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標題 Re: [假設] 如果台灣日治時期延長?
時間 Fri Nov  8 06:28:02 2013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推 zeumax:北海道也有工業發展只是相對少,自然發展下資金還是往主要   11/08 02:28
: → zeumax:地區開設,除非有推出特定招商動作。                       11/08 02:28
: → zeumax:台北為吸引台灣各地人口移入,正是因為無論工商業投資程度   11/08 02:31
: → zeumax:都高,而竹科則是特定政策發展了心竹                       11/08 02:32
: → zeumax:新竹                                                     11/08 02:32
: → ronray7799:工業台灣?台灣有什麼可以發展工業的利因 發展工業最重  11/08 03:00
: → ronray7799:要的就是原料 台灣既不產煤鐵也不產原油 日本人最好會   11/08 03:01
: → ronray7799:呆到在台灣發展重工業... 頂多就是一些農產品加工的輕   11/08 03:02
: → ronray7799:工業 又或者等日本本地經濟發展上去了 把一些高污染的   11/08 03:02
: → ronray7799:工業扔到台灣來 還比較有可能                          11/08 03:03
: 推 hazel0093:"工業"台灣,農業南洋:請仔細看那工業二字是哪個工業    11/08 03:19
: 推 jetzake:日本自己也不產原料啊.. 石油從南洋運到台灣比運到日本近   11/08 04:34
: → jetzake:工業什麼的並不是沒有機會 雷電戰鬥機在台灣有生產線       11/08 04:35
: → ronray7799:本地都還沒開發完畢 怎麼會先建設台灣?                11/08 05:23
: → ronray7799:更何況重工業這種東西要有大學工科配合發展 難不成日本  11/08 05:24
: → ronray7799:會放著本地大學與本地人才不用 而來台灣從頭開始        11/08 05:25
: → ronray7799:別說日本中央政府會如此異想天開 會有多少日本人會放著  11/08 05:27
: → ronray7799:自家不管... 本地的工業發展都來不及了 還管台灣        11/08 05:29

其實工業化最大的誘因是: 人口過多.

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是, 臺灣的人口於二戰後, 增長的速度非常的
高, 比例上甚至比中國大陸還要驚人. 日本的戰後嬰兒潮, 與此相比
更是遠遠不及. 臺灣二戰前後的世界, 是一個人口差了三倍的世界.

到底臺灣的人口暴增是甚麼因素, 我們不探討的話, 基本道理是, 農
業能支持的就業人口是有限的, 單靠農業無法養活二千三百萬人. 北
海道那麼大, 人口就是不足六百萬. 沖繩那麼小, 人口就是一百萬.
但臺灣是二千三百萬.


這個人口使臺灣無法不工業化, 因為養不起來的結果就是動亂, 所以
如果在日治下臺灣還是爆出了這個數量的人口, 工業化就不是可能性
而是沒有選擇. 除非日本再提供一些空間, 給臺灣輸出勞工, 舉個例
子說, 大東亞共榮圈包到澳洲去... 那就已經是非常偏離現實的架空
歷史了.


而工業化, 本身的目標就是為了養人, 那麼產業的效益和利潤是很重
要的. 這很可能是:

1. 食品加工業 (例如: 鳳梨罐頭)
2. 糖業

我們可以預期的是, 任何和南方有關的產業, 臺灣都是理想的加工點
設置處, 所以造船業, 或者石油化工, 塑膠都有可能性. 單純就是效
益上臺灣造比較好, 在商言商, 不是任何戰略或感情的因素. 務實的
問題就是, 所有人都要吃飯才會生存, 大部份人都要有工作社會才會
穩定, 這些事情應該從經濟去探討才合理. 連保持社會穩定都做不了
談何戰略呢...


