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CityNight
作者 Ctea (Ctea)
標題 [評論] 用詞遣字很重要,隨便問一個青少年就知道 #女性主義Feminism #PC政治正確 #MeToo
時間 2018-03-01 Thu. 04:21:04


The words we use matter – just ask a teenager | Suzanne Moore | Opinion | The Guardian
[圖]
From sexual politics to actual politics, language is changing fast and dividing us not only by generation but also by education. It’s easy to trip up, even if you mean well.

 

Suzanne Moore
 @suzanne_moore

Mon 26 Feb 2018 17.06 GMT
 Last modified on Mon 26 Feb 2018 22.05 GMTo

It had to happen, I suppose, in this era of self-identification. Lately, I have come to identify as the Duke of Edinburgh, a man famous for barging around the world insulting the locals. I also say the wrong things, although I try to avoid out-and-out racism. To a visually impaired woman with a guide dog, the Duke once said: “Do you know they’re now producing eating dogs for the anorexics?” He is lauded as the don of the Clarkson-Littlejohn truthtelling variety rather than a rude git. Can I say “git”? I love the word git.

As I live with a social justice warrior (a teenager) I feel increasingly Dukey. I am in constant trouble for the things I say. When referring to somone as gay the other day, she yelled that I was “biphobic”. It all ended badly, with me informing her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traight man and a gay man was half a lager. I shouldn’t have said that. I should have said craft beer. We made up with a takeway. She ordered a potato curry with her masala dosa. When I said: “That’s a lot of potatoes,” she called me racist, because she is half Irish.

This is not a rant about political correctness, which to me is basically good manners. Its fine to ask people what they want to be called and correct to call them that, but language is changing very fast. The divide now is not merely between generations, but through tertiary education. Checking one’s privilege means checking one’s vocab. If I make a remark about what my daughters are wearing, I am informed that I am the worst feminist of all time. This is hardly the first time this accusation has been levelled at me.

However, the fragmentation of identity politics into shards of language that always seem to hurt someone else troubles me. This is not about snowflakes versus gamey old gals. Words matter. Words connect the ideas that make up the unequal status quo. Language is self-seeding. Of course disabled people are right to challenge the word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describe them. I used to call Donald Trump a “gimp”, but I was informed that this is a disablist term, rather than something from BDSM practice. I am not sure if I should continue to use “div”, which derives from prison slang; the least intelligent inmates were employed to put dividers into cardboard boxes. Please don’t take my favourite word, pranny, away from me.

We need to connect the words to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their concepts. I think LGBTQIPO is too long to get on a badge and I don’t see what omnisexual can bring to the party that the other initials can’t.

There has been so much focus on the correct word for sexual identities, but political correctness is needed around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Refugees/migrants/asylum seekers: these words matter. One of the things I hate most about Brexit is its wilful destruction of the language. I hate the words Brexit, remain, remoaner, remaniac. I maintain that remain would have won if it had not chosen such an idiotic, passive, emotionless word for its stance.

I look at the new language of the Corbyn crew – “melts”, “slugs”, “gammon” – and see a discourse of contempt. I wonder then about what inclusiveness might look like. Or even solidarity. Words can include or exclude us. Many of us are a bit bewildered and we don’t know the words.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can’t hum the tune.

Matthew Parris’s mistake? Telling women how to do feminism

One can still feel the waves of the #MeToo backlash lapping against one’s feet. The moment any woman anywhere speaks her truth, you can guarantee that a man somewhere will accuse her of wallowing in victimhood. Of course, victim-blaming is not a gendered issue. A lot of women would like a lot of other women to shut up, because they have “just got on with it” or put things to the back of their memory and don’t want to be reminded. Still, it was galling, to say the least, to see the brilliant Matthew Parris tell women to stop being victims. He has been stalked and is now just hunky-dory so … you know, what is the problem?

[圖]

 Wide of the mark ... Matthew Parris. Photograph: David Hartley/Rex/Shutterstock

Now that stories of abuse, from Rotherham to Haiti to Weinstein and Westminster, are finally being told, a “pull your socks up, chaps” attitude is absolutely tone deaf. Parris wrote that feminism is about empowerment, not pity. Yes, I agree: feminists should not look like victims. So, read the accounts of girls who have been drugged and raped by grooming gangs. Read the stories of powerful women who were attacked by Weinstein; of women who tried to blow the whistle at Oxfam.

Parris writes: “If someone gropes you, kick him in the balls. That’s what feminism looks like.” But, the thing is, chaps, you don’t get to tell women how to do feminism. I suggest, in fact, that you cover your groin.

