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ityNight
作者 Ctea (Ctea)
標題 [筆記] 回應中文圈中的家長用字 #父母 #爸媽 #爹娘 #性別 #台語漢字
時間 2020-03-02 Mon. 02:19:05
> https://disp.cc/b/261-9dcu 家長、伴侶、性別的漢字
> https://disp.cc/b/261-b24W 幾個語言中的性別 #男與女 #字根 #字源 #etymology
2020-3-01 19:48
https://www.plurk.com/p/nprx89
【馬蔥▲】 [司機] 想到去機場搭了小巴士,因為生意極差,變成我一個人付一般的錢就包車了。
那個
司機和我聊台語很文言、用字很優美,我本來以為遇到一個有這方面學識的人,結果他開始跟我說:「其實以前的人叫『
阿爹』(a-tia)、『
阿娘』(a-niâ)才對。『娘』這個字就是女人有良心,現在叫『媽媽』,難怪一堆人把娘當作畜生。文言文這種東西,你把字拆開來讀,會讀出很多意思。」
大哥似乎不知道「會意字」這種東西,從言談裡面只能得知是一個歌頌自己誤解的中華文化但同時又討厭國民黨的福佬沙豬。
我:「那以前叫阿爹的爹意思是爸爸很多嗎?」
他想了一下,說:「那是爸爸要作比較多工作的意思。以前的人那麼保守,嫁錯人都繼續跟一輩子了,哪有可能很多個爸爸?所以意思是爸爸做的工作比較多。」
聽你在那邊 = =
- - - - - - - -
#望文生義 #民間語源Folk Etymology
[回應]【生活內底揣趣味】只能說司機先生的看法,是照字面意義很表面地去解釋。
關於母親的用字:
雖然我很喜歡「當母親的人是有良心的女人,故謂之『娘』」的說法,但事實上,「
娘」
[c] 指的是少女,之後多出「母親」的意味,且與同音、指稱「母親」的「
孃」
[c] 混用,進而取代了(筆畫較多的)「孃」。
「女」是意符,「良」是音符,所以「娘」(
孃小韻 [ni̯aŋ] 女良切,娘母陽目)與「良」(
良小韻 [li̯aŋ
平] 呂張切,來母陽目)的韻母都是「
陽」(-jang [-i̯aŋ])。
附帶一提,「孃」另一個音同「
攘」(
穰小韻 [ȵʑi̯aŋ
平] 汝陽切,日母陽目),因為古早人用「孃」代表「擾亂」,推測可能是某種出於
厭女心態的造字,就像「
㜺」(「
讚啦」的本字)有「不公謹」的意思、「
媠」有「惰」的意思。
#仇女 #性別歧視
至於「
媽」
[c] (
姥小韻 [muo
上] 莫補切,明母姥目),根據三國時代的《
廣雅》(博雅),除了原本的發音之外,還有個俗讀*為「
馬平聲」(馬的聲調為上聲),而意思則是媽媽與母馬。
* 概念類似文白異讀的白讀音,就像「黑白」華語的文音(文讀)為「Ho⁴ puo²」(ㄏㄜˋ ㄅㄛˊ),讀音(白讀)則是「Hei¹ pai²」(ㄏㄟ ㄅㄞˊ)。
關於父親的用字:
「
爹」
[c] 是外來詞,源自羌人,意思就是「父親」,之後傳入華北。「
爹」的正確發音為[dʱɑ
上](徒可切,定母哿目;韻母為歌),因此「
多」([tɑ
平];得何切,端母歌目)是音符,「父」是意符。此外,「
爹」的另一個中古擬音為[ȶi̯a
平](陟邪切,知母麻目),台語阿爹的「tia」跟華語「tieh¹」兩個音應該就是源自於這個發音。
附帶一提,「
爸」也不是中原用詞(中原用詞是「
父」
[c] )而是夷語(可能源自吳語),因此是個相對於中原的外來語,古時音譯為「
巴巴」([pa pa])或「
八八」([pat pat])。
[c]
台語的女人「
tsa-bóo」與男人「
tsa-poo」,漢字就是「
諸母」與「諸父」,原因是因為過去原始部落、母系社會,男人會到女方那邊過夜,白天再回去。(類似的社會風氣,在現代的
摩梭人也可以看得到。)由於每晚有可能是不同男人,因此每個男人都有可能是小孩的父親,所以就是「各位父親」;也因為小孩是由女人們共同養育,所以每個女人都是孩子的養育之母,所以是「各位母親」。
--
※ 作者: Ctea 時間: 2020-03-02 02:19:05 (台灣)
-
bóo - 妻子、太太、老婆;母的、雌性的。
[方音差]
-
tsa-bóo /
tsa-bóo-lâng (連音:tsa̋u-lâng)
* 母 - 母親;家族或親戚中的長輩女子;老婦的通稱;乳母或女師;禽獸雌性的或草木結實的,與「公」相對。
-
母 - mə̯u
上 莫厚 (明厚)
*
姥 - 母親;年老的婦人;舊指教女子以婦德、婦容、婦言、婦功的女教師。
-
姥 - muo
上 莫補 (明姥;韻母為模)
*
姆 - 古代以婦道教人的女教師;乳母;夫之嫂謂姆。
-
茂 - mə̯u
去 莫候 (明候)
*
某 - 酸果;代詞。
-
母 - mə̯u
上 莫厚 (明厚)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02 02:33:40 (台灣)
-
tsa-poo (ta-poo) /
tsa-poo-lâng
*
父 - 父親;對男性長輩的通稱;對老人的尊稱;古代男子的美稱,也作「甫」;古代天子、諸侯對同姓親族的稱呼;禽獸中的雄性。
-
父 - bʱi̯u
上 扶雨 (並麌)
-
甫 - pi̯u
上 方矩 (幫麌)
* 甫 - 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