--

    我還是開了自己的 BLOG 了... 大家想看些甚麼內容呢?
    http://www.chenglap.com

    戰略遊戲版 SLG
    (C)lass > 8 戰略高手 > 11 GameTopics > 28 SLG

--
--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61.18.51.146         (11/08 06:43)
innominate:這真的是講到重點上了
不過會產生甚麼產業就很難說
比如說高雄/基隆可能成為日本面對東南亞或印度洋方向的轉口貨櫃,包含多國的拆併櫃等等業務1F 11/08 06:55
ronray7799 
ronray7799:這個的前提是要這個假想台灣依舊會達到20M以上人口吧5F 11/08 07:28
ronray7799:少了49年來的那批人以及之後的施政方針 會不會達到很難
ronray7799:說 而且假如台灣人口開始容納不下 最自然的方式一定就
ronray7799:是人口流向日本內地吧 取代現今中國及朝鮮藉移民
Kavis:不會工業化,而是會造成人口流動,台灣人口結構老齡化
參照日本本土偏鄉地區。
這種說法忽略了人口增長與工業化其實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而且台灣並不具備工業化發展的優勢,天然資源,教育與政治環境都欠缺。9F 11/08 08:30
skytank:結論有點怪,不如說是工商業化之後台灣人口才爆炸發展14F 11/08 09:42
innominate:根據先賢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台灣勢必會在日本貿易圈內找到自己的位置15F 11/08 09:54
roastchicken:沒有那兩百萬逃到台灣的中國人,台灣經濟壓力不會
驟然增加那麼快,會按照30年代的工業台灣方針慢慢走17F 11/08 11:11
LUDWIN:這時候對岸是鐵幕中國還開放中國就是很有趣的問題了
而且可能是開放中國對台灣更有利,兩國三岸貿易可以在台灣進行,也有大批中日語兼通相對大陸學歷較好的人力
加上沒有統獨問題(參考井岡山時代中共對台灣發言立場)
開放的中國可能比現實靠鐵幕中國背景賺到第一桶金的台灣
還好賺:P19F 11/08 11:38
LeftLiberist:香港版台灣架空史 XD25F 11/08 13:59
calebjael:還是一樣﹐如果台灣是獨立意志﹐才需要考慮如何解決台灣人口。如果台灣是某國的一部分﹐那人口會自然流動﹐就跟韓國匯集到漢城、中國內陸農民工匯集到東南沿海一樣。而並不一定是當地工業化。現在的台、港一些“不得不”解決的問題﹐變別國的一部分地區後﹐就不是“不得不”解決了26F 11/08 18:00
innominate:區域經濟的發展通常會先從單核心->轉成多個次核心
以韓國來說,釜山就是一個次核心
以日本來說,日本比較重視區域經濟的發展
所以福岡,名古屋,大阪府,札幌,橫濱都是大型次核心代表31F 11/08 22:13
LeftLiberist:人口流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而且有不少前提要滿足,否則會製造很多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可能少人注意,就是會劣化公德35F 11/08 23:41
innominate:人口流動牽扯到的變因很多,基本上主要還是以生活圈內的次級核心為主,例如九州主要會先集中在福岡
然後才會有一部分人往東京移動38F 11/08 23:58
ronray7799 
ronray7799:你要發展次核心 也要這個次核心有發展的利基41F 11/09 00:04
ronray7799:釜山 橫濱等等的不都是港口都市 出入口都要經過 當然發
innominate:次核心就是生活圈的中心點,利基就是李嘉圖的比較利益不管是工資比較低,或者是地理位置,都可能會是利基43F 11/09 00:05
ronray7799 
ronray7799:展得起來 假如沒有發展的利基 就只有地區政治中心45F 11/09 00:07
ronray7799:而要是沒有經濟因素或政治因素 哪來的次核心地位
innominate:只要有人就會有生活圈,只要有生活圈就會有次核心
所有講區域經濟的理論例如中地理論都會提到這點47F 11/09 00:09
ronray7799 
ronray7799:再者 假如粗糙的將人區分等級的話 先別說台灣 九州和四49F 11/09 00:10
ronray7799:國等等最高級的人才 還不都是往東京都擠 哪有可能還要
ronray7799:先經過次核心在往上爬 有東大念誰會念台大
innominate:再來說到工業區位理論會把運費當作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52F 11/09 00:13
ronray7799 
ronray7799:區域經濟是嘛 區域經濟你有唸到城鄉差距這段嗎53F 11/09 00:13
innominate:但是東大的名額事實上就是這麼多...54F 11/09 00:13
ronray7799 
