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平常喜歡在街上走走拍拍 照片:影片大約是8:2
拍照用著古時候的單反Nikon Df和理光GR3X
錄影交給手機
就覺得很足夠了

前陣子突然對錄影有了三分鐘熱度的興趣
所以一頭熱      直接去買了一台Sony ZVE-10
跟一顆Sigma 18-50 f2.8

用了一個多月下來
深深覺得比起以前用的Nikon Df + 24-70G
ZVE-10 + Sigma1850真的好輕 帶出門完全沒有壓力
省下來的重量 讓我覺得犧牲全片幅換成APS-C很值得

再比較手裡的GR3X
ZVE10的對焦實在是快狠準
現在出門都帶著ZVE10跟GR3X
但幾乎一整天都只拿ZVE10拍照
反正拍RAW加上後期用Lr調一下
顏色跟GR的濾鏡也有個87%像
因此每次出門GR都直接埋在背包最深處

然而 最近對拍影片的三分鐘熱度過了
發現還是比較喜歡靜態的拍照
便開始檢討這些器材

ZVE10跟我這顆Sigma1850都沒有防手震
晚上拍照的時候實在是滿吃力的
加上ZVE10對純拍照實在不是很友善
那個切換拍照錄影S&Q按鈕操作跟智障一樣

所以又起了換換病的症頭

——————————

所以想要趁現在殘值還不錯
認真整理一下手上這些相機
想請教版上各位高手

我在意的點有以下:

1. 防手震
用GR3X拍照時 相機內建的防抖讓我很安心
所以也希望新相機是有內建防手震的

2. 對焦要快狠準
跟女友出去玩 女友都不站得好好的給我拍
請她擺pose拍照她又很沒耐心 大熱天的一下子就生氣
所以希望可以是對焦快狠準的機身

3. 輕
手裡的Nikon Df加上24-70鏡頭實在是有夠重
出門一整天掛在脖子上都快要落枕
希望新相機可以輕一點 不求GR那種例外卡片機
像ZVE10那樣就可以了

4. 拍照:錄影大約是8:2
本來以為換了ZVE10會很喜歡錄影
但結論是並沒有 平常發限動 用單眼錄根本沒有人看得出來
也不會拍Vlog
唯一會用到錄影的場景是我常常去松山機場旁邊拍飛機
所以希望錄影功能有個基本就好 有4K更好 有4K 60p又更更好(但非必要 至少不要跟GR3
一樣爛就好

5. 一定要是是Type-C接口
都3202年了 不懂為啥還有Micro USB的機器 真的不懂

6. 有機械快門
快門按下去 機械快門簾給的那一點回饋感真的很爽
理光GR3完全沒這個感覺 拍起來很沒fu

7. 高ISO表現佳(非必要 但若有更好)
身為放假常常睡到下午的人 在外面拍照有很大的時段是天黑以後
拿相機也常常手抖 能夠提高ISO換快門速度那真是太棒了
手上Nikon Df的高感表現我覺得很不錯了 不知道現在APS-C能不能跟它差不多

8. 最重要的 單機身預算5萬台幣以內
理想狀況就是把我的ZVE10跟GR3X都賣掉
可以負擔的價位

不在意的點有以下:

1. 不在意記憶卡種類 SD卡或其他貴貴高速記憶卡都行
2. 不在意續航 GR3X那種爛續航我都可以接受了 反正大不了多買幾顆電池
3.不在意品牌 符合需求的機器都行
4.不在意新舊 若二手機價格五萬內也可以考慮

——————————

綜合以上幾點 加上預算五萬內 是不是a6700完美符合?
這樣從ZVE-10升級有感嗎
還是捏一下直上全幅機?(可是我又怕背太重)
品牌也不一定是要Sony的

目前家裡只有Nikon的F鏡頭群
但個人沒有鏡頭包袱
為了更好的機身
以前舊的那些Nikon鏡頭群可以滅門沒關係
只求找到符合以上那幾點需求的機器

還請各位高手幫我推薦

———————————

附上幾張ZVE10拍的照片
拍出來光影的感覺是真的不錯 但拍攝前的前置作業超麻煩
光是切換到拍照模式 關掉剛剛錄影時的PP設定 選ASPM模式 選對焦模式
就花了很多時間了
http://i.imgur.com/s1ylnvA.jpg
http://i.imgur.com/e2mQZkG.jpg
http://i.imgur.com/0j9yVuv.jpg
http://i.imgur.com/E4ZiogA.jpg
[圖]
 
[圖]
 
[圖]
 
[圖]

