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AINANDRAIN (RAINANDRAIN)
標題 [心得] (下流老人)感謝撐著我們的每個人
時間 Mon Nov 24 21:07:47 2025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
日本聖學院大學人類福利學系的副教授,
藤田孝典的著作 : 下流老人
如果出版社出版,翻譯是吳海青
這本書格式上和內容我覺得沒有很好讀,
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未來台灣的預言書,
把日本代換成台灣,比較好讀下去,
這本書讓我了解一個現在進行式的現象,
學者在呼籲的超高齡社會化已經是
不可逆的事實了,如果把問題聚焦在個體上,
你的爸媽阿公阿媽如果活得久久久也健康,
那一切沒事,在日本幾百萬幾千萬個家庭中,
就是會有長輩無法獨立生活的狀況,
需要晚輩尤其中年人這一輩來援助照護,
隨著時代轉型和人口結構變化,
中年人也是人,如果我們被照護問題壓著,
那的確是問題,可怕的是當一切資源耗盡,
父母走了,照護的錢花光了,
還活在世上是誰?就是你,能走的路不多
不會因為你勞苦功高,你就會獲得獎賞,
現實就是這麼殘忍

藤田孝典本人也是日本NPO
法人hot plus的代表理事,
他以現場工作者的角度,看過太多這種崩潰故事,
一個家庭兩個家庭到幾乎普遍於整個社會,
中年人事業停滯,勞動力減損,
年輕人無望,因為被現實給拖住,
作者寫下他對於日本未來的擔憂以及期許。

首先標題下流老人在初閱讀時會發現,
下流老人這個詞在台灣有聽過但不常見,
而且給人一種對於老年人歧視的感覺,
不過下流在書中的解釋就是日本的中下階層,
因為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數據整理發現,
在日本人口老年化的過程中,
大部分的老年人,
不管是一般勞動階級還是家境還不錯的老人
更不用說原本生活就比較困窘的老人,
越來越多人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
而且趨勢上是越來越多人這樣過活,

以我過去經歷的來分享
曾經在職場上遇過好幾個
做著臨時工工作年紀稍長的長輩,
約莫快60到70歲的都有遇到,
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創業,
有的人安穩的存錢過活
這個長輩例子是
開了一間賣農藥和修理農機的小公司
經營的還不錯,
但是商業上的經營不只有技術,
還有許多金融上需要的知識,
因為種種原因他投入的資金面臨週轉不靈,
同時
他家裡面長輩也發生變故,
需要他耗費精力和金錢去照顧治療,
如果沒有照護需求,他能夠好好度過難關,
但是家中的現實他被迫關閉了公司,
生活開始就被龐大的照護壓力追著跑,
每個月本來就窘迫的現金流,
加上原本種田的微薄收入來供應家裡,
而且已經年近退休也沒辦法找個合適的工作,
因此只能在我們公司打打零工

可能我們生活周遭都有聽過這些事情,
書中提到一個人需要有支撐點
任何支撐點的薄弱都可能使我們
變成下流老人的風險大大提高

他裡面有個正面概念是
我們還能坐在椅子上,好好的滑ptt
背後是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手撐著我們,
不是因為我們能力好棒棒,
或是積極進取天生就能好好活著
而是有不同方面的支撐,
手腳正常智力還行,家族成員還過得去
才能構成現在我們看似無憂的生活

作者提到一個支撐點是家庭提供支撐

過去大家族的存在,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橫跨年紀和世代的傳承,
另外重要的是照顧資源的分配。
很現實的問題是你現在有兄弟姊妹嗎?
或是大家族中的其他同輩成員,
這是以前古早時代住在一起比較可能發生的,

