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aku7777 ()
標題 Re: [新聞] T-Dome「成本不符論」
時間 Wed Oct 29 02:31:18 2025



: → wowu5       : 事實上IBCS不需要那麼多步驟pass給不同的系統去接戰
: → wowu5       : 你說的接戰流程比較像目前寰網/寰展的程度

寰網是台灣整體式空防防空指管網.

IBCS是多飛彈系統的作戰火控指管網.

Anduril Lattice OS是AI增強,主要針對無人機感測器融合的指管平台.

以目前來說,三者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以後的事以後再講)


IBCS只有在愛國者之間才是功力大成,可以做到A射B導的能力.

但跨系統是沒這能力的,愛國者可以把偵獲的目標以火控資料形式,給關機中的弓三,

而弓三,還是得雷達開機為打出去的飛彈上鏈. 愛國者雷達是不能為弓三上鍊的.


不過,這是小問題,因為上述情況中,愛國者傳給弓三後,就可以關機,

整體作戰圖像由開機的弓三雷達維持,等飛彈進入終端導引後,雷達就可以關機,

交給另一個雷達負責.

由於台灣是把長程防空飛彈當中程部署,所以各陣地都交疊掩護,
各陣地雷達只要能維持整體作戰圖像,就可以任意開關機,對於抵抗SEAD有很大的助益,
讓各陣地的存活率,在搭配電戰與誘餌情況下,大幅提高.


至於NG為IBCS宣傳的各種額外延伸性能,其實與台灣都沒有什麼關係.

美國就是把IBCS當成一個黑盒子給台灣用其能力而已. NG自己講得很清楚.

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65210
中科院與諾格合作打造台版IBCS 整合國內防空指管體系-新聞-Rti 中央廣播電臺 [Rti央廣新聞] 我國目前防空飛彈體系區分自製或美製,各有各的雷達車或指管系統,武器雖多但難以有效統合指揮。中科院... ...

 
"諾格副總裁克努普(Jeremy Knupp)則表示,未來將交付一個模組化的核心系統,
                                                 ^^^^^^^^^^^^^^^^^^^^
也就是IBCS的核心,可以允許整合任何型式的感測器資訊,創造專屬台灣地區的
IBCS系統。"


為什麼要用這麼多步驟給不同系統去接戰,只是單純實際需要罷了,

特別是系統預設的是, 直接對抗一個PHL-191火箭營(12~18輛發射車)的齊射攻擊.


: → ryannieh    : 的誤差距離縮小到劍二的威力半徑裡?除非導控的雷達
: → ryannieh    : 離目標很近,那麼問題就變成到處都要放這種點防衛飛
: → ryannieh    : 彈的雷達了

你的直覺倒是對了,這東西本質上就只用於要地防空.

: → ryannieh    : 其實鐵穹攔火龍370也沒有不可以,命中率差一點而已
: → ryannieh    : 。以色列連MRBM都在用鐵穹攔截了

這是幾乎不可能的,

攔截彈的速度最好大於目標的終端速度,MRBM的終端速度至少有9馬赫,
鐵穹連3馬赫都沒有.

並且MRBM再入時有100KM高,鐵穹的雷達根本看不到,等看到了,再打上去攔截
的窗口期非常小,鐵穹的速度與射高都追不到.


這也是為什麼NASAMS要接入IBCS,因為NASAMS雖然可以看到火箭彈的再入期,
但愛國者與弓三都有能力看到上升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7.110 (臺灣)
※ 作者: zaku7777 2025-10-29 02:31:18
※ 文章代碼(AID): #1f0GluB9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61676280.A.2C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T-Dome「成本不符論」
10-29 02:31 zaku7777
MartianIT: 謝解說大推1F 10/29 04:02
blackbrid: 推2F 10/29 06:35
ryannieh: 不是,我知道你那個東西只能要地防空,但是你的搞法變成要防禦某地、某地就一定要放雷達,而不是只要放發射器就好。連終端都完全依賴指揮導引的結果,就是接戰距離、接戰數量會被雷達嚴重限制,以色列在鐵穹上還是乖乖裝尋標器是有理由的。
至於鐵穹打不打得到MRBM? 不是理論上打不打得到的問題,而是實際上已經打過了,影片在網路上很多,可以自己找來看3F 10/29 07:05
mudmud: 推解說11F 10/29 07:15
chyx741021: 感謝解說12F 10/29 08:21

--
作者 zaku7777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