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nTalk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標題 Re: [心得] 你看不見未來嗎?失落的一代!
時間 Fri Sep  7 10:21:45 2012


※ 引述《woocage (台中阮經天)》之銘言:
: 台灣有一種失落正在漫延,
: 整體而言,是年輕一代的我們看不到未來,
: 而我們可能就是這失落的一代。
: 薪資水準大倒退,其實這是演進來的。
: 台商西進,獲取大量較低成本的人力供給,
: 進而壓縮台灣的薪資結構,

大錯特錯

台商西進, 這件事情已經發生超過二十年了
事實上台灣薪資大幅成長的1990年代
正好是發生在第一波台商西進(紡織、製鞋等)之後

全世界所有國家除非有特殊天然環境可以依賴
不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 都必然會經歷產業外移
舊的, 已經沒有獲利空間的部分移到國外, 用國外便宜的生產成本繼續為本地賺錢
本地則往更有利潤的產業發展
這是產業持續發展下的必然過程

沒有獲利能力的產業讓他繼續在本地運作, 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如果不讓舊的產業往外發展, 把資本跟土地讓給新的產業
台灣今天應該還在作成衣加工, 你認為薪水會是多少?
或者換個問題...你認為還能有幾家公司活下來?

西進不是問題
事實上台灣這十年來, 台灣相當程度上是靠西進的產業賺進的大把鈔票
來養活本土許多燒錢的新興產業
從第一波西進的遠東、統一、台泥、日月光、華新等
到第二波西進的鴻海、廣達、仁寶、華碩等
旗下都有許多轉投資
橫跨軟體、媒體、電信、IC、面板、雲端、手機等各種新興產業

台灣的薪資困境, 真正的原因是出在產業轉型出問題
台灣從1950年到2000年, 經濟能不斷快速成長的原因, 是因為產業轉型一直很順利
1950年代, 第一次進口替代, 將農業轉型為農業加工業, 及民生輕工業自給自足
1960年代, 出口擴張, 設立加工出口區, 為美日生產電器零件、紡織產品
1970年代, 第二次進口替代, 轉型生產石化、鋼鐵等原料重工業
1980年代, 十年經建計畫, 將機械、電子、電機、運輸設定為策略性產業
          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制定促產條例、延攬旅外的科技人才歸國
          促進產業升級為技術及基本密集的科技業

     第一波產業大西進也發生在這時候

1990年代, 原本政府規劃的下一階段產業是服務業
          當時喊出的口號包括亞太金融中心、亞太營運中心、亞太媒體中心、
     亞太航運中心等七大中心
          但是從1995年起兩岸關係惡化
     到2000年之後, 基本上台灣算是完全放棄了轉型為服務業的目標
     退回去死守電子製造業, 產業目標也改為兩兆雙星
          反而是新加坡把七大中心撿去做了起來....

2000年代, 兩兆雙星, 兩兆=IC跟面板、雙星=生技跟數位內容
          兩兆的部分除了原本就很強的台積電之外, 其餘都被韓國擊潰
     雙星則是幾乎沒有發展

2010年代, 現在是有所謂六大重點產業
          包括生技、綠能、精緻農業、觀光、醫療、文創
          不過我相信這裡頭有一半做不起來, 另一半也不是很樂觀....

: 因為企業們覺得台灣人也要降價,才比較合理一點。
: 大學普及化,造成人力市場供過於求,
: 結果就是薪資降價,看你要做不做,你不做,有人做。
: 於是大家一窩瘋報考研究所,為了就是提升起薪水準,
: 結果呢? 又再次供過於求。現在,高學歷低就。
: 有多少男人還沒存到50萬的結婚基金?
: 有多少男人還沒存到買一台車的錢?
: 結婚基金沒著落,車錢沒著落,更不用談養小孩。
: 讓年輕買不起房子的社會,最終還是必須付出代價。
: 但是年輕一代的我們,面對這樣的剝奪感,
: 我發覺七年級生似乎無感,麻木了。
: 七年級甚麼時候被討論?
: 準備進入社會的時候。
: 什麼時候停止被討論?
: 進入社會三年內。
: 為什麼?
: Because we are nothing! 我們沒有被討論的價值。
: 職場老手摸清我們的底了。
: 在職場上,我最近看過不少七年級生,
: 除了滑手機,談論把妹,工作帶情緒,安於現狀,複雜的男女關係,
: 以及工作上不停的抱怨,這些特色讓我覺得我們很爛。
: 以往公司裡,做相同事情,通常領較少錢的人,
: 工作態度會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
: 現在社會上,薪資被壓抑的年輕一代,無從表示其不滿,
: 只能表現在生活的行為上,那就是無感。
: 沒有感受了。 夾雜著一股怒意與無奈,表現出更糟的人生。
: 年輕的一代,看不到未來,其實是需要有一些改變,
: 從自己的思維開始改變。
: 我非常的憂心,台灣未來五年,台灣年輕的一代,
: 會經歷最艱辛的失落時代。
: 然而走到谷底是必然的,解構後才有重構的機會。
: 如果每位失落的一代中的成員,長相都相同,
: 那麼我們彼此之間的不同,就看你的人生怎麼活。

