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標題 Re: [分享] 智庫專家對烏克蘭戰局現況研析
時間 Sun Nov 16 05:57:20 2025



https://x.com/konrad_muzyka/status/1989789708432675224

Konrad Muzyka的版本(他和Michael Kofman等人一起去烏克蘭)

====

大約兩週前,我從另一趟赴烏克蘭的實地研究行程返國。以下是一些主要觀察。但在進入
主題前,有必要先回顧我七月行程中的關鍵結論。

當時的訪問讓我對烏克蘭的防禦前景持更為謹慎的看法。當時,烏克蘭已難以反制俄軍日
益組織化的無人機運用戰術,而其核心推手正是「Rubicon」。Rubicon 正在侵蝕烏克蘭
僅剩的微弱優勢——無人機。直到 2025 年年中,俄軍 UAV 活動主要集中於攻擊前線(
FLOT)附近的烏軍部隊,而烏軍則試圖提前打擊俄軍,以阻止其投入交戰。Rubicon 完全
改變了這種模式:它現在深入後方 10–20 公里運作,攻擊的不僅是支援要素(其中許多
高度依賴 UAV),還包括烏克蘭賴以防禦的核心能力。


從那之後,俄軍的無人機運用持續演化。其機動部隊如今採用更有組織的 UAV 支援戰術
,可深入 10 公里攻擊烏軍單位,同時 Rubicon 持續對後方施壓。這造成了一種新的動
態:烏軍在後勤人員與無人機操作員的傷亡,如今已超過步兵——儘管必須強調,步兵人
數本身已嚴重消耗。


理論上,動員制度仍能每月產生相當可觀的新兵,但對前線卻幾乎沒有可察覺的影響。原
因涉及結構性、組織性,且深深根植於烏克蘭系統之中。依據烏方報告,擅離職守(AWOL
)事件持續上升。雖然不少士兵最後會回到部隊,但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這個問題能在短期
內獲得改善。


對俄軍而言,滲透戰術依然是核心手段。小組單位持續探測弱點,並利用任何縫隙,而非
對強固防線硬攻。一旦控制了一塊地形,摩步部隊就會進入鞏固。突擊分隊的規模比教範
標準更大,表現優秀的團級單位越來越常成為主要攻勢力量,而一般部隊則負責支援性任
務。


俄羅斯特種部隊(包括 GRU)常以便衣穿越後方區域,再換回標準裝備。無人機投送的無
線電讓滲透小組得以使用全新頻率,使烏軍所能俘獲裝備的情報價值降低。

俄軍的無人機能力大幅擴張。正規單位如今能大量操作 FPV 無人機(包括加長射程、線
控型的變種),亦採用愈加先進的電子戰。Shahed 無人機——如今日益用於戰術目的—
—因戰術與機載系統的提升,比去年有效得多。俄軍 UAV 與電子戰之間更好的協同,持
續壓縮烏軍的擊殺區,並迫使無人機操作員進一步撤向後方。


俄軍砲兵仍保持優勢。他們的火砲部署在遠超烏軍反砲兵射程的地方,使其能持續對關鍵
區域(尤其是無人機與後勤樞紐)實施試探性火力,而烏軍則幾乎只能對已確認的目標開
火。


俄軍士氣仍然不均,且其戰術常造成高傷亡,但他們仍顯示出戰術適應能力,並意圖持續
推進。今年九月是許多地區首次未能達到招募配額的月份,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因志願
者短缺,或是當地在年度目標提前達成後刻意放緩招募(或即將達成而刻意調低節奏)。

整體而言,種種跡象顯示雙方差距正在擴大。烏克蘭的防禦體系——以無人機、分散式火
力與阻絕為基礎——正被俄軍的滲透戰術、不斷擴張的 UAV 能力與持續的空中打擊逐步
磨損。若不能打擊更深層目標、干擾俄軍後方,或以充分資源穩定關鍵戰區(如

Huliapole 與 Pokrovsk),烏克蘭守土能力將持續減弱。

這些問題現在已在多條戰線清晰浮現。俄軍在 Lyman(現面臨部分包圍風險,並可能成為
今年冬季最關鍵的戰區之一)、Sieversk、Velyka Novosilka 北部,以及——最令人憂
心的——Huliapole 北方的推進正在加速。自七月以來,俄軍已在 Huliapole 與

Pokrovske 之間向烏軍防線推進 20–25 公里,最終包圍前者的可能性逐漸升高。現在超
過半數俄軍在烏克蘭的領土推進,集中在 Velyka Novosilka 與 Huliapole 軸線,儘管
這兩個戰區僅佔所有俄軍記錄地面攻勢的 17%。這一差距凸顯出有限壓力所帶來的高度不
成比例成果。


