的人員多半是廣東人
: 自然地,是用粵語的發音去記錄的,而不是滿大人。
: 所以用滿大人的念法,自然無法接近原文的發音。
: 舉例來說:Avogadro,
: 以音譯的方式用中文寫下:亞佛加厥
: 如果直接用粵語發音,則會比滿大人更接近原文發音。
: 許多當時已經被訂下來的寫法(以粵語發音),
: 因為習慣而且也廣為人之,就因此沿用了下來。

也要考慮到官話Mandarin地位轉變的問題。

所謂官話,系統很多,在明清時代是以南京官話

為標準正音,講北方官話被認為是不入流的。

清代的皇帝說北京的官話,也想要提高北京官話的地位,

但是在文人高官之間,還是以南京官話為風尚,南方人,

尤其是江浙地方的士人的品味,還是被大部分人奉為標準,

例如京戲就被認為沒水準,他們推崇的是崑曲,稱為雅部。

傳教士大量進入中國後,也以學習南京官話為主,


翻譯人名地名時,採取的是南方音,所以很多譯音用現在的

國語說起來有些奇怪,像江蘇 Kiang-su, 浙江 Che-kiang


南京 Nan-king, 福建 Fou-kien.... 都接近南京官話的發音。


至於用粵語、閩語為翻譯音的主流,時間比較早,大概是傳教士

還被限制在閩粵一帶活動的結果。

北京話成為國語、普通話的標準後,南京官話的地位才被取代,

不過那已經是民國以後的事情了。

--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eople we love.

                                                    --- Chuck Palahniuk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46.8
unicornize:專業1F 07/08 20:16
ioopoo:推2F 07/10 01:31

--
※ 同主題文章:
[轉寄]Re: [問卦] 有沒有葡萄牙為什麼叫 "葡萄"牙的八卦?
07-08 19:39 decorum.
(decorum.): [轉寄]Re: [問卦] 有沒有葡萄牙為什麼叫 "葡萄"牙的八卦? - FW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