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oraruru (ruru)
標題 [心得] KG CFA3心得
時間 Sun Nov  5 01:57:53 2023


********
* 前言 *
********

我的主力耳擴Sennheiser HDVA 600已經用4年了
難免會想要嘗試其他耳擴
剛好遇到ang大的Kevin Gilmore CFA3可以試聽
就跟ang大借來聽了

https://i.imgur.com/9ZCcrHS.jpg
[圖]

******************
*  音樂測試環境  *
******************

訊源:M1 Macbook Air + HQPlayer/Qobuz
DAC:Chord Dave
耳擴:Sennheiser HDVA 600、CFA3

CFA3有兩種模式可以選擇:

Super Symmetry,底下簡稱SS
Zero Feedback,底下簡稱ZF

接下來是幾支耳機的聽感:

*********
* HD800 *
*********

SS:
聲音比較浮,或者可以說密度沒有ZF來得高
結象沒有ZF來得明確,導致縱深給我不夠清楚的感覺

ZF:
聲音密度比SS來的高,結像更為明確
最讓我驚豔的是,我終於能聽到擁有縱深輪廓比較工整的的HD800了
一直以來我聽到的HD800縱深都是很詭異的形狀
前方樂器有推出頭外,可是右前和左前方的樂器則是貼在額頭左右兩邊
(其實包括以前我聽過的所有動圈耳機都是這樣,直到我買大烏SG)
導致我以為動圈耳機是沒有縱深、或是像HD800這種形狀詭異的縱深

底下是示意圖:


https://i.imgur.com/nisORDd.jpg
[圖]
左邊是Dave->HDVA 600->HD800
如果DAC是D90的話會更慘,連前方突出都沒有

右邊是Dave->CFA3->HD800
左前與右前會稍微往前推出去
雖然縱深音場還是比大烏SG遜色不少,但是至少比之前好多了

***********
* MDR-Z1R *
***********

拿Z1R出來測試是因為之前板上的dynahi心得有人提到Z1R這類低阻高敏的耳機會有底噪
所以我特別拿Z1R出來測試接在CFA3上面會不會有底噪

SS:
確實有輕微底噪,音量還在0的時候就可以聽到了
不過這個底躁並不會隨著音量旋鈕轉高而變得更大聲
至於這個底噪會不會影響聆聽要看個人
我個人是有受到影響

SS模式的聲音比較浮,或者應該說密度沒有ZF那麼高
不過比起HD800的SS表現,Z1R的SS有比較好

ZF:
很神奇的,Z1R這個模式底下沒有底噪
聲音比起SS模式來的紮實

*****************
* HEDDPhone ONE *
*****************

CFA3的推力真的蠻大的
音量旋鈕5-6格就可以讓HEDDPhone ONE有足夠音壓

ZF:
聲音還蠻不錯的,沒有明顯缺點

SS: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HEDDPhone在SS底下,縱深似乎更深了,把樂器聲音推出頭外的感受更明顯
唯一的缺點就是主樂器有推離自己遠一點
不過我不認為這是缺點就是了
畢竟主樂器的音量還是夠大夠明顯,而且細節也沒有減少

每次聽HEDDPhone都會覺得這支耳機很神奇
明明單體是平置的,耳墊也沒有前薄後厚形成一種類似斜置單體的效果
可是它依舊擁有非常讚、遠勝HD800的縱深感

************
* HE6se V2 *
************

ZF:
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
縱深表現還不錯,贏過HD800不少,但是沒有HEDDPhone那麼好

SS:
跟HEDDPhone的情況很類似,縱深變得更好,結象也更清楚
由於CFA3推力夠大,HE6se V2的中頻聲音變得更有血肉了
小提琴聲音變得更厚實好聽,不像HDVA 600聽起來偏薄