Ray of Light still shimmers, even after 20 years

[圖]

Madonna in 1998, promoting Ray of Light
Ray of light ... Madonna in 1998. Photograph: Dave Hogan/Getty Images

Twenty years on, Ray of Light still sounds wonderful, doesn’t it? I remember having to review it and feeling a bit worried. Madonna had had a dodgy few years and a baby. Would she be even more of a control freak? But she was not just surfing the zeitgeist – she went deep. She sang of trading fame for love, of being diminished in relationships, of being selfish, of her dead mother. Her voice was deeper. In William Orbit, she found someone who could give her music space and depth. She could breathe. Her friend, the late designer David Collins, told me she was delighted with what I had said: that she had let herself go. I danced around my kitchen to that news. She remains a marvel and Ray of Light, which I am listening to now, still shimmers.

#用詞很重要 #性別政治 #語言在改變 #用字遣詞 #世代 #教育 #即便你是善意 #文化左派 #尊重

--
※ 作者: Ctea 時間: 2018-03-01 04:21:04

via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474966&CMP=EMCNEWEML6619I2
I was assaulted by a director. Now I'm giving up sex | Sarah Doyle | Opinion | The Guardian
[圖]
My assault is not the worst thing that has happened to me but it has made me confront my understanding of desire ...

 

> http://disp.cc/b/261-arAo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1 04:22:00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1 04:23:34


生活中找樂趣 says 日本「最美胸部大賽」造成網路"熱議"話題 大眾媒體則是為之美言 http://goo.gl/cj64Fb #物化女性 #女性權益 #沙豬 #表現自由與言論自由 #二次元與次文化 #多元與均質化 #美其 - #lwgxpl - Plurk
[圖]
Plurk by 生活中找樂趣 - 27 response(s) ...

 

生活中找樂趣 says http://m.ltn.com.tw/news/world/paper/1046171 廣告涉性別歧視 東急仍不撤 睡覺更不雅觀 色狼醉漢才困擾 goo.gl/OYEZ4h (-) 日本真的很神。 - #lwy9ex - Plurk
[圖]
Plurk by 生活中找樂趣 - 23 response(s) ...

 

生活中找樂趣 says https://goo.gl/PrJn2e + https://goo.gl/JfaYkP + https://goo.gl/0r283s ↑↓ https://goo.gl/Un1D9W #標題殺人 - #m1wvrr - Plurk
[圖]
Plurk by 生活中找樂趣 - 36 response(s) ...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1 04:25:34

宗成【創意漫畫大亂鬥】 說 過了半年,民調還在下滑中的瑛 https://images.plurk.com/5galtYjSXOfmmrdjgmtt.jpg --------------------------- [工商時間] - #ml36zt - Plurk
[圖]
Plurk by 宗成【創意漫畫大亂鬥】 - 142 response(s) ...

 
原來寧欣是因為也跟韋宗成那事情重疊才會這兩天也燒起來喔

https://www.plurk.com/p/ml8fw5?ml8vln

【關於政治正確與創作自由】

關於韋宗成的那組圖片,圖片本身已經被討論得很多,現在稍微討論一下有人認為「政治正確導致有些人開口講話就動輒得咎、妨害創作自由」的問題。

政治正確的訴求原意,是希望藉由言詞、政策的推動,避免對他人的冒犯、歧視。某一些族群、身份、階級,因為歷史成因,受到長期的歧視與冒犯傷害,為了不讓這些傷害再發生,所以出現了政治正確的訴求。

(有一些關於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這個詞該怎麼翻譯會比較好、比較不容易產生爭議或誤解的討論,我這邊暫時略過,還是全部都以政治正確稱呼)

也就是說,要求人們用政治正確的方式發表言論,是在避免傷害發生。避免某些基於社會的不公義,基於長期存在的偏見與不平等而造成的對特定族群的傷害繼續發生。

問題在於,某些冒犯與歧視,是長期出現在常民文化、媒體傳播、日常語言中,所以使用的人根本沒有注意到這樣是傷害,不知道這樣的言詞、行為、創作、態度,會對他人施加痛苦。也由於這些傷害只針對特定族群(有色人種、少數族裔、女性、少數性別、身心障礙、社會地位較低下階級),這些族群長期被噤聲,所以不屬於這些族群的人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傷害,也特別難以理解「這樣的言論為什麼是傷害」,最後甚至否認這樣的傷害存在。

做個比喻。對這樣的人來說,發表言論像是駕駛一台車輛,長期在路上開著都沒有事情,而在路上縱使撞到人,被撞到的人也很難發出聲音(因為沒有社會上的話語權)。隨著時間流轉,社會漸漸地給少數弱勢族群聲音了,於是對於其他人來說的視野是,以前開車都開得好好的,今天突然有人跳出來說,你撞到我了!很痛!你不可以這樣開車!

