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idhart (茫茫天數)標題 [討論] Prof. Lindzen 關於氣候政策的專訪時間 Fri Sep 12 18:33:07 2025
錯誤假設助長了極端氣候政策
https://www.ntdtv.com.tw/b5/20240412/video/404717.html
挺有意思的,當科普來看很不錯。
"電動汽車只對污染問題有意義。對於城市污染來說,它們確實很有意義。我的一位朋友買
了一輛特斯拉,在保險槓上貼了一個貼紙,貼紙上寫著:「我的車燒的是煤」。
當然,只有那些天真地認為擰開水龍頭就來電的人才會想像,需要給電池充電的電動汽車
能從水龍頭而不是發電廠獲得電能。世界大部分地區和我國大部分地區,發電廠都需要使
用化石燃料。此外,化石燃料經過兩次機械轉換後才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在排放等其
它方面效率會低於汽油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9.117.42.70 (臺灣)
※ 作者: neidhart 2025-09-12 18:33:07
※ 文章代碼(AID): #1em_RhVC (TY_Research)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757673195.A.7CC.html
→ scarbywind: 只就本文說的電車問題,台電有電廠轉換效率的資料
台電給的火力平均轉換效率是47.4%(113年
狗肉宣稱的電池充電轉換效率約90%
加上線路損耗小的大概30%以上,這是油車的上限1F 09/12 21:12
→ mark0204: 綠電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要完全取代還太難5F 09/12 22:45
推 hinajian: 能源選擇是多多益善 但是總不缺偏頗極端的批評者
話說不知道文中的「我國」是美國還是中國?6F 09/13 02:12
→ ben108472: 先不管轉換效率的問題,光路上全是電車就能大幅改善都會區空氣品質不良問題8F 09/13 05:49
推 londi: 前提是,你不住在台中10F 09/13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