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akye (-----)
標題 [新聞] 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偏高 食品容器錯用是
時間 Fri Jun  7 00:35:05 2024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公視新聞網
2.記者署名:
發布時間:2024-06-06 19:31 更新時間:2024-06-06 20:32
賴淑敏 蔣龍祥 / 地方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偏高 食品容器錯用是關鍵

 
 
4.完整新聞內文:

先前食安事件連環爆,引起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國衛院和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
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於許多先進國家2到7倍,而食品容器錯用是關鍵,例如不沾鍋有刮痕
還繼續使用、用美耐皿或塑膠袋裝熱食,這些NG行為都可能暴露在環境荷爾蒙,增加不孕症
風險與癌症發生。

不少家庭主婦喜歡用不沾鍋烹調食物,方便又好洗,但如果不沾鍋有刮痕就千萬別再使用,
因為國外研究已證實,只要不沾鍋有破損就可能釋放有毒物質,民眾長期吃下肚可能引發致
癌、不孕症的風險,也會對兒童發育造成影響。


北醫大食安檢驗發展中心副主任蕭伊倫說明,「這些刮傷的鍋具呢,它可能裡面會殘有這些
全氟烷基類的物質,我們擔心的是一些長期暴露,可能導致一些兒童發育上面的問題。」


國衛院和北醫大最新研究指出,廚具和餐具不當使用,很可能提高環境荷爾蒙暴露,進而影

響健康。

除了不沾鍋之外,塑膠砧板有刮傷也不要使用,不要用美耐皿餐具裝熱食,微波爐加熱時不
要用保鮮膜覆蓋,而且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因為研究顯示,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DEHP濃度
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關鍵。


北醫大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廖凱威指出,「 從我們的腦部到我們的甲狀腺,或者是女性的卵巢
、男性的睪丸,其實都會受到影響。」

食安專家建議民眾,儘可能使用重複可利用的玻璃保鮮盒,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使用塑膠
容器盛裝熱食,就可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吃的安心又健康。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98879
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偏高 食品容器錯用是關鍵 | 公視新聞網 PNN
[圖]
先前食安事件連環爆,引起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國衛院和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於許多先進國家2到7倍,而食品容器錯用是關鍵,例如不沾鍋有刮痕還繼續使用、用美耐皿或塑膠袋裝熱食,這些NG行為都可能暴露在環境荷爾蒙,增加不孕症風險與癌症發生。 ...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難怪還是越來越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3.104 (臺灣)
※ 作者: waakye 2024-06-07 00:35:05
※ 文章代碼(AID): #1cOUKxe4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7691707.A.A04.html
elec1141: 五樓的懶覺都看不見了1F 223.137.231.3 台灣 06/07 00:35
zzro: 不重要 健檢根本沒在驗這個2F 114.44.21.213 台灣 06/07 00:35
brianuser: 是喔,我覺得應該不是這個的關係啦3F 218.164.16.23 台灣 06/07 00:35
JOKERPLUS02: 哈哈你們這些小雞雞4F 118.166.23.202 台灣 06/07 00:35
dick929: 翻譯:食品很安全,都是民眾自己用錯容5F 49.216.128.42 台灣 06/07 00:36
MoDerF: 難怪再怎麼量都是三公分 嗚嗚嗚7F 101.10.1.2 台灣 06/07 00:40
tttxxx: 為何不講吃海洋魚類這件事8F 118.166.75.175 台灣 06/07 00:44

--
作者 waaky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