可以想像被這樣指責的人,他很容易感覺到滿頭問號,「我以前這樣開車都沒事,為什麼今天突然被兇」、「我就是要開車才能去到我要去的地方,你這樣讓我以後不知道該怎麼開車了,這傷害到我的生活」。

這種困惑是必然的,除了困惑外甚至會是回頭也對對方喊:「開車在路上哪有不出車禍的,你這麼要求行車安全會箝制我開車的自由」,或是「我知道我撞到你了嘛,可是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好好講話不行嗎,好好跟我溝通不行嗎,這樣對我大吼是製造對立欸」。

深層的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些人沒有真的覺得這樣是製造了傷害。對某些人而言,說話只是說話,不是傷害,不愉悅的感受只是不愉悅的感受,不是傷害。所以「政治正確」只是一種潔癖,一種清新的主張,一種所謂進步思想。也因此才有「過度政治正確」的問題,因為如果不用保護傷害的角度來理解的話,好像會覺得不政治正確也不會怎樣。

但不是那樣。政治正確不是譁眾取寵的潔癖,「政治正確」是另一些人能夠有尊嚴地活著的基本前提,是保護他們不受傷害的基本前提。

所以政治正確在探問的是,人們到底有沒有辦法真的去同理,你如果基於你的身分,完全不會被傷害的時候,你能不能還是願意去想像,有的人真的因為這樣的言論而受傷了,而非常痛苦,而願意避開這種製造痛苦的行動?

在性別議題上,男性會特別難以去想像,為什麼女性會受到這樣的圖片冒犯。但這種處境不止是在性別議題發生,例如身為漢人,也很難共感,罵人很「番」對原住民產生的痛苦是什麼程度,身為中產階級的子女,也很難共感,當老師教育我們「要好好念書,不然以後會只能做苦工」的時候,對於勞工階級到底是如何尖銳的傷害。

也許這樣說話的人沒有人是帶著惡意的。90%以上的車禍也都不是蓄意撞人而是意外發生的。但是傷害仍然發生了,不是因為不是惡意或沒有意識到所以他就沒有發生,甚至正是因為沒有惡意或沒有意識到,所以這樣的傷害才能持續這麼長的歷史。

我們能不能去想像,對,我們不是故意的,我們只是習慣了這樣生活,但原來我們的生活方式會造成別人的傷害,而可能需要改變?

當今天有人大聲疾呼說你的創作錯了,會讓人很憂鬱,會覺得從此是不是閉嘴比較好的時候。也可以想一下,某些族群就算長期以來都是閉嘴的,他們的身體就是要被裸露地畫出來、他們的身分就是要被拿來嘲諷當權者,不管他們講不講話,只要他們用這個身分活著就怎樣都逃不掉被訕笑的處境,他們是什麼心情。

慣用的語言跟邏輯一直以來都用得好好的,今天突然跳出了一個新規範說,你這樣是歧視,你這樣是錯的,被罵的人會覺得莫名其妙,也會覺得很憂鬱,會突然「不知道該怎麼開車」,這樣的憂鬱確實是存在的,也很合理。

但面對這樣的憂鬱,想點新方法好不好。不要一遇到任何事情,就只會叫弱勢者或被壓迫者閉嘴好不好。

人無完人,也不是要做完所有政治正確的功課才能創作。但那就承認吧。承認自己會造成別人傷害,也理解造成傷害是人人都可能會發生的,不是製造了傷害就一定代表你是個爛人。毋寧是,就承認開車在路上就是會車禍,車禍發生了就是道歉,就是處理後續的賠償,就是接受有人罵你,然後學到了,以後開車小心一點。就承認新的交通規則出現了,要花一段時間適應,但是,要求人們都用比較不要那麼橫衝直撞的方式開車,不要隨便撞到別人,並不是說從此不可以開車,沒有人要箝制你開車的自由。

交通規則那麼多,也不可能全部背完才上路,難免有可能會在不知道的地方吃幾張罰單。吃了罰單也不代表你就是個爛人。

請不要,請不要,回到以前的老路子,硬是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活著,而要那些被歧視的身分配合,乖乖閉嘴,要那些被撞到的人配合,乖乖閉嘴。

他們在歷史上乖很久了,閉嘴很久了。

- - - -

 2018-1-09 12:03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buya/posts/1820594281284681
 【周布雅】早上跟一位我很欣賞的創作人聊了一下,有一種被三上悠亞突然視訊聊感情話題的驚喜感,晚上要去吃大餐。( ^▽^ )

