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phone55566 (哀鳳五)標題 [新聞] 「太空資料中心」即將來臨?貝佐斯估 20 時間 Sun Oct 5 13:09:56 2025
「太空資料中心」即將來臨?貝佐斯估 20 年內有機會實現
科技新報 作者 林 妤柔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4 日 10:26
https://imgur.com/OtIfEej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週五(3 日)預測,未來 10 到 20 年內,千兆瓦級
的資料中心將建在太空中,因爲有可持續供應的太陽能,這些太空中的資料中心效能最終
會超越地球的設施。
貝佐斯在義大利科技週(Italian Tech Week)與 Ferrari 及 Stellantis 董事長 John
Elkann 的爐邊座談中表示,「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之一,確切時間不好說,我預期約 10
年以上、不超過 20 年,我們將開始在太空建造這些巨型千兆瓦級資料中心」。
由於地球上的資料中心對電力與冷卻用水的需求不斷增加,「軌道資料中心」這個概念逐
漸受到關注。
貝佐斯認為,這些大型訓練叢集最好建在太空中,因為那裡有全天候的太陽能,沒有雲、
沒有雨、沒有天氣干擾。
未來幾十年內,太空將能打敗地面資料中心的成本。
貝佐斯繼續說道,「這已經在氣象衛星與通訊衛星上發生,下一步就是資料中心,之後還
會有其他類型的製造業」。換言之,未來二十年內,太陽持續供應光子的能量將驅動千兆
瓦級資料中心,填滿地球軌道。
不過,將資料中心建在太空也面臨自身挑戰,例如維護與升級的困難、火箭發射成本高昂
,以及有發射失敗的風險。若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重型運載火箭將各種組件運送到軌道
並返回地球,而 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正在打造這樣的火箭。
即便有充足電力供應,軌道資料中心仍需有效排出千兆瓦級的熱能,這主要靠輻射方式散
熱。而國際太空站(ISS)的散熱器最多只能排出約 70 千瓦熱能。此外,資料中心運營
者還需應對頻繁的位元翻轉問題,除非航艙能足夠防護太陽帶電粒子與外太空的宇宙射線
。
另有一個問題是「延遲」(latency)狀況。資料中心停放在不同高度時,存取延遲會不
同,低地球軌道約 20–40 毫秒,而地球同步衛星則可能高達 600 毫秒。相比地面資料
中心網路,這簡直是個漫長等待。不過貝佐斯認為,雖然這些設施不適合某些對延遲敏感
的工作負載,但對於延遲要求較低、耗能較大的工作負載,太空資料中心可能是理想選擇
。
另外談到 AI 浪潮,貝佐斯認為這與 2000 年初網路泡沫時期相似,早期有大量炒作,隨
後可能出現崩盤。他表示,應極度樂觀看待 AI 對社會與生活的正面影響,就像 25 年前
網際網路帶來的影響一樣,它是真實且長久的。重要的是,要將可能出現的泡沫及其崩潰
的後果,與實際的現實分開看待。AI 的好處將會被廣泛傳播,並普及到各個角落。
https://technews.tw/2025/10/04/bezos-plan-space-based-data-centers/
--
預計劣文將由 0 篇變為 10 篇,確定嗎[y/N]?
y
我願意遵守站方規定,組規,以及板規[Y/n]?
n
我願意尊重與不歧視族群,不鬧板,尊重各板主權力[Y/n]?
n
我願意謹慎發表有意義言論,不謾罵攻擊,不跨板廣告[Y/n]?
n
◆ 恭喜您已成功增加十篇劣文 (由 0 變為 10 篇) [按任意鍵繼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204.189 (臺灣)
※ 作者: iphone55566 2025-10-05 13:09:56
※ 文章代碼(AID): #1euVsdM1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9640999.A.581.html
→ ssj1988: 靠北 看成貝卡斯1F 118.232.20.61 台灣 10/05 13:10
推 firemothra: 露西 usb2F 42.75.223.129 台灣 10/05 13:11
推 abcd5566: 確實 外太空太陽能時代來臨3F 39.15.9.37 台灣 10/05 13:12
推 toto3527: 蓋台灣吧 台灣不缺電4F 101.8.25.162 台灣 10/05 13:12
→ winglight: 樹狀圖設計者?5F 220.135.69.109 台灣 10/05 13:12
→ Nevhir: 想太多了 問題太空目前有一大堆太空垃圾6F 111.249.211.52 台灣 10/05 13:12
→ xbit: 要確定a,殺手衛星不是擺好看的7F 36.238.141.43 台灣 10/05 13:12
→ pyrolith: 反觀台灣8F 49.215.96.138 台灣 10/05 13:12
推 greensaru: 傳輸方式?有線很難,無線的延遲?電池?軌道修正燃料怎摸補充?還是每十年射一組硬體上太空?9F 36.226.254.135 台灣 10/05 13:13
→ abcd5566: 美國現在有1萬顆低軌衛星 其實蠻猛的12F 39.15.9.37 台灣 10/05 13:13
→ greensaru: 看起來目前應該還是炒股噱頭...13F 36.226.254.135 台灣 10/05 13:14
推 shirokase: 萊徹還是寄葉?14F 42.72.107.65 台灣 10/05 13:15
→ abcd5566: 人類最終要把太陽包覆起來 利用全部能源15F 39.15.9.37 台灣 10/05 13:15
→ Obama19: 光送到太空成本就不符了16F 1.161.34.35 台灣 10/05 13:16
→ greensaru: 戴森球...要到星際殖民實現,不然哪來那麼多材料包太陽17F 36.226.254.135 台灣 10/05 13:16
推 easyfish: 現在射衛星很簡單 一天到晚在射19F 114.39.72.105 台灣 10/05 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