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m996688 (提姆哥)
標題 [心得] 空間處理雜談
時間 Tue Oct  3 00:09:31 2023


玩音響也兩年了,

期間換過喇叭、串流機,
從縱擴變前後級、
墊材及線材也是陸續調整。

就在前陣子換了落地喇叭及前後級,
開始經歷一連串的撞牆期,
一直覺得買錯喇叭跟擴大機,
雖然花的銀子跟以前相比是三級跳,
但聲音實在差強人意,
反而覺得有點惡聲,
甚至非常懷念以前的小系統,

原本打算賣掉新入手不到一個月的喇叭及前後級,
直到有一天有買家來試聽喇叭,
說我的喇叭聲音回音太大、駐波嚴重、
清晰度也不夠,
才促使我開始省思空間處理這件事,
於是乎就擺了這些東西。

首先是大型擴散板;
https://i.imgur.com/qxtjCNp.jpg
[圖]

經過測試,
擺放後對聲音的影響確實很大,
首先,
聽感上像是吸收了很多的反射音,
以至於清晰度的提升程度,
甚至比器材或線材對於清晰度的提升都來得大,
音像更是清楚可見,

此外也讓聲音變得更扎實更厚暖,
這種厚暖不是軟糊的那種,
而是密度變高、厚度變高,
是一種聲音質地的提升,

但經過測試,
若是位置位於喇叭後方正中央,
則有過度吸音而讓聲音的擴散度下降,
音場會整個縮掉一些,
會讓原本閃爍著光芒、跳耀的鋼琴音符,
被吸到光芒變暗、萎縮掉的感覺,

經過幾次調整,
最佳位置在喇叭後面稍微偏移一些,
不要整個在喇叭後面正中央,
以免反射音被吸收太多,
導致音場縮掉、聲音較乾的感覺。

再來是低頻陷阱:
https://i.imgur.com/IkGjVhu.jpg
[圖]
這個東西實在是非常神奇,
它的圓柱可以拉高也可以降低,
上面的刻度應該是對應不同頻段的處理,

拉高後會吸收更多低頻,
能有相當程度的減少低頻駐波,
一但低頻駐波減少,
中高頻的清晰度就能明顯提升,
許多以前沒注意到的細節就出現了,
且低音的線條也會很明顯,
不再是轟轟然的低音。

擺放位置不能完全貼緊角落,
要有一點點拉開與牆面的距離,
真的是一點點而已,
不能拉太開,
拉太開低頻駐波又會再次炸開,
而太貼牆角則是低頻會被截斷太多的感覺,
男聲會變更溫柔且偏娘,
厚度會稍微變薄,
而整體音樂而言,
會使原本充滿立體感的聲音變得稍微扁平化,

擺放的位置非常需要多方嘗試,
這個道具讓我覺得不單單影響低頻,
也影響到全頻段的聲音,
放得好很平衡就出好聲,
反之放不好就衰聲。

最後是小擴散版:
https://i.imgur.com/3pcn9nt.jpg
[圖]
這是我空間處理第一個擺放的道具,
將它們放在左右喇叭的正中央背牆,
以及兩側側牆第一反射點,

還記得當初剛放下去第一個感覺,
聲音密度提高,
結像更清楚,
然後更有包圍感,

與大型的擴散版比較之下,
小擴散版的擺放可以強化音像及增加密度,
大擴散版則是吸收更多的反射音,
讓清晰度進一步提升,
且使聲音質地變得更厚實、更扎實、密度更高。

目前擺位大概是這樣子:
https://i.imgur.com/NRdbQcj.jpg
[圖]
喇叭間距1.9米,
喇叭離側牆及背牆各約90公分,
離背牆擴散板則約70公分,

大家都說玩音響玩到後面就是在處理空間,
我覺得很慶幸有及時注意到空間處理的部分,
才沒有不小心把擴大機跟喇叭整包都賣了,

不過題外話,
前陣子換了CMaudio的電源線及網路線,
對聲音的提升也是相當大,

電源線ultimate,
https://i.imgur.com/TEePvte.jpg
[圖]
讓聲音忠於原味的呈現,

網路線ultimate silver,
https://i.imgur.com/jRRReSl.jpg
[圖]
本人真的很粗很肥,
很像一條黃金蛇,
但是上系統後真的是後悔太晚入手,
聲音的畫面感是無邊無際又很遼闊,
聲音結像更加明確,
人聲也變得更有味道更加好聽!