  我們講到,臺灣這一代的創作者,其實多數很不滿意於那種很甜的生產線,多數是很願意作批判性創作的,可是除非是象牙塔式創作者,只要有在經營社群的創作者都有一種恐懼,擔心踩到政治正確地雷,而這個地雷完全無法預測,是完全不可控的,你描寫戰爭批判國家至上主義時可能劇情死了一隻狗就激怒動保人士,你描寫庶民生活講不同民族文化和諧尊重,可能因為描寫該民族的傳統習俗激怒女權主義者,你描寫歷史題材批判專制,可能因為講到種族戰爭情節被說宣揚種族歧視跟仇恨激怒反歧視人士,任何你一個不小心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都可能觸犯政治正確,而被集體式商業抵制來懲罰,但是創作者都是人,創作者無法面面俱到懂得所有議題,也沒有人規定必需人文社會科系碩士才能當創作者,由於網路社群時代觸犯政治正確變得越來越容易,成為創作者需要數年乃至十幾年的磨礪,可是一個小疏忽就可能因為炎上遭受商業抵制,被出版社放棄而夭折,創作批判性作品又太過敏感而極容易踩到地雷,權衡之下創作者很有可能放棄批判創作,而採取最保守最不容易激怒人,也最樣板最無新意的路線自我保護。

  所以我懷念押井守那個年代,那是一個無論漫畫、動畫、遊戲、歌曲,都可以肆無忌憚的批判的時代,對社會質疑、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質疑、對國家質疑、對傳統質疑,質疑而沒有答案,那是迷惘一代,也是思考未知的一代,而現在的ACG產業充滿了廢萌廢人賣內褲作品,以前賣內褲好歹還會講一下友情,現在連假裝都省略直接脫了褲子給你看,當然日本的動畫現狀跟政治正確完全無關,而且可能正好相反,就是因為缺乏健康的內部牽制機制才會造成加速的同質化劣質化,可是同質化之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就是只敢作最不會激怒消費族群、最不會造成負行銷、最安全的作品,也意味最缺乏新意與熱情,與化工合成食物無異的東西。

  在其他國家的傳統,動漫往往是左派與社運者最堅實的盟友,這是有其原因的,社運者看待事情的標準往往是採取一種態度,「在高牆與雞蛋之間永遠選擇對抗高牆」,嚴格說這是一種「絕對的雙重標準」,就是「對強者嚴厲而對弱者寬容」,而動漫通俗小說也有強烈的這種傾向,在強者與弱者之間,永遠站在弱者一方,兩者其實是天生的盟友,而日本動漫遊戲圈為甚麼不存在如同美國那樣明顯的左傾(其實還是有的,遊戲領域的史克威爾早期、動畫如宮崎駿到今敏,都是非常明顯的思想左傾),我認為是因為日本缺乏「對弱者寬容」的文化,就算他們採取批判態度,也是因為「我是對的」,而非「高牆與雞蛋的選擇」。

  從日本人文化角度來看色情漫畫家水龍敬被女權份子攻擊消費肉體,為甚麼無法引起日本人共鳴就很清楚了,水龍敬作為一個職業色情漫畫家有沒有消費女性肉體來賺錢?當然有!可是水龍敬的漫畫內容有沒有違反日本的出版法規?並沒有!那麼如果你認為色情漫畫是一種對於性的剝削,你應該去向色情漫畫這個產業宣戰,從法律上讓色情漫畫變成不合法這個戰場上面去擊倒它,而不應該針對水龍敬這個人,水龍敬之所以被女權人士特地拿出來檢討是因為他的作品特別煽情,特別擅長畫作女性肢體動作來表達性意味,可是水龍敬是一個職業色情漫畫家,畫出煽情的作品給予消費者滿足正是他的職業倫理,這正好代表他是一個優秀的職業者,你如果檢討色情漫畫產業完全沒有問題,可是對水龍敬個人的創作內容指手劃腳,就變成干涉創作自由,這點很難引起日本人共鳴,美國人以政治正確公審漫威,以商業懲罰迫使漫威屈服的手段在日本完全玩不通,因為日本人認為職業倫理高於普通的道德,也因為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水龍敬並不是高牆,你無法以雞蛋高牆理論的對強者嚴厲式雙重標準套用在水龍敬身上。

  而美國人對於漫威的檢驗總是能夠成功,因為漫威是一個跨國界影響力巨大,產值驚人的恐怖巨獸,漫威如果不是高牆什麼是高牆?美國人可以接受像漫威這樣的巨獸必需通過更高道德檢驗,這樣的巨大托拉斯如果沒有任何體制外牽制,有可能走向極端商業化而變得越來越賣弄廉價低俗,越來越淺碟空心,如同極端走向低成本化之後的日本動漫產業一樣,消費者為了維持產品品質,也願意以某種程度的枷鎖牽制漫威這個巨獸的內容的。

