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earty (Gearty)
標題 [新聞] 貧富支出差很大! 低所得家庭教育費
時間 Sun Jun  9 20:05:49 2024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2.記者署名:
記者 謝丹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貧富支出差很大! 低所得家庭教育費「恐遭犧牲」│TVBS新聞網

4.完整新聞內文:
睽違30年,主計總處4月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狀況,也印證貧富差距的確拉大,有
錢人與窮人光是消費支出就大不同,尤其從教育費用上就有很大差異,低所得家庭在教育
費用上平均只有2167元占整體消費支出0.5%,與前20%家庭占比的4.2%落差很大。


走進超商挑選早餐,張先生身為保險業務,工作地點和時間都很彈性,找個空檔就解決一
餐。

保險業務員張皓程:「我大概在外面吃飯的時間比較多,大概一個月是八千到一萬塊左右
,對然後再來還有我去參加一些社團,去經營人脈的部分,那其實大概會花我一個月三千
多塊左右,我其實保險我是滿看重的,所以我其實大概一個月,也是花到三到四千塊左右
,那我自己有去做一些理財的部分。」


從生活必須的開銷,再到工作上的經營甚至理財。

保險業務員張皓程:「我其實還有多餘的開銷,可以讓我去買一些衣服甚至可能出國玩,
然後還有跟朋友一起去唱歌,其實這些都還是可以有的部分,因為我們可能要買車或是像
結婚這一些,那我可能開銷再壓低一點會比較好,我覺得要到(占收入)五成左右,那我剩
餘的錢全部存下來,其實可以為未來很多的事情去做規劃。」


談到組織家庭所需的開銷又是另一回事,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點,當然希望必要支出的占
比可以更低,而睽違30年主計總處在4月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狀況,發現隨著經
濟發展,過去家庭三餐偏向自己料理,但現在每個家庭在食品等基本生活採買明顯減少,
而醫療保健餐廳旅遊的支出卻大幅增加。


記者謝丹慈:「高低所得家庭消費差距也擴大,高所得家庭他們的開銷,占總收入的不到
50%,不過低所得家庭他們的錢,卻全部都花在必要的生活開銷裡,而且占比高達83%。」

在前20%家庭的九大類家庭消費中,住宅水電等支出最高,再來最重視的是醫療保健,第
三大支出則是外出享用美食和旅遊占比14%,另外交通以及通訊費用合計12.6%,不過最低
20%家庭支出中,光是住宅水電等支出就占31.4%,第二大生活費用是食品採買占近20%,
光是食和住的需求就占半數,醫療保健18.2%,餐廳用餐及旅遊約10%但休閒文化卻只有
3.2%。

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事工副會長蕭文榮:「他們能做大概就只有兩個做法,一個是開源一
個是節流那通常開源的做法,對這些家庭來講相形之下挑戰比較大,很多都是非技術性的
臨時工作者,那再來他們可能本身有一些就業上的一些障礙,那減少支出就必須要斟酌的
去拿捏。」


為了節流就必須犧牲品質,甚至對孩子的栽培也無能為力,低所得家庭在教育費用上平均
只有2167元,占整體消費支出0.5%,與前20%家庭占比的4.2%就差很大。

台北市社會局救助科股長蕭如妃:「針對低收入戶戶內有,民國105年之後出生的兒童呢
,我們配合中央推動兒少發展帳戶,那透過社工輔導,每個月儲蓄500到1250元的儲蓄金
,讓他們能夠未來就學就業做使用,那預計18歲之後成年,他們最多可以領到54萬元的基
金。」


尤其在疫情期間,工作機會的減少衝擊低所得家庭,些微的儲蓄也用來熬過疫情,但疫情
之後還有通膨問題要面對。

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事工副會長蕭文榮:「疫情後我們這些需要積極輔導的這些家庭,特
別是特況家庭在數據上來看,我們整體的比例大概是有再增加15%。」

台北市社會局救助科股長蕭如妃:「本局從民國92年開始,也結合愛心公益廠商提供電腦
補助的方案,從92年到去年為止,總共有1萬7千多戶的家戶受益,那我們今年更因應消費
者物價指數,讓這些低收入戶購買電腦,從1萬3提升補助到1萬4,中低收入戶從9千提高
到1萬元。」


