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etro123Star (火腿太陽擔當)
標題 [新聞] 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顯示器將導入大尺寸液晶螢幕 提升乘車體驗
時間 Mon Sep  1 18:31:01 2025


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顯示器將導入大尺寸液晶螢幕 提升乘車體驗
發布機關: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02-25363001


繼板南線、淡水信義線數位列車試辦升級車門上方到站顯示器後,臺北捷運預計將中和新
蘆線全線33部列車LED到站顯示器,依照車廂空間進行升級,最大可換為48吋的彩色液晶
螢幕(LCD),成為第一條全面升級到站顯示器的路線。




◎四國語言及全彩動態圖示

全新到站顯示器為中、英、日、韓四國語言搭配全彩動態圖示,清楚顯示站名、車站代碼
及轉乘等資訊。其中,轉乘車站圖示特別以2條路線代表色標示,例如民權西路站以橘色
及紅色呈現,相較於傳統的LED,閱讀更加直觀便利,進一步提升乘車體驗,也能夠讓國
際旅客快速掌握搭乘資訊。




◎新增車廂對應出口功能

此外,本次升級更導入所在車廂位置及對應出口功能,方便旅客預先選擇下車位置,節省
轉乘或步行時間。



◎放大到站顯示器 乘車資訊更完整

臺北捷運現行車廂的到站顯示器為舊款LED,且高度僅約6公分,只能以單列跑馬文字或簡
單圖示,提供即將到站及前後各一站站名或開關門訊息,無法完整呈現路線資訊,資訊相
對單一。




本次改造突破車體結構限制,將每節車廂個別車門上方到站顯示器更新,依照車廂空間,
最大可更換為48吋彩色液晶螢幕,得以完整呈現列車即時位置及行經的所有車站。列車離
站後,螢幕可持續顯示下一站站名,並放大站名字體,亦可同步播放宣導訊息。




由於車門上方空間有限,安裝大尺寸液晶螢幕須重新設計車廂飾板並增加承重支架,安裝
過程中亦須兼顧既有設備及原有車體結構。隨著螢幕及通訊設備升級,原有電路配置已不
足以因應,電纜線路均重新拉設,並調整傳輸訊號,不僅要經過縝密計算與反覆測試,也
考驗改造團隊的施工經驗,確保到站資訊準確無誤地同步顯示在每一臺到站顯示器上,提
升乘車便利性。




臺北捷運公司表示,電聯車設備係依照設備實際使用狀況逐步汰換,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
顯示器已接近重置更新年限,因此選擇該線優先辦理。1部列車改造作業約為1個半月,將
採逐列分批進廠方式進行,首部完成的列車最快於明(115)年上半年亮相,預計118年完
成全車隊更新。




臺北捷運以旅客需求為出發點,將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顯示器全面升級,以大尺寸液晶螢
幕取代LED;後續也將陸續推動淡水信義線、板南線及松山新店線到站顯示器升級,打造
更智慧便捷的乘車環境。


https://i.meee.com.tw/UcZ6ej5.png
[圖]
https://i.meee.com.tw/zJP2T5n.png
[圖]
https://i.meee.com.tw/nZZ7fcU.png
[圖]
https://i.meee.com.tw/15cEJfi.png
[圖]
https://i.meee.com.tw/2dbt53L.png
[圖]


https://www.metro.taipei/News_Content...BE4C5F6&s=2AB1EB0B708FE28F

 
https://reurl.cc/RkRlZD

imgur壞了

------

基本上跟淡水信義線試辦的505/506採用一樣的災難排版
開關門動畫真的還是211/212的樣式比較直觀
而且211/212整體排版沒有各資訊板塊上下不對齊的問題
為何不繼續採用211/212的系統恐怕是供應商的關係
但北捷也不先檢討505/506的排版就直接上
未來大概又要被貼到網路上被網友批評了
字那麼小 底色對比度低 閱讀性又差 完全沒有通用設計的樣子


整篇新聞稿倒是沒有提及1、4門上的顯示器樣式

https://reurl.cc/x3eMGL

 
高運量371型4系列電聯車車載通訊系統重置採購
792組到站顯示器(2、3門)、792組到站顯示器(1、4門)
792組車門上方內裝襯板(2、3門)及792組車門上方內裝襯板(1、4門)