  可是這種政治正確套索是否可以毫無限制套向所有獨立創作者?你要先搞清楚在你跟獨立創作者之間說不定你自己才是高牆而對方才是雞蛋!在《返校》還是熱門話題時我就對一種說法覺得很是生氣,說赤燭對於白色恐怖的批判太過無力,根本是在替白色恐怖洗白,這種「不夠進步你也等於邪惡幫兇」的說法根本是在逼創作者作低俗遊戲,因為在相同時間,也有一款臺灣工作室製作的遊戲也在STEAM平台上架,是一款操作女性內褲戰鬥的射擊遊戲,卻完全只有讚美評論!我講過幾次,假如BEHOLDER這款遊戲是臺灣工作室製作,覺青文青大概把他們罵成叛國賊,說他們在幫警總洗白吧!可是還好它是外國公司製作的,所以覺青們覺得它是批判專制權力者利用資源分配控制人民的好遊戲了,如果在創作者本身是弱勢的環境,還是把創作者當成高牆打,那麼創作者只願意作最安全的內褲射擊遊戲了,讚美STEAM,感謝STEAM,還好現在有STEAM平台所以創作者不用理會該死的政治正確,否則連這個「對暴政輕描淡寫」的返校你們都看不到,你們就只有內褲射擊遊戲跟廢萌戀愛遊戲可以玩了。

  在高牆跟雞蛋之間,我選擇創作自由。

========

(補)

  因為上面已經太長再寫下去就被老闆抓包了,有些想法沒有講完整,我的想法是,過度政治正確會讓創作者害怕而局限在某個安全的形式。

  用政治正確去牽制是擔心巨獸太過強大失去控制,但是如果延伸到所有領域,會變得創作基因過於單一,近親自我複製弱化,最後失去活性跟競爭力衰亡,日本產業界現在自我複製的現象就很嚴重。

  對於高牆你可以想要加以牽制,可是對於小草反而應該鼓勵多元化發展,就算真的是雜草爛草只要沒有超越界線都不需要拔掉,哪一天巨獸因為自我複製衰弱了就可能需要小草的新概念基因來活化,可是用政治正確把可以作的方向全部釘死了,自我創新也就沒有了。

- - - -

↑這篇說到,很懷念押井守的時代,那時可以肆無忌憚地批判,不用擔心政治正確的問題。

我對押井守的時代不熟,但這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在公衛系上課的時候,老師有點緬懷地講到「好羨慕醫學倫理委員會出現之前的研究環境」,為什麼呢,因為醫學倫理委員會禁止進行有害的人體研究,但在那之前,研究者甚至可以把實驗者抓來,對他進行醫學實驗,看把一個人弄到什麼程度他會得絕症,把一個人弄到什麼程度某個器官會壞掉。例如說,那時就有實驗讓受試者長期吸入廢氣,看多久會肺部功能會完全損壞。

不在意醫學倫理就可以做研究,當然對研究者來說非常方便,但是對被研究者來說就是漫長的酷刑啊。

不在意政治正確地活著,當然對於不會受傷的身分來說非常方便,但是那就是踩在別人身上往前走啊。

#喔順帶一提在日本對於性別偏見的批評會沒什麼回應根本不是因為這言論很對而是日本性別意識超級低落啊
#真是不忍吐槽

- - - -

我覺得非常疲倦。有我不認識的人要用我的性別去嘲笑別人,我生氣還被說我箝制創作自由(好像我一下子突然變得很厲害,可以做得到箝制創作自由這種原本要一整個威權政府才做得到的事),我真的非常疲倦。


萌cp evak 阿雅//
而且看到有些說法是說,韋那張圖其實是消費女體、只是低級(這詞完全就跟性別無關了呢),但其實我覺得韋主要不在消費女體,或我個人看到的不是這個,我認為他是在消費性別的權力差異,關鍵不是女性肉體,而是男女在性別上的權力差異。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1-11 01:13:07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1 04:26:58, 04:27:30

https://www.plurk.com/p/mnrpz9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2 18:07:27

https://youtu.be/f8cz7GIPgV8
『只是開玩笑有這麼嚴重嗎?歧視性言論』 - 木擊者 - YouTube
歡迎大家收看這集有好胖胖黑啤出演木擊者...欸?等等!這算是歧視嗎?難道無心的玩笑就不算是歧視嗎? 上一集『難懂的權力遊戲?美國總統大選』 『123募投人 & 木擊者』節目全集  - 大家還記得2016金曲獎上...

 

via https://www.plurk.com/p/lwgxpl + https://www.plurk.com/p/lwbxav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3-02 18:11:49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09/mar/13/the-spirit-level
Review: The Spirit Level by Richard Wilkinson and Kate Pickett | Books | The Guardian
[圖]
Review: The Spirit Level: Why More Equal Societies Almost Always Do Better by Richard Wilkinson and Kate PickettA hard-hitting study of the social eff ...