既然難以改變貧富差距擴大,政府和社福單位,也希望可以阻止貧窮世襲的發生,不論從
教育上甚至培養專長,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脫貧。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tvbs.com.tw/money/2510066
貧富支出差很大! 低所得家庭教育費「恐遭犧牲」│TVBS新聞網
[圖]
睽違30年,主計總處4月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狀況,也印證貧富差距的確拉大,有錢人與窮人光是消費支出就大不同,尤其從教育費用上就有很大差異,低所得家庭在教育費用上平均只有2167元占整體消費支出0.5%,與前20%家庭占比的4.2%落差很大。 ...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43.216 (臺灣)
※ 作者: gearty 2024-06-09 20:05:49
※ 文章代碼(AID): #1cPPgVqa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7934751.A.D24.html
kingearth: 奴隸世世代代當奴隸,很可悲但是就是事實,政府趕快蓋社宅吧1F 118.160.85.30 台灣 06/09 20:07
poisonB: 唸書考試就可以翻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3F 49.217.123.225 台灣 06/09 20:08
a31670323: 感謝蔡查某4F 223.139.102.175 台灣 06/09 20:09
un54188: 生男代代為奴 生女代代為娼5F 223.137.54.103 台灣 06/09 20:09
cvnn: 教改就是改到連教育都讓你難競爭 多元教育6F 218.172.3.88 台灣 06/09 20:09
rererere147: 沒錢還敢生啊7F 218.166.64.60 台灣 06/09 20:11
s110269: 窮人家讀什麼書?趕快去工地搬磚頭吧8F 111.253.157.201 台灣 06/09 20:11
milk250: 我才不管哈  台灣人自己選的9F 114.43.64.154 台灣 06/09 20:11
scemoorso: 階級複製10F 101.12.145.254 台灣 06/09 20:12
bndan: 念書可以翻身時代沒有過去 工程師之路一直11F 211.75.130.241 台灣 06/09 20:13
kmshy: 多元入學+學習歷程+繁星 一堆名額都被有錢的占走 吃剩的在來分12F 1.172.153.160 台灣 06/09 20:13
bndan: 都可以 = = 也沒人限說非4大4中才能怎樣...14F 211.75.130.241 台灣 06/09 20:14
djbell: 最大的浪費就是念書繳學費15F 106.64.176.155 台灣 06/09 20:14
bndan: 時代變化 工程師=以前的搬磚(願意做就穩定有收入) 這條路雖然最後通向第一代吃不飽餓16F 211.75.130.241 台灣 06/09 20:14
Sweet83921: 20年來經濟最好 是你自己不努力18F 114.137.64.9 台灣 06/09 20:15
bndan: 不死 但至少能保證第2代有更多選項 所以要說不給翻身 這是不願意走翻身路才會這樣想19F 211.75.130.241 台灣 06/09 20:15
mou5009: 這不是正常嗎?有錢人才會去學一堆有的沒的 窮人佔比高才要擔心 因為教育公共支出21F 115.43.123.81 台灣 06/09 20:16
R3hab 
R3hab: 台灣央行一群狗官炒匯幹的好事23F 122.116.132.111 台灣 06/09 20:16
mou5009: 太低 窮人才要自己出錢24F 115.43.123.81 台灣 06/09 20:16
R3hab 
R3hab: https://i.imgur.com/1cstCvv.jpg25F 122.116.132.111 台灣 06/09 20:17
kingearth: 以前靠讀書還可以公平的比分數,現在要花錢學各項才藝、花錢比賽、花錢去各地遊學,有權勢的人才有制定規則的權利,叫人別生很殘忍,生育畢竟是天性,但生下來注定要當別人的奴隸、被踩在腳底似乎更殘忍26F 118.160.85.30 台灣 06/09 20:18
fallinlove15: 願意生就很有錢了32F 122.254.22.104 台灣 06/09 20:21
Js1233: 至少比支那好太多了,不爽還不快滾去支那33F 114.36.184.2 台灣 06/09 20:23
cvnn: 窮人翻身之後 制定的規則就是全力打壓窮人翻身 所有的規則 全力爭取維持富人的優勢34F 218.172.3.88 台灣 06/09 20:24
small91051: 政府有在管嗎 垃圾36F 49.217.136.198 台灣 06/09 20:24
korgh413: 現在2024然後發布2021統計?37F 114.42.159.49 台灣 06/09 20:24
ChenYenChou: 垃圾小草自己放爛還要怪政府 真的考驗全台民眾智力喔 七八年級每人都買1~3房了38F 1.200.75.113 台灣 06/09 20:24
MicroGG: 私校董事會感謝人本教改41F 223.138.16.143 台灣 06/09 20:24

--
作者 gearty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