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ffee112 (我沒拿$就換你網軍死全家)標題 [新聞] 14年才能打平累虧 台電財務緩不濟急時間 Sat Oct 11 21:49:55 2025
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林菁樺
3.完整新聞標題:
14年才能打平累虧 台電財務緩不濟急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XiOC55t.jpeg
(資料照)
7月底累積虧損4179億 今年利潤估292億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於上月十九日召開,決議民生電價平均調漲三.一
二%、產業用電凍漲,整體平均電價僅微調〇.七一%。根據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
有委員指出,台電今年估合理利潤二九二億元,若對比七月底還有四一七九億元累積虧損
,估約十四年才能全數彌補,對財務是緩不濟急。
審議委員提核能減碳 促能源多元化
也有委員提醒,面對半導體與AI(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用電需求持續成長,而我國火力發
電占比約八成,易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核能在減碳上具正面效益,政府仍應推動能
源多元化以提升能源韌性結構。
根據紀錄摘要,多數委員支持工業電價凍漲、民生電價合理調整,或採取差異化調整策略
。有委員指出,台灣電價水準仍低於韓國,台灣工業電價每度四.二七元,韓國為四.九
六元,差距雖不大,但由於韓國輸美關稅約十五%、台灣為二十%的加成原稅率,直接比
較並不恰當,若強行調漲,恐削弱產業競爭力,因此主張工業電價暫無調整空間。
台電在八月底的電價審議工作會議中強調,雖然燃料成本已回穩,但仍高於烏俄戰爭前的
水準,加上綠能大量併網,外購綠電支出增加,推估應有電價為每度三.九九八元;不過
,台電也補充,躉購費率逐年下滑,且未來大型綠能案場將直接進入市場交易、不再售電
予台電,購電量與支出預期將逐步趨緩。
另有委員指出,台電今年合理利潤為二九二億元,截至七月底累積虧損達四一七九億元,
若以現行利潤水準估算,約需十四.三年才能彌補虧損,根本「緩不濟急」。
根據台電最新財報,在七月獲利一九六億元、八月再賺一八〇億元挹注下,前八月稅前盈
餘達二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四〇〇億元已有改善,累積虧損也縮減至三九九九億元
。但民生十月、產業十月中旬恢復非夏月電價後,台電年底仍將出現單月虧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share.google/OdprXJDpBYFLUbMBH
14年才能打平累虧 台電財務緩不濟急 - 自由財經
7月底累積虧損4179億 今年利潤估292億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於上月十九日召開,決議民生電價平均調漲三.一二%、產業用電凍漲,整體平均電價僅微調〇.七一%。根據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顯 ...
6.備註:
許宇甄質疑,曾文生說不能自由決定電價很委屈,卻絕口不提自己在綠能收購上也同樣沒
有選擇權力。台電公司115年度預算編列了高達1700億元的費用收購312億度的風電與光電
,每度收購價高達5.5元!這些價格並非市場競爭結果,而是長期綁死於高價躉購合約。
當台電年年為巨額綠能收購支出埋單時,人民卻一句話都插不上嘴,只能被迫照單全收。
台電花上千億元買錯誤政策的電都不敢吭一句,憑什麼在電價問題上自稱委屈?真正被犧
牲的是全民荷包,而非台電董事長的面子。
手機發文 若格式錯誤
待有電腦時 再做修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0.166.25 (新加坡)
※ 作者: coffee112 2025-10-11 21:49:55
※ 文章代碼(AID): #1ewc25eZ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0190597.A.A23.html
推 hkcdc: 光電賺飽飽1F 49.216.23.33 台灣 10/11 21:50
→ babuarea: 合法撈錢,要台電賺錢還不如綠共下台2F 123.110.254.137 台灣 10/11 21:55
噓 DarkerDuck: 支持DPP滾下台後用DPP黨產來賠
不當黨關係企業的股票也可以用來賠3F 114.27.96.57 台灣 10/11 22:01
→ v9300087: 笑死 綠營執政 台電開始大虧5F 122.100.119.86 台灣 10/11 22:01
→ v9300087: 跟出生率一樣 直線下滑7F 122.100.119.86 台灣 10/11 22:02
推 haniah: 只要讓民進黨下台就可以逆轉營收了不是嗎8F 1.173.207.175 台灣 10/11 22:10
→ fony1029: 不就因為光電9F 114.136.242.17 台灣 10/11 22:16
推 mis1114: 被民進党弄到虧10F 118.232.1.14 台灣 10/11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