 

via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19474966&CMP=GT_collection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8-23 19:05:06

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epistemic-injustice-power-and-the-ethics-of-knowing via https://www.plurk.com/p/n56uqf?/n56yqm
弗里克/在性騷擾被說出來之前——隱形而致命的「詮釋不正義」

https://www.plurk.com/p/n56ysl
身為一位腐女,為什麼還會用「性向正常」來描述異性戀呢?是否認為你喜愛的同性戀是「性向不正常」嗎?(nottalking)

https://www.plurk.com/p/n57427
隔噗...那不叫做"腐女"的性別意識低吧?是身為"人"的性別意識低吧,跟是不是腐女沒有關係,這樣我也可以說部分父權主義的男同志也會用歧視女性、女同志的話啊,所以現在質疑一個群體先掛上標籤比較好喔?

個人造業就個人造業。之前就遇過男同志說希望不要認識到腐女當朋友,覺得腐女幻想很離譜,不想被意淫。你幻想金城武在你床上就很現實嗎?你就挑人。以為腐CP就不用挑臉喔?

#自覺 #被壓迫者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https://www.plurk.com/p/n4xt06

【複習】https://www.plurk.com/p/lkyzwu 克拉克娃娃實驗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573 via https://www.plurk.com/p/mmgljv?mmgo7g
MPlus | 女孩就這樣?性別歧視入腦定型在六歲
[圖]
研究人員讓一群五歲小孩閱讀主角是「非常、非常聰明」的故事後,接著問他們主角是什麼性別:女孩壓倒性地選擇女性,而男孩也壓倒性地選擇了男性;但是,同樣問題放到六歲的兒童身上,答案卻已經顯著地改變:只有少數的女孩繼續選擇女性,而男孩則大多維持原本的答案。研究結果表明,人們認為男性「與生俱來」具有聰明才智的性別歧視刻板印象,可能在很年輕時就已經入腦定型。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1-21 13:55:38
From disp.cc/b/261-9Tl0

Trevor Phillips: political correctness ushered in the populist wave | UK news | The Guardian
[圖]
The equality expert has taken flak for challenging ideals he used to champion.
 

稍早標題:Trevor Phillips: ‘Political correctness ushered in the populist wave’

#PC政治正確 #矯枉過正 #無限上綱? #無上限? #媒體操作 #放大鏡與稻草人 #民粹

> https://www.ptt.cc/bbs/SuperHeroes/M.1481649226.A.6B5.html
> https://www.plurk.com/p/lzn1t5
> https://www.plurk.com/p/llr6qu

BBC2:全英最白的電視台

Trevor Phillips: BBC2 is Britain’s whitest TV station | Media | The Guardian
[圖]
Former equality commission chairman to say in speech that Channel 4 privatisation would destroy it as agent of integration.
 

> https://www.plurk.com/p/lvz0vw

政治正確:右派發明的幽靈敵人

Political correctness: how the right invented a phantom enemy | Moira Weigel | US news | The Guardian
[圖]
The long read: For 25 years, invoking this vague and ever-shifting nemesis has been a favourite tactic of the right – and Donald Trump’s victory is it.
 

#川普 #假想敵 #妖魔化 #汙名化 #獵巫 #矯枉過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3riEFwl0Q
Stephen Fry on Trump, Liberals, and Bullies - 2017 - YouTube
Stephen Fry interview discussing Donald Trump, problems with modern liberalism, bullies and strategies on dealing with them. How to stop Trump, and what he t...

 

#PC政治正確 #川普 #右派與裝可憐 #自由派 #霸凌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2-25 13:57:51

https://disp.cc/b/261-b4UK 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2-25 14:03:31

2019-7-19 21:26 https://www.plurk.com/p/neu2lq?netvsg
【EE山山33】近期的幾個話題整理
博恩/父權&攻受


博恩之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59529474066678&set=a.462867777066202&type=3
博恩歷年歧視段子整理文

https://www.plurk.com/m/p/nel9kd
這是起始噗的備份👆

ZERO的討論串
 https://www.plurk.com/p/neor33?r=7147877037
 https://www.plurk.com/p/nenrtu?r=7147537110
 https://www.plurk.com/p/nerw9m?r=7148845932
 如果沒啥時間可以看看ZERO的總結,覺得讚!