低頻也更加兇猛有力

************
* HE1000se *
************

ZF:
沒有明顯缺點,單就音色表現來說,跟SS沒有明顯差別

SS:
縱深變得更好,結像也更清楚

********
* 心得 *
********

整體來說,動圈更適合用ZF來推,尤其是HD800比Z1R還要明顯
聲音會更飽滿,縱深更大,結像更清晰

氣動與平板比較適合用SS來推
雖然整體音色表現差異不大
但是在音場的縱深表現就會比較明顯,結像也更清楚

單純就樂器音色來說
CFA3和HDVA 600的聲音表現非常相似
我常常分不出是哪台的聲音

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音場的表現
還有CFA3推力比較大,HE6se V2這類低靈敏度的耳機會很吃香
CFA3的結像要比HDVA 600來的清晰,縱深也比HDVA 600來的深

********

* 結語 *
********

整體而言,我覺得CFA3是一台很不錯的耳擴
特色在於聲音很中性,這同時算是優點也算是缺點?
優點是耳機本身是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
缺點就是調音要靠DAC或是其他周邊器材/線材

CFA3另外一個特色就是縱深表現特別搶眼
HD800是我目前聽過的耳擴裡面唯一可以表現出縱深該有的特性的

還有一個特色是CFA3有Super Symmetry和Zero Feedback兩種模式可以用
只需要一台耳擴就可以同時吃平板和動圈耳機

感謝大家的收看 <(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9.82.117 (臺灣)
※ 作者: zoraruru 2023-11-05 01:57:53
※ 文章代碼(AID): #1bHeOZPe (Headphon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99120675.A.668.html
a5401920: 推大佬心得1F 11/05 06:40
sa950502: hd800要推出縱深真的蠻不容易 看起來挺不錯2F 11/05 06:40
a5401920: 沒有縱深會不會是因為 音檔的錄音方式用多麥克風混音,在混音的時候沒有考量到的狀況?3F 11/05 06:43
應該不是。
這邊的縱深感是在相同前端、相同測試音樂,但是不同耳機之間的比較
動圈耳機就是比較沒有縱深的感覺
martinlin77: 推推推5F 11/05 08:31
eddie0817: 推心得,感謝分享,小弟也期待Headamp版本的出貨。6F 11/05 08:51
期待eddie大的新的分享
sleep30hours: 如果真的是混音的問題的話搞不好Crossfeeding有奇效,像Corda或SPL之類的。有些老錄音因為年代問題可能就真的沒考慮到用耳機聽的音場。7F 11/05 09:00
artorias1993: 我被照片騙進來的,怎麼沒雅哈哈OTZ......10F 11/05 09:29
shaylin3: 感謝心得11F 11/05 10:05
richardckc: 推好心得12F 11/05 10:07
luke417: 推優質心得,好奇CFA3+雅哈哈+113F 11/05 10:35
我居然忘了這件事
除了縱深更好之外,之前遇到會陣亡的曲目在CFA3之下也是一樣
其他的印象我都記不清了 XD
PhonexH: 推ruru大優質心得14F 11/05 11:01
KerwinL: 推15F 11/05 12:20
※ 編輯: zoraruru (219.69.82.117 臺灣), 11/05/2023 14:37:11
takase: cfa3沒辦法調gain 嗎?16F 11/05 16:57
ang728: 目前沒配置,Headamp的版本大概會有。不太想做弄主要還是因為不希望增益控制的電阻走線太遠17F 11/05 18:01
TimoBoll: SS/ZF開關會做 不用開蓋調
gain大概是不會做XD19F 11/05 19:07
takase: 感謝解答 <(_ _)>21F 11/05 19:14
louis0407: 沒弄錯的話,SS應該是將訊號統一成平衡輸入,讓後段可以採用平衡放大,驅動力 控制力應該會更好。ZF應該是維持原始訊號狀態,然後採用無整體回授的線路做放大,在音色表現上應該會有優勢。22F 11/05 23:04
unique0515: 不知道CFA3對比Dynahi推800有什麼不同26F 11/06 11:31
vwvwbg: ss 跟zf的差別在反饋的方式不同27F 11/06 12:31
ang728: ZF跟CFA都是可以單端入平衡出,但是回授方式不同28F 11/06 13:15
louis0407: 所以主要是有沒有整體回授嘍? 感謝回覆29F 11/06 13:28

--
作者 zoraruru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