ronray7799:事實上就是台灣中南部學生 就連高雄人 到台北念完大學55F 11/09 00:15
ronray7799:就選擇當地就業了 怎麼沒回到次核心去了呢
innominate:通常區域經濟會說核心-邊陲理論
核心邊陲理論會提到1.擴散與模仿 2.反吸與退化
這部分要分析下去題目很大,但即使是高雄,高雄是次核心就像台中是次核心一樣是不可能完全否認的
如果你參考德國的狀況,就會知道德國的次核心分布更平均而日本又比台灣更平均57F 11/09 00:17
ronray7799 
ronray7799:德國日本都是由歷史長久的各邦聯合成一個國家的好嗎...63F 11/09 00:21
innominate:正如你所說,所以日本下的台灣是比較像一個新的邦
還是原本屬於日本的領地?64F 11/09 00:22
ronray7799 
ronray7799:農業邦當然就發展農業啊 是哪個日本人會傻到不建設自己66F 11/09 00:24
ronray7799:的工業邦 沒事來幫台灣產業升級?
ronray7799:台灣充其量就只是日本的一小部分 不需要具備一個工業
ronray7799:化國家的所有分級產業
innominate:工業區位理論說得很清楚,運費跟勞工成本是決定因素
只要運費還有勞工成本提供足夠誘因,就會有人去投資70F 11/09 00:25
ronray7799 
ronray7799:那也要等日本本地人口的薪資大幅領先台灣人72F 11/09 00:26
innominate:所以彰化也會有工業區,即便他很偏僻73F 11/09 00:27
ronray7799 
ronray7799:再者 當台灣是日本的一部分 那日本只要從台灣抓人過來74F 11/09 00:27
innominate:你忘了考慮運費75F 11/09 00:27
ronray7799 
ronray7799:就行了 連本國勞工連外籍勞工證都不需要 更加方便76F 11/09 00:28
innominate:工業區位理論的首要因素是運費77F 11/09 00:28
ronray7799 
ronray7799:那你要看是進口原料的運費還是出口的運費吧78F 11/09 00:28
innominate:通往歐洲印度東南亞的運費是本土低還是台灣低?
都一樣,從中亞運原油到台灣便宜還是到本土便宜?
更不要說貨櫃的轉運,日本北岸的轉運現在都在釜山
而不是先走到神戶橫濱79F 11/09 00:29
ronray7799 
ronray7799:日本最大的市場可是美國唷83F 11/09 00:33
innominate:因為如果要通往歐洲/中亞/印度/東南亞的路線
以FCL/LCL或LCL/FCL來說,航線的選擇更為重要
日本最大市場是美國,但同樣要跟歐洲/中亞/印度/東南亞做生意,只要有需求,就會產生服務84F 11/09 00:33
ronray7799 
ronray7799:而且你只說最大因素 其他因素你就全部忽略掉了88F 11/09 00:38
innominate:最大因素是運費,次要因素是勞工成本89F 11/09 00:38
ronray7799 
ronray7799:找個台灣能勝出本地的其他因素來聽聽90F 11/09 00:38
innominate:無論是運費還是勞工成本,台灣肯定會低於日本本土91F 11/09 00:39
ronray7799 
ronray7799:在本地還沒有發展完成 拉開日本本地與台灣人薪資前92F 11/09 00:39
innominate:那是遲早的事情93F 11/09 00:40
ronray7799 
ronray7799:從人才到基礎開發 哪有一樣日本會優先選擇台灣94F 11/09 00:40
innominate:更不用說運費了
當次要因素相等或接近,看主要因素,這邏輯可以理解吧?不是"日本"選擇台灣,而是資本會選擇
當商人發現在台灣設工廠的成本低,就會跑去開95F 11/09 00:40
ronray7799 
ronray7799:你講的那些都是產業升級後被驅逐的低等產業吧99F 11/09 00:43
ronray7799:而且那還是你要等所謂的"遲早"之後的事
innominate:喔,原來你不知道阿709F 11/10 20:51
bloodrose23:天 實際事情跑起來大概沒那麼美好 或許還要再加一句710F 11/10 20:51
innominate:美好? 我有說過都很美好?711F 11/10 20:52
bloodrose23:"鬼才信日本沒計劃經濟"712F 11/10 20:52
innominate:我從頭到尾只強調,只要有人跟地理環境就會發展某種產業我有說過日本沒計畫經濟?沒計畫經濟高雄港就不會出現但計畫經濟也是會有個脈絡,你以為計畫經濟就是亂搞一通我沒說台灣一定會變得怎樣,我只強調會出現某種產業
就像chenglap這篇提到的,有這麼多人口要養
我會再加一句,有這麼多人口就會產生產業713F 11/10 20:52

--
※ 同主題文章:
Re: [假設] 如果台灣日治時期延長?
11-08 06:28 chenglap.
--
(chenglap.): Re: [假設] 如果台灣日治時期延長? - layzer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