顯然2、3門跟1、4門會因為物理限制而採用不同設計
但不會像505/506是只換2、3門SI並保留其他車內外顯示器



--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89.132 (臺灣)
※ 作者: Metro123Star 2025-09-01 18:31:01
※ 文章代碼(AID): #1ejNNe9L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56722664.A.255.html
※ 編輯: Metro123Star (1.162.189.132 臺灣), 09/01/2025 18:37:50
baddaddy: 終於要趕上日韓了嗎1F 09/01 18:39
mtc5566: 終於要看到人家車尾燈了嗎?
然後面板能不能用好一點的 板南線試做那一組不要說UX爛 連面板都給人家一股漏光感2F 09/01 18:40
Mecklinger66: UI漂亮,但感覺字體還是偏小5F 09/01 18:51
glenn920: 橘色扶手是不是拆掉了6F 09/01 18:55
拆很久了 你那邊可以提醒武...沒事
而且那不是只有一兩列車才裝的酷東西嗎
nelsony1216: 不知道為什麼,全彩的排版改善之前第二代的橘字綠箭還是最好看的……7F 09/01 19:03
ultratimes: 4系能換 3系不換是因為1~3系已經重置過要等下次了嗎?9F 09/01 19:05
Metro123Star: 301也可以換了 改造後到現在用了超過10年 部分車組顯示器還出現不少壞點 反而3系原先的才用10年就換10F 09/01 19:16
--
kenliu100: 橘線2029年完成,那其他線...?12F 09/01 19:31
綠線381正在重置CCTV 等這邊結束應該就會開始動工了
主要是列車數不足 目前綠線多一列備用車531/532 橘線暫時沒車可以長期不上線
哪天看到橘線又多出一列不同的車(不意外是3系)就知道4系TPIS改造開始了
pf775: 顯示英文跟中文就夠了吧13F 09/01 19:33
domoto0101: 歡迎搭乘捷運那一行可以免了吧14F 09/01 19:35
認真覺得還是用輪播比較好
真正需要被注意的 像是車門即將關閉 或是地震等緊急資訊 還是要放大畫面提醒
其他應該沒差 只要宣導結束後立即自動切換回下一站畫面就好
現在舊系統就是因為不能自動切換 才導致不少旅客投訴看不到下一站
tcc1210: 好好請設計師設計介面好嗎15F 09/01 19:43
KingOfTheAlt: 2029弄好 介面還是像二十年前的16F 09/01 19:49
Stan6003: 介面比硬體好改啦17F 09/01 20:16
才怪 很多硬體廠商根本不會做軟體 能用就偷笑了
拉UI的工程師是一個專門職業 但台灣業主很不重視
crazy203: 301的喇叭也順便吧,聲音全糊在一起18F 09/01 20:23
301主要是隔音問題 321才是糊掉的那位 倒是371增加喇叭後還是聽不到
不知道4系改完能不能期待廣播聽得到
ciswww: 螢幕變大但是字變小到底是什麼邏輯19F 09/01 20:25
mtc5566: 歡迎搭乘捷運那行真的笑死 硬要加
北捷華國美學到底什麼時候要改 什麼時候才能有減法設計的概念?20F 09/01 20:31
WilliamXD500: 歡迎搭乘捷運那行應該就是保母廣播用的吧
但沒辦法 保母廣播拿光一定又要被找麻煩 畢竟在台灣23F 09/01 21:12
gigihh: 現在各站站名指標和車內到站廣播都有日韓文,到站顯示本來就應該要放上去25F 09/01 21:40
MarcoChieh: 多國語言的站名顯示 採用輪播的方式應該會比較好吧
https://youtu.be/HkqOE2ffbL8?si=oLenQhvrol-tZ-dW27F 09/01 22:14
北捷比這個大 應該可以用類似排版但固定置頂下一站 (路線圖畫面不隱藏下一站)
這個畫面比較好 北捷快抄
yesonline: 為了提供所有內容.... 也只能這樣了30F 09/01 22:27
hinajian: 這UI只能算堪用 為什麼主管的人都不覺得好UI重要?31F 09/01 23:27
w320313: 資訊一堆看了令人眼花 但是這跟什麼國美學關聯性是?
https://youtu.be/O0VTAByBusE
這個好像是韓國的 看起來也是塞一堆東西眼花 但不至於撩亂 個人覺得是沒有放太多其他語言文字的緣故吧32F 09/01 23:44
rex510: 為什麼一直不放棄政令宣導36F 09/01 23:55
日本也有很多政令宣導 但是宣導完會切回常態站間行駛輪播畫面
而且有固定一個欄位顯示下一站的站名
其中一個宣導是列車即將變更軌道會明顯搖晃請抓緊扶手(譯自英文 日文較簡潔)
離開轉轍器範圍後就會廣播下一站了
※ 編輯: Metro123Star (1.162.189.132 臺灣), 09/02/2025 00:21:27
hun820723: 怎麼感覺板南線211/212的UI做的還比紅橘線的好37F 09/02 00:29
YellowWolf: 這個色塊設計很不錯!有進步有推38F 09/02 02:20
sbtiagr: 多語真的太小了 至少也要中英大字輪播 不是中英塞在一起英文超小
北捷根本沒有想要花錢在UI和UX上 看他們App那樣就知道了39F 09/02 07:51
Aixtron: 追日韓,永遠沒法超前!老人家怎麽改都只會覺得還要學新的!我認為將來會客製化,就是日韓的導航軟體,會告訴您月台,要坐第幾台甚至第幾個門,像naver和navitime,我已經越來越不看這個了!花這個錢,還不如整合公車、鐵路和捷運等,開發一個app,然後以此開發更多資訊的系統!否則這個先天條件就如此,我看日韓人也都沒在看,你問路,他們也是看app!
我覺得日韓app目前最大的缺點,就是車站轉乘的路徑,少數站照著走也會不知走到那去,還是要靠實體標線顏色等,應該是先追上naver,然後把車站功能加入超前,搞這個真的效益很低!
只有首次來這個城市,又不熟app的人會用!當然台灣沒全國app,明明比日韓小很多,還是電子王國,交通部預算也是很多,但一個naver或navitime都做不出來?補助去拍些垃圾片,做這個有意義多了,而且保證有感!
日本車頂掛一堆廣宣文件,北捷掛個擋門俠就被大家罵到臭頭,國情不同啦!
日韓app廣度和深度都超夠,惟獨車站,除前面的問題外,再來就是像橘線,或東京中央,或首爾1號線,要去蘆洲要去青梅要去水原,怎麽樣才不會坐錯車!等到日韓都解決了,我們還在車廂,而且這變相鼓勵擋門俠,都在門口看,不覺得客觀邏輯很怪?這比主觀美學嚴重太多!42F 09/02 08:55
[圖]
ciswww: 建議找螢幕長寬跟台北類似的案例,不然無法套用65F 09/02 12:39

--
作者 Metro123Star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