因爲今年也算是系統大換血過,
加上空間目前也處理到效果挺不錯了,
估計可以退燒好一陣子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68.124 (臺灣)
※ 作者: Tim996688 2023-10-03 00:09:31
※ 文章代碼(AID): #1b6kizvE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96262973.A.E4E.html
icekiba: 我我我也寫過吸音材心得1F 10/03 00:13
[圖]
 
[圖]
[圖]
GLUESTICK: 地板鋪磁磚會跟浴室一樣都回音5F 10/03 00:24
hesione: 推空間處理分享!6F 10/03 01:14
icekiba: 錄音室XD
家裡弄成錄音室好了,可是我沒錢
地板磁磚是一般人家裡的裝潢,有回音也沒辦法
簡單的處理辦法就是加地毯,但不一定『好聽』7F 10/03 02:28
Had965408: 推心得~11F 10/03 06:23
jhihansyu: 處理空間CP值真的高
http://i.imgur.com/BOyIHsb.jpg
http://i.imgur.com/pEbaGzS.jpg12F 10/03 07:00
[圖]
 
[圖]
jhihansyu: 處理完空間後,同樣的音樂能聽到更多細節15F 10/03 07:04
Zyar: 數位處理cp值也很高唷 很能落實音響結合生活 影響最小化 同居人也開心 算是最後的臨門一腳16F 10/03 07:33
allancool500: 音響真的是空間50喇叭30擴大機15,有沒有好空間對喇叭太重要了18F 10/03 08:48
Tim996688: 其實原本系統的擺放位置是靠側牆牆角,這樣的低頻駐波比現在置中的擺法更是嚴重
https://i.imgur.com/l4mcDVd.jpg20F 10/03 09:07
[圖]
richter: 好喇叭!23F 10/03 09:07
xoy: 實用心得推24F 10/03 09:40
fxck20202021: 推!25F 10/03 09:55
tedliu1024: 推心得!小弟是小書房+書架喇叭,雖鋪了地毯牆面也掛了東西但低頻駐波依然難解…低頻陷阱好貴呀26F 10/03 10:31
kolnoa: 中秋剛把喇叭後牆貼完F牌吸音板,正中間本來就有擺擴散板中高頻人聲安定不少,聽油歌稍微沒這麼噪28F 10/03 11:12
jhihansyu: 28樓我也是用F牌,我房間前後大概貼了100片30F 10/03 11:53
Tim996688: 樓上真的大成本,但處理空間是很值得的投資31F 10/03 12:04
ddik32: 建議可以入手Minidsp umik-1+REW免費軟體就可以簡單測量視聽空間的頻率響應,對於調整跟購買對應聲學材料更有效率32F 10/03 12:34
Tim996688: 感謝樓上大大建議34F 10/03 12:48
expup: 低音處理要更好的話 其實很多人忽略幾個重點 就是要制震
也要隔音 例如牆壁地板用橡膠墊 然後在放吸引棉 但是說這樣子家裡會很醜 然後活動空間會被吃掉35F 10/03 15:14
ms0344303: 你媽你老婆會把你吃掉38F 10/03 15:23
icekiba: 想被老婆吃掉39F 10/03 15:56
notj4: 最近也想買中間那款板子,
原來還會有些微反射的質地,
或許比我想像的美觀~
不過有人在喇叭後面擺擴散,有的擺低頻陷,還蠻混亂的.....另外也打算黏一些在天花板第一反射點上....
不知道會不會沒側面第一反射的有用@@40F 10/03 18:16
icekiba: 後面擴散 牆角陷阱
天花板我覺得好像沒差多少,左右牆壁也是…
前後跟牆角,差比較明顯
還有最重要的,門46F 10/03 18:20
notj4: GOD,我後面一排衣櫥不能亂動@@
低頻陷很貴,要集氣久一點=_=50F 10/03 18:25
icekiba: 衣櫃打開咩52F 10/03 18:32
notj4: 我還真的有想過XD
門剛好開在一個角落也是痛點....
導致三個角落可以放陷阱,一個不行~53F 10/03 18:36
icekiba: 門整貼一些吸音板56F 10/03 18:40
Tim996688: 我覺得左右牆壁也有差,所以我左右牆壁也有各放一片小擴散板57F 10/03 18:48
notj4: 門貼上會被我媽吃掉@@
是有買一些吸音版了,
到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試試XD
-------
但沒像dd大那樣先用麥克風找好頻率再買產品,
我打算貼好傳說的第一反射點,然後就跑DSP收工XD59F 10/03 18:54
Roa: 推心得,最近也在煩惱空間問題65F 10/03 19:07
tedliu1024: 前陣子買了可自訂圖片的吸音版(音響展看到的)雖然實測只微微影響中高頻但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XD
https://reurl.cc/6Q5O3y66F 10/03 20:25
notj4: 看起來蠻生活化的,還不錯~69F 10/04 06:51

--
作者 Tim996688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