這是俄軍第二次利用烏克蘭日益薄弱的防線。六月在 Dobropylia 附近,烏軍只能透過緊
急調遣部隊才阻止俄軍推進——而這也在意料之中地讓俄軍在被撤離部隊原本負責的區域
取得進展。這一次,由於 Pokrovsk 作為烏克蘭的「重心」,且國內視其戰鬥為證明烏克
蘭並未在戰爭中失利的象徵,基輔可能缺乏足以有效應對的資源。若不加以阻止,俄軍在
該方向的推進所造成的後果,可能遠比 Pokrovske 或 Konstantynivka 的陷落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俄軍所採用的戰術也限制了其快速奪地的能力,因為推進速度受到徒步或騎乘
摩托車的步兵行進速度所牽制。因此,出現作戰層級的突破似乎不太可能。此外,如近期
烏軍的反擊所示,俄軍即使在推進,其兵力密度仍然偏低。這使得烏軍相對小規模的單位
(如連、營),若得到無人機、電子戰與砲兵等支援時,往往能大幅推回前線(FLOT)。
然而如同以往,主要挑戰在於如何維持這些成果——因為俄軍在無人機與砲兵上的優勢,
以及烏軍缺乏能利用戰術成功的預備部隊。


同時,烏克蘭對俄羅斯基礎設施的攻擊不僅將持續下去,規模與密度幾乎可以肯定會進一
步增加。七月時,烏克蘭僅對俄境內一處關鍵基礎設施發動一次 OWA-UAV 攻擊;十月時
已有 40 起;到十一月中便已達到 31 起。隨著更多飛彈(如 Long Neptun、FP-5)與無
人機投入使用,俄羅斯的關鍵基礎設施將持續承受攻擊。對烏克蘭而言,首要任務是具備
足夠的發射平台,以在高密度齊射中持續發射具有足夠載荷的彈藥。


俄羅斯也在採取反制措施——建構更完善的感測器網路、動員平民參與反無人機任務、並
改善當地防空反應——但這些作法不太可能完全抵消烏克蘭在大規模、分散式與持續性攻
擊能力方面的增長。


最後,我希望以一個謹慎但正面的觀點作結。在戰術層級上,有許多烏克蘭展現創意的例
子。在許多情況下,烏軍即便資源有限,仍能展現出色的表現。他們常展現出比俄軍更具
想像力、適應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創意不斷催生新的工具、方法與戰場解決方案
。值得期待的是,這些方法能隨時間更廣泛地在地面部隊中擴散。烏克蘭所面臨的主要障
礙並非缺乏戰術創新,而是組織與官僚體制的限制,使有效的想法無法擴展到作戰層級。


--
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victory. Victory at all
costs, 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 victory, 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may be; 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
        ~ Winston Churchill, 13 May 19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149.18.244 (美國)
※ 作者: jimmy5680 2025-11-16 05:57:20
※ 文章代碼(AID): #1f6FT3C9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63243843.A.30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分享] 智庫專家對烏克蘭戰局現況研析
11-16 05:57 jimmy5680
victoryman: 推1F 11/16 09:42
whitertiger: 推2F 11/16 10:23
vt1009: 推 俄軍不是全部都是笨蛋3F 11/16 10:52
utn875: 推 描繪的戰場和半年前長的又不一樣了4F 11/16 11:00
hunterkou: 要寫的讓烏粉舒服 不然怎麼混 國外烏粉很恐怖的 隨時把你打成俄國同路人5F 11/16 11:29
jimmy5680: Konrad何時怕被罵了,他一直對烏軍戰況持悲觀口吻這並不妨礙他支持烏克蘭的立場7F 11/16 11:37
whitertiger: 沒辦法,誰叫俄羅斯幹那麼多反人類罪行,會有人不爽很正常9F 11/16 11:56
nanozako: 從來沒在follow這串的才會在那邊腦補小劇場XD11F 11/16 12:04
saccharomyce: 和戰機類似 無人機個人操縱能力會被團隊組織打敗12F 11/16 12:12
andyken: 我比較意外的是他竟然建議堅守紅軍村而非分兵去幫烏南
但是盧比孔把各單位的無人機資源吃光也是各有優缺點就是了13F 11/16 13:03
ez910115: 現在烏方在那個村的打法似乎跟俄方學習
烏方一直派2-3人小組滲透回那個村。
俄方就永遠都在清剿,進度卡在99.9% XD17F 11/16 13:07
andyken: 因為連rybar都還把鐵路以北劃灰區,表示還沒有堅實控制,當然要滲透也不是沒機會20F 11/16 13:10
sas1942: 這專家分析的很客觀 也有點出烏軍的問題啊 反而是5樓很急著帶風向呢wwwww22F 11/16 15:35
weimr: 推24F 11/16 17:14

--
作者 jimmy5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