我在不同的國外翻譯書籍一直有看到
“照顧小孩是一整個村子的事”這句話
在上一篇分享真確這本書時,
好像是非洲地區常見的諺語
如果只有你一個,
那你了解你爸媽的薪資可以照顧他們自己嗎?
他們的退休計畫是不是能夠
cover他的每個月的開銷?
他們的身體狀況和運動習慣及飲食習慣,
是不是符合健康的需求?
雖然跟家中的成員溝通
對我們大部分來講可能不是個很好的體驗,
建立信任,破除從小到大對長輩的教養隔閡,
還要跟上一代的價值觀對抗,
這些對我們來說最親近的家人,
最能可以預測他們的未來的數據,
會不會影響我們
就是我剛剛提到的這些,
這還是在我們有意識到的這件事的前提下,
在任何照護炸彈還沒爆發之前,
我們可能預期大概是中年人左右,
長輩都7080歲了,才可能倒下,
但恐怖的事,長輩提前倒下那我們步上下流
老人之路會更快,
我知道很多人光是每個月都讓自己
好好生活就有些窘迫了。
因為光是一個倒下的家人
就會讓我們耗盡許多資源,
在運氣不好的狀況下,如果倒下的是2個家人,
而且你也沒有家產,也沒有好的薪資,
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擔,
那個時候我們成為當下唯一的支柱時,
我們就會成為下流老人了。
你的夢想你的規劃在那一剎那,
就不見了。

另一個支柱是與社會資源的連結,
在我們失去家族親屬間的連結後,
剩下的是藉由政府以及社福團體的資源,
帶來幫助我們避免成為孤苦無依的人,
因為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是多數
老人並不了解外界有何資源,
也都覺得家裡的事情不需要太多人都知道,
所以在需要的時候不僅不去詢問,
反而主動的斷絕了其他的社會資源。

民族性、價值觀都是這些困頓老人
陷入泥淖的推手,
我想台灣人可能價值觀不太一樣,
政府的資源能用就用,而很多慈善團體和
宗教團體也經常大力協助陷入困頓的人們,
作者也再呼籲讓更多人能理解接受
幫助的重要性,呼籲政府重視這個國家問題,

以上我想說的在許多的可能機率下,
我們會成為下流老人,
在我們可補救的時候,
多多與家人朋友相處溝通,
多多了解盤點身邊的家庭資源,
甚至都可以做好安排,
再不然就是好好去了解到,
台灣政府對於我們的支援,
這些都可以大大降低我們成為下流老人的機率,

下次看到落魄的遊民或是
被迫被家庭壓的無法翻身的人時,
我們能有更多的視角去理解他們,
作者相信在一個發達的社會裡,
如果大家都能對這個下流老人的現象多一點關心,
甚至政策上的支持,
整體國家不會因為多支出社會福利而變的更糟,
反而會讓整體的國家人民素質更提高,
變成更適合居住更有人性的國家。


-----
Sent from MeowPtt on my CPH233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53.110 (臺灣)
※ 作者: RAINANDRAIN 2025-11-24 21:07:47
※ 文章代碼(AID): #1f95Ybbz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63989669.A.97D.html
toke: 讀完這本真的會很緊張QQ1F 11/24 22:14
jyekid: 年輕時不談戀愛結婚生子 中年時拿薪水出國玩兼做醫美愛自己 老年時妄想能善終 做夢卡實在
父母倒下包括未來的自己 就告訴他們跟自己安心去死 別急救別耗資源順其自然 如同日本古代的棄老習俗 其他生命方能延續2F 11/24 22:56
in09: 爽爽的過完前半生,並沒有想善終,贊成棄老
但我會努力善待辛苦過了前半生的長輩7F 11/25 06:43
kevinapo: 又老又窮9F 11/25 08:07
decorum: 由於飲食習慣不良 台灣人的健康難和同齡的日本人相比10F 11/25 09:14
jyekid: 國小時用MIJ進口鉛筆盒 國中時穿韓國潮牌 高中時揹歐美流行包包 妄想大學時乃至出社會後能夠回歸普通人生活是緣木求魚 因為你身體已經習慣過上PR80的生活 如果你想棄老
從現在開始過著平均略低的生活 否則老年時會很痛苦
大學畢旅時以前的同階級夥伴都到歐洲 自己只能到離島
那種挫敗感 抬不起頭感 是生不如死 連本尊社群都不敢看11F 11/25 10:18

--
作者 RAINANDRAIN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