> http://www.plurk.com/p/l3b6lu #邦聯旗 #種族歧視

・以下關於幽默這件事⋯⋯

政治正確 #netflix流行大百科

https://www.plurk.com/p/mxe96b

https://images.plurk.com/yPCbd5pYt6jeJN6FSq2yq.png
https://images.plurk.com/pO8KWHwBNV0Co03WLpU4q.png
https://images.plurk.com/c0J3haO4BAkDWp7Ob897C.png
https://images.plurk.com/1NopcXAfStkih16y5w1SgD.png 
https://images.plurk.com/6vt5kKqAvE2p6fUbtEMEbw.png
https://images.plurk.com/31vchWVqnLCysXzPyZ22q8.png

最厲害的幽默方式就是不傷害到別人也可以好笑,或是用自己當玩笑也可以,政治正確不過是尊重他人沒有很難,真的沒有很難

不好笑只是你沒才華!不要什麼都怪別人!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971...cYBqCnicQpmtVwG-4uWwMUkADhnDEs
NETFLIX 脫口秀厭世宣言:我是失敗同性戀,我不想再拿創傷搞笑了|性別力 Gender Power

https://www.weiwenku.org/d/102459478...494rxQ2kLvQyOaVSnuQgcdFcebp4eA
幽默有性別嗎?_女權之聲 - 微文庫

- - - -

定期幫大家回顧博恩難笑又各種歧視ㄉ段落

早期如嘲笑愛心手工餅乾、近期如羞辱現代舞蹈是僵直性失調症就不幫大家整理ㄌ,真的不是太想看到博恩。聽說博恩連校園場都會不斷開黃腔,嘲笑性工作者云云。

其團隊的JIM程建評甚至不斷開愛滋病的玩笑,別人提醒他還得到他「只要在網路上開愛滋病的玩笑,就會引來一大群特定族群來留言」的回覆。

我是覺得歧視就是歧視,不要用什麼美式幽默來包裝啦。當個高學歷有錢異性戀男性真的好爽ㄛ,反正各種歧視都不會輪到他,甚至還可以拿這個來賺錢,有夠爽。

-

2017/01/02-02:16開始

「如果你太喜歡財團的懶趴,我們會把你換掉,我們換成一個女的(蔡英文),想說給專業的來,嘔嘔嘔嘔嘔嘔(模仿口交動作)一例一休嘔嘔嘔歐(模仿口交動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PHxadxtVY&feature=youtu.be#t=2m16s

2019/01/19-02:40開始
「我是不曉得為什麼勞動部長要唱歌,這不是原委會的責任嗎?」

https://youtu.be/JdQomWouPm8

-
7/18-00:37補充

我覺得開玩笑沒有不可以,但開玩笑建立在其他人的傷痛之上,那就不行。博恩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應該也知道自己的影響力,開這些玩笑都會加深刻板印象或造成模仿,對這些群體來說,這都是傷害。

政治正確的意思就是避免弱勢族群受到傷害,大家在說追求政治正確很無聊的時候,試著把政治正確四個字代換成「避免弱勢族群受到傷害、冒犯」,讓原句變成「追求避免弱勢族群受到傷害、冒犯很無聊」時大概就會知道問題點在哪裡了吧

- - - -

> https://www.plurk.com/p/mvnwr9
> https://www.plurk.com/p/mxi01u

https://twitter.com/runningmumu/status/1151844130974097409?s=21&netvsg
去年我也有罵過他,本來以為他有慢慢變好,結果看一下原推底下的整理,有夠母湯。

#刻板印象 #女性權益 #性別歧視 #博恩夜夜秀 #地獄哏 #原住民 #蘭嶼 #核電 #台電 #愛滋AIDS #娘娘腔 #政治正確 #自以為幽默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7-22 12:55:32

https://www.plurk.com/p/mfohnc via https://www.plurk.com/p/mxe96b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280 民族熔爐? 5項數據讓你了解美國種族現況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280 有色人種的英文怎麼說?從英演員失言風波學單字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4040 美人上街反伊斯蘭 學者:種族平權夢一場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7-22 13:01:02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8-07 16:45:29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08-09 15:41:01 (台灣)

https://www.plurk.com/p/n4gzt3
 https://disp.cc/b/261-b4UK 【QN】非洲未來主義

https://www.plurk.com/p/nfuqsm
 https://disp.cc/b/261-bB8e 【李律】海綿寶寶都理解的事

https://www.plurk.com/p/nlmg65
 https://disp.cc/b/261-bTLP 【合噗】《黑寡婦》戰起來了

※ 編輯: Ctea 時間: 2019-12-08 03:28:05 (台灣)

Best Argument Ever Against Political Correctness by Stephen F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EHbJgomgA
 

via [轉噗]【風逝回聲】演員/作家Stephen Fry闡述自己為何反對「政治正確」

關於Fry對政治正確的解讀,注意到的幾點:

1.