※ 編輯: kycwmtw (61.61.172.1 臺灣), 07/25/2023 01:57:44
SteamDick: a6700 Canon R7選一台
高iso表現佳要換全幅,apsc就那樣1F 07/25 01:58
感謝推薦 本來想說Nikon Df都快十年前的相機了 以為現在APSC的高ISO應該要超越它才對XD
livewater: a7C二代快出了,可以考慮這台3F 07/25 02:07
※ 編輯: kycwmtw (61.61.172.1 臺灣), 07/25/2023 02:25:42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5/2023 02:27:56
hanksgo2012: 我覺得ZV-E10拍照不錯用啊  我也是從全幅跳回APSC  Z4F 07/25 03:55
ZVE10輕便度我真的大愛 可是我每次按那個拍照錄影切換鈕 都會按到生氣耶 反應超慢 一不小心又按過頭
hanksgo2012: V-E10的塑膠機身輕便度完勝5F 07/25 03:55
nintenblo: DF也有傳聞要出無反版了6F 07/25 04:54
Zfc那個超大口徑鏡頭環加上復古機身我實在不是很愛…希望Df無反版可以好看一點 畢竟當初買Df完全是為了顏質XD
bmf3dy: 你這需求感覺A7C蠻適合,幾乎都有中7F 07/25 05:20
sai1268: A7c8F 07/25 06:12
tomomo520: A7c 有要出2代?9F 07/25 07:53
NewTypeNeo: 錄影門檻實在高10F 07/25 08:26
hawk920412: 這條件就是召喚A7C11F 07/25 08:48
TrueTears: A6700
原po在意重量怎還一堆人推7C 鏡頭多重很多
而且6700那個AI對焦比7C強上超多12F 07/25 10:07
evilcherry: A670015F 07/25 10:30
setuping: 等a7cii或直接買a670016F 07/25 10:45
ironguy: 直接買A6700就好了,鏡頭還可以直接繼續用。然後如以拍照為主,Nikon Z系列的設計跟配置是平面攝影者會喜歡的相機,你原本F接環的鏡頭也都能用,只是轉接後就不輕巧了。17F 07/25 10:53
對……那個FTZ實在是有點大 加上24-70或24-120整個又不輕巧了
sai1268: 高iso就全幅,7c要沿用現在鏡頭也不是不可以
自己取捨吧20F 07/25 11:10
rahim1211: A7c配1728、2870、70180都算輕,也有G鏡小定焦、sigmaf2.8 3.5 4系列那幾顆
還有1635g22F 07/25 12:03
sak1346: A7C +125F 07/25 12:19
KingSccasher: 高iso用軟體ai降噪就好 絕對抹的比機身厲害26F 07/25 12:38
ferrinatice: 過去十年來相機高ISO幾乎沒辦法提升,只剩下演算法降噪,有的是只JPG降噪,有的像佳能RAW內建降噪
好的相機肩帶或腰帶很重要,相機掛在脖子上再怎麼輕27F 07/25 13:07
哭 本來以為查了這麼多年應該要進步一點的
ferrinatice: 都不舒服,問題要從根本解決30F 07/25 13:09
wssp2222: a7c配個3小G或是1635G、2070G31F 07/25 13:11
pineapple824: 4K要到60P會淘汰掉很多選項欸32F 07/25 13:18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5/2023 15:33:57
Appetite: Nikon Z fc, Fujifilm X-T3033F 07/25 16:50
jack8587: 買a6700吧,你已經有18-50就不用再換鏡頭34F 07/25 16:55
desk90147: FF的話A7C APSC的話富士xs2035F 07/25 17:36
h311013: GFX50R36F 07/25 17:59
rosseforp113: Xs20啊37F 07/25 19:28
tcypost: 哈哈哈哈哈哈!我昨天就想說一句話...但又覺得很煞風景文章看幾句我就心想:未看先猜想換a6700...38F 07/25 19:53
在此祈求Sony可以看上我的文筆 寄一台公關機給我…拜託了
tcypost: 這幾篇文章我都分不清楚是業配還是換換病發作...40F 07/25 19:55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5/2023 23:58:21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5/2023 23:59:23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6/2023 00:00:39
※ 編輯: kycwmtw (101.12.101.166 臺灣), 07/26/2023 00:01:47
angelwolf: 是A7C 還是A6700比較不會過熱啊?有可能室內錄影1~2小時的話(4K)41F 07/26 15:07
setuping: a6700 4k60p 我週日在小巨蛋外面測試,25分鐘過熱,當天氣溫32度43F 07/26 17:25
visa829: 最近天氣在戶外真的可以壓力測試45F 07/26 18:57

--
作者 kycwmtw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