--
                          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1.83.200
bismarcp:生技、綠能、文創應該都......1F 09/07 10:23
flycatty:好像有道理  不過感覺有些地方怪怪的2F 09/07 10:28
woocage:綠能:太陽能,LED,都...3F 09/07 10:31
IBIZA:全世界所有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 都必然會經歷產業外移
舊的 已經沒有獲利空間的部分移到國外 用國外便宜的生產
成本繼續為本地賺錢  本地則往更有利潤的產業發展
這是產業發產的必然過程
事實上台灣是人為的去扭曲了這個過程...4F 09/07 10:34
koeiiso:可以請IBIZA大說明扭曲得過程嗎?好像很有趣9F 09/07 10:50
uwmtsa:現在就是嗆聲最行而已10F 09/07 10:50
※ 編輯: IBIZA           來自: 42.71.83.200         (09/07 10:52)
IamSquall:IC設計是被韓國擊敗嗎? 數位和類比IC目前韓國都還很弱11F 09/07 10:56
Piekeeper:感覺這幾年賺錢的只有房地產相關 跟賺陸客錢的產業12F 09/07 10:58
IBIZA:IC設計不是兩兆產業 兩兆產業是IC製造13F 09/07 10:58
walelay:醫療跟文創我認為頗有機會  只是就產值來看不高14F 09/07 11:22
youbi:企業不想投下資本做 創新 轉型更高階,只著眼前的利益,所以必須壓低開業成本 直接就是壓低僱用人力薪資 造成物價與薪資所得 完全脫勾,政府一心只幫企業做出口外銷 卻無視內需產業的重要性,尤其在這種國外消費主力國爆發國債時間點,內需更顯重要,為何現在GDP一直破底,因為內外熄火~經濟一路下墜15F 09/07 11:32
meowyih:台灣只有 2000 萬人, 講內需產業多少有點茶几...20F 09/07 11:36
youbi:內需產業 重點在於國人實質收入及可支配所得餘額,加上傳統心態上有儲蓄觀念 薪資更是重要
內需 看人數 那是大錯特錯,請問北歐人口多少 但多少產品發表販售乎視過北歐? 人口數是基數 但每人收入 換算內需的倍數也就是內需大餅的槓桿! 人數X可支配餘額 2000萬人X3000元21F 09/07 11:37
IBIZA:每次都怪給企業不想投下資本 這十年的資本投入比之前高多了26F 09/07 11:41
youbi:1500萬人X10000 這樣結構的內需會相提並論?27F 09/07 11:41
IamSquall:試問 一個人口數很少的國家 若所得很高 靠的是什麼?28F 09/07 11:41
NoPTT:外銷?29F 09/07 11:41
IBIZA:事實上企業一直有投入  產業也的確從勞力密集轉型為資本密集跟技術密集  但是就是沒賺錢啊30F 09/07 11:41
IamSquall:叫別人投資自己又賠不到錢 就像理專一樣出嘴的最勇敢32F 09/07 11:42
IBIZA:企業沒投入 請問面板跟DRAM 兩三千億的負債是哪來的?33F 09/07 11:42
youbi:人人都買得起HONDA FIT 跟人人只買得起十年二手MARCH 你想進34F 09/07 11:42
IBIZA:坦白說 我覺得台灣的一大問題 就是檢討問題的人絕大多數35F 09/07 11:42
youbi:哪個內需市場? 消費力 才是內需重點!薪資提高 若是倍數差36F 09/07 11:43
IBIZA:都在鬼扯37F 09/07 11:43
IamSquall:別說投資創新 現在既有的公司 鄉民投資了多少金額??38F 09/07 11:43
IBIZA:反正出了問題就隨便找個理由找個替死鬼 說都是他的問題39F 09/07 11:43
youbi:人口數不要太少  這樣的內需 不會乎視!!40F 09/07 11:43
IBIZA:大多數人跟媒體都沒有認真去找問題在哪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像youbi這種言論 充斥在所有媒體上
然後講到幾乎每個人都能扯上一兩句
但真的是這樣嗎? 真的都沒有資本投資?
我只能說 鬼扯
去看看GDP組成就知道了
這幾年GDP組成比例占越來越大的 就是資本投資
更正 資本折舊
台灣這十年 動不動就是幾千億的面板廠 幾千億的IC廠的投資41F 09/07 11:43
youbi:那兩個產業有他們自己的問題,兩三千億負債都是投入研發創新50F 09/07 11:45
