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F2Jeff (LF2-豆腐)標題 [討論] 彈球、小球場、總場次的影響怎麼量化時間 Tue Sep 9 18:14:53 2025
隨著大師兄退休
累積數據又開始被討論
其中最常被提到的無非中職彈球年
和提到泰山一定也會提到的舊台中球場
其實也蠻好奇
十年二十年過去
新一代的球迷在討論師兄成績時
會不會下面的回覆也多了一堆靠彈球年?
或是之後真的有人挑戰289甚至305
雖然很難,但我自己覺得最有可能方式
是一年總場次變多
讓球員可以在巔峰時期多打數十場
到時真有新球迷質疑當年289 305的含金量
我們有什麼數據可以判斷
如果沒有這些buff(或像以前場次不到100的debuff)
大概影響多少產量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68.208 (臺灣)
※ 作者: LF2Jeff 2025-09-09 18:14:53
※ 文章代碼(AID): #1el_uVZ1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57412895.A.8C1.html
推 GGYEB: 大師兄都被冰 沒什麼刷到彈球吧1F 09/09 18:16
→ hy654: 看OPS+不就好了2F 09/09 18:18
推 lnonai: 現在球員平均素質也增加了啊3F 09/09 18:19
→ jumperman: 那這樣投手的數據是不是也要??棒球的數據還不夠複雜..?4F 09/09 18:19
推 peterw: 像隔壁棚的泡泡冠要打星號一樣?5F 09/09 18:20
→ aalittle: 要計較這個沒完沒了啦,那以前打的場次也不同啊6F 09/09 18:21
→ mar5566: 彈球跟台中球場又不是只有一個人專用7F 09/09 18:22
推 existence: 就看擊球初速跟仰角,現在大檸檬就用這個算安打機率跟在幾個球場會過,不過你說的人沒有這些數字可以追蹤就是8F 09/09 18:23
→ hanx5566: 初速也是會收到彈力球影響,很難量化
搞不好過二十年後,棒球主流就是彈力球,誰也說不定12F 09/09 18:27
推 jason5603660: 美國經歷過死球 日本經歷過統一球 韓國也有過彈力球但他們也沒有幫那些上古神獸的紀錄打星號啊
我也覺得這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14F 09/09 18:36
→ d8916780: 跟好球帶一樣的道理,這些都是棒球的一部份,所謂聯盟紀錄就包含在這裡發生的一切17F 09/09 18:37
→ msun: 不重要啦 一個連年鑑都出不了的聯盟 記錄什麼的不是重點19F 09/09 18:39
推 JASONZOU: 老台中2006年就改成400英呎了20F 09/09 18:42
看完推文其實蠻意外的
因為前面的累積數據文總是會提到這些因素
總覺得會在意的人還是不少?
還是那些推文比較偏向純粹找碴而已
→ sola7457: 那現在壘包加大牽制有限制盜壘是不是也要打星號21F 09/09 18:45
推 Arsenal1017: 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大聯盟調整那麼多規則早就跟早年棒球不是同一種22F 09/09 18:46
※ 編輯: LF2Jeff (218.161.68.208 臺灣), 09/09/2025 18:47:30
→ ssw0929: 就嘴一下而已其實沒啥意義了24F 09/09 18:50
推 zeus7668: 沒辦法量化阿 芬威球場也不會特別打星號
嘴彈球很大一部分是疫情才開始看的 根本沒看過彈球
輕輕碰一下就出牆 這種話也有人信26F 09/09 18:59
推 Retangle: 央聯還有投手打擊勒 日本也沒分這麼嚴29F 09/09 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