甫 - pi̯u
上 方矩 (幫麌)
* 夫 - 成年男子的通稱;女子的配偶;舊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舊指應徵調以服勞役的人,後亦指僕役;古代兵士、武士的稱呼;代詞。
-
扶 - bʱi̯u
平 防無 (並虞)
-
跗 - pi̯u
平 甫無 (幫虞)
*
埔 - 閩粵方言。泛指平坦的地方。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02 02:43:50 (台灣)
-
tsa-bóo &
tsa-bóo-lâng /
tsa-poo (ta-poo) &
tsa-poo-lâng
* 諸 - 眾;各個。
-
遮 - tɕi̯a
平 正奢 (章麻)
-
諸 - tɕi̯wo
平 章魚 (章魚)
*
查 - 考察、檢查;木筏;古指放縱不拘禮度的人。
-
楂 - dʐʱa
平 鉏加 (崇麻)
-
柴 - dʐʱai
平 士佳 (崇佳)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02 02:49:11 (台灣)
相關連結:
Mama and papa - Wikipedia #語言學 #語源 #字根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02 02:49:54, 02:51:24, 02:52:00, 02:52:31, 02:53:24, 02:54:21, 02:54:38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02 02:55:08, 02:55:31, 02:56:31, 02:58:32, 02:59:02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8-17 04:12:49 (台灣)
https://www.plurk.com/p/nyl4m9?r=7365280095
提議「翁仔某」用「翁仔母」,曾經遇過有人反應「會混淆發音」,我覺得這點是因為「對台語不熟悉」的人才比較容易有。
就好比一個華語好的人,就可以分清楚「銀行」與「行走」的「行」發音不一樣。同樣的,「翁仔母」與「母錢」的「母」,懂台語的人也知道發音不一樣吧。
討論台語漢字真的應該避開華語思維或華語本位思考。
【更新】
https://disp.cc/b/261-eGlW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8-17 04:20:36, 04:21:28 (台灣)
https://www.plurk.com/p/nyl4m9?r=7364751099
廣義來講,「嬤」其實是「媽」的通同字(母親的俗稱)或年老婦女,在發音上也相近,所以也是可接受的。不過我個人也都是寫「阿媽」就是了。
#後起字 #諧音
【更新】
*
https://www.plurk.com/p/oqq8k2
*
https://www.plurk.com/p/3fcak8my0v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8-17 04:26:46 (台灣)
-
媽 - 母親;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已婚婦女;俗稱中、老年的女僕(與姓連稱);母馬。
-
姥 - muo
上 莫補 (明姥)
-
嬤 - 母親的俗稱;年老婦女的通稱。
-
麼* - muɑ
上 亡果 (明果)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8-17 04:29:46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11-27 03:20:53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1-03-22 17:28:03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2-03-31 22:15:50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3-08-06 14:19:33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3-08-10 00:46:58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4-01-20 13:48:49, 13:54:39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4-01-20 13:56:22 (台灣)
※ 同主題文章:
… ×1228
[筆記] 回應中文圈中的家長用字 #父母 #爸媽 #爹娘 #性別 #台語漢字 #生活內揣趣味
03-02 02:20 Ctea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