IBIZA:問題是大多不賺錢 這才是問題51F 09/07 11:46
youbi:嗎? 還有那兩個產業的生產設備 有去做研發嗎?52F 09/07 11:47
IBIZA:我只能說 腦殘媒體少看一點
這些媒體根本甚麼都不懂 連訪談都不用 坐在辦公室就能幻想53F 09/07 11:47
youbi:人家韓國會婊日本 學人家設備 不讓命脈由人掌控55F 09/07 11:47
IBIZA:出一篇文章來 然後只要掰的合理 弄得聳動的標題
馬上就是千人傳誦
這些媒體就是靠這種方式 壓低成本 提高收入
建議最好少看56F 09/07 11:48
youbi:人家日本設備廠 在韓國有廠 僱佣韓國人,台灣客戶也不少 卻不見日本設廠 ?60F 09/07 11:49
IBIZA:哪個設備廠?62F 09/07 11:49
youbi:日本 三星工業鑽石切割SCRS
在韓國 被韓國婊專利告輸,韓國沒有"彷" 逼得日本需設廠 也相對需僱用韓國人 甚至技術力被學走!回賣給CMX AUX63F 09/07 11:50
uwmtsa:每個人都出一張嘴最簡單,台灣就是CEO人才過剩,缺太少66F 09/07 11:52
youbi:你`知道嗎?小嫩逼 .....
韓國不只品牌行銷 研發創新 甚至在生產設備上也起來了!!67F 09/07 11:53
IBIZA:三星MDI在台灣不是也有設廠嗎? XXD69F 09/07 11:54
youbi:台灣生產設備一直買國外 你得製程能力就會被局限
那是服務廠 不是生產廠 只有海外派的技師 業務單位70F 09/07 11:55
IBIZA:好像沒聽說台積電的能力被侷限XD72F 09/07 11:55
IamSquall:是鍵盤CEO過剩還是真實CEO? 後者我倒覺得能符合的少數阿73F 09/07 11:55
youbi:韓國廠有技師 業務單位 還有生產工廠74F 09/07 11:56
IBIZA:台灣如果有人願意作設備 我是樂見其成
但是要知道一件事  沒有國家可以甚麼東西都坐75F 09/07 11:56
youbi:因為 move in時看過韓國廠的人~~ 全是韓狗77F 09/07 11:56
IBIZA:看到別人有甚麼產業很好 台灣沒有 就覺得台灣應該做
這是不對的
台灣應該全力把手上要發展的東西發展好
而不是看別人有就想要78F 09/07 11:56
uwmtsa:別忘了韓車也虎虎生風喔~~~82F 09/07 11:57
youbi:LCD 設備不重要嗎?那你怎麼生下一世代廠?83F 09/07 11:57
IBIZA:當然重要  但是不一定要自己做
台灣不可能甚麼都自己做84F 09/07 11:57
youbi:硬體設備再怎麼升級 你的投料尺寸這麼大 能不買新機嗎?86F 09/07 11:57
IBIZA:自己能做 很好  但是不是一定甚麼都要自己能做
台積電也都是進口設備 還不是做得很好87F 09/07 11:58
youbi:那為什麼韓國人 幾乎都快要自己做?89F 09/07 11:58
IBIZA:因為他們有去發展這塊啊90F 09/07 11:58
youbi:韓國有做IC設備嗎?XD
這就是IC方面 韓國尚未擊敗TSMC阿!!等你看到時 就會悔恨了25年前 汽車產業大家一樣!現在 你還敢笑嗎?笑得出來嗎?91F 09/07 11:59
uwmtsa:台灣的鍵盤分析師也多94F 09/07 12:01
youbi:等三星製程良率 生產技術掌握差不多!你就等的看好戲95F 09/07 12:01
IBIZA:韓國要是有一天擊敗TSMC 也不會因為是設備的問題
是啊 如果三星擊敗TSMC 是因為他們製程良率生產技術趕上了不是因為他們有發展設備
台灣就沒有發展  你要這些廠商怎樣?
難道每一家都要去發展自己用的設備 才叫有投資?96F 09/07 12:01
IBIZA:其實攤開GDP組成就知道為什麼薪水不漲了
資方當然不是沒有錢 但是投資求的是利潤
當利潤越來越少 資方拿的比例變少 勞方當然也會變少292F 09/07 13:24
tsming:生技應該算慘死吧XD295F 09/07 13:35
kyukyu:我覺得這篇好棒 講得很清楚啊 有沒有其他看法的版友回一篇看推文好亂好痛苦 orz296F 09/07 13:36

--
※ 同主題文章:
Re: [心得] 你看不見未來嗎?失落的一代!
09-07 10:21 IBIZA.
--
作者 IBIZ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IBIZA.): Re: [心得] 你看不見未來嗎?失落的一代! - FW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