政治正確者強調自己的「正確性」(或許涵蓋了正當性或道德制高點);
Fry 則希望著重對社會「有效」的作為。

2.
政治正確是以「規範」的形式運作,某方面也有強調和諧的味道(說教/衛道之士);
而Fry則相信衝撞、衝突、批判的價值(狂人、隱士、反叛者…等)。

3.
堅信自己的無誤(甚至包含宗教般的「虔誠」);
而Fry對於如何讓社會往好的方向改變,抱持「不確定」的態度,並強調質疑與內省的重要性。

4.
政治正確帶有攻擊/侵略性(包含採取羞辱或獵巫等戰術,某方面跟它所對抗的保守社會採用了近似的手法),也可能會加重陣營間的敵意或隔閡;
Fry則希望以溝通理解的方式、用化解敵對關係來達成目標。

5.
政治正確傾向在外部的政治場域角力,
而Fry則強調內在的信念、發自內心的良善,相信這可能是讓社會改善的關鍵。

via https://www.plurk.com/p/nq7o74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10 03:56:33 (台灣)

> [轉LINE] 我剛剛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東東:說女生嬸味是一種貶義,可是為啥說男生大叔就很多人啊嘶啊嘶?那嬸味&30歲看起來像40歲的阿姨,這兩個說法給人的感覺有差嗎?
> https://www.facebook.com/ennocheng/p...&notif_id=1583838719790319 via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ayne1109/permalink/3108145719196059/ via ESL #大叔 #雙重標準
https://www.facebook.com/ennocheng/posts/2723177094418149?comment_id=2723672961035229

「如果這世界上的恐同言論全數消失,那當然我們會覺得很舒服,但那樣就代表人性勝利嗎?我有點無法認同那樣的世界,所以打了這篇文章。」

就這段來回應。

覺得原po這段話似乎沒有講很多或是有點簡化,甚至會招來誤解。

「如果這世界上的恐同言論全數消失,那當然我們會覺得很舒服」

是的。

這裡的「恐同言論」換成任何歧視、反多元的敘述也是一樣。

基本上有些東西本來就是(講得偏激一點)「不應該存在」或是「應該要(逐漸)消失」的。

所以一個沒有恐同(或是任何歧視)的世界,是好的。

問題在於這種言論「是怎麼消失的」。

我們要講到這裡,才能接過來「是否是人性的勝利」。

如果是透過溝通、教育、循序漸進的觀念改變等之類而消失的,那有可能是人性勝利。

若是透過高壓、打壓、一言堂式、不容溝通的方式來消失,那就不是人性勝利。

#hypesphere小編 #嬸味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11 03:44:19 (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ennocheng/posts/2723177094418149?comment_id=2723365837732608

我覺得有時候政治正確反而把大家壓得喘不過氣.... 因為跟主流的價值觀不同感到害怕,說出話之前必須自我審查...嗯嗯這樣應該就不會冒犯、不會讓人曲解誤會我的意思吧...? 然後才能說出來(但通常就又變成一個咬文嚼字不知所云的論點....唉)

https://www.facebook.com/ennocheng/p...ly_comment_id=2724504884285370

 (正確的)政治正確是必要的。

就好比「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也是政治正確。當我們面臨打壓的時候,政治正確重要不重要?

把大家壓得喘不過氣的不是「政治正確」,而是「激進的人」以及「不正確的作法」。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11 03:47:16, 03:48:05, 03:48:05 (台灣)

https://www.plurk.com/p/nq76q2?nq4f9n
【Lydia暗巷愛爾蘭分部】其中對於歐美電影圈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實行政治正確這件事特別有感,近年很多經典故事特意把主角換成有熱人種、性轉,彷彿只要改變這些表面的事情,故事就會瞬間變成「平權」一樣。

不,並不會。

而且效果不好的話,還會引來大家的反感。就像是大家對於一直用「鄉土情懷」、「民族主義」、「愛鄉愛國」、「叫忠叫孝」其實很受不了一樣。

一點點還好,整個敘事都打著這種招牌,簡直要人不看穿這層懶惰都難。

所以其實近年像是《小美人魚》、Netflix的《亞森.羅蘋》都特別找了非白人的演員飾演主角,我個人抱持十分保留的態度。改變主角膚色並不會讓故事變成一個平權故事,並不會。與其用這種奇怪又偷懶的方法,倒不如好好挖掘一下這些民族真正的故事,讓他們的敘事為世人看見。

減加所舉的例子Widows很好,然後之前有部電影《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女權之聲》(Suffragette)也都很棒。

當然這類電影的票房可能都不會最亮眼,不過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主要若好萊塢持續以這種「簡化」的方式來倡導平權,根本上不會改變什麼,當我們把性別平權看作簡單地empowerment,「賦權」,就無法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要怎麼樣讓一個女性角色有所力量,絕對不只是「讓她變的跟男性一樣強」就好了。

然後說到底:故事還是最重要的。

激勵人心的角色不分男女,也毋須在人種上大作文章,他/她/它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他/她/它的人生與我們產生共鳴,進而鼓動了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對吧?

然後我必須放個奶昔大大的解說,一百萬萬分,迪士尼不要再拿 #metoo 當擋箭牌了,正是在metoo的活動時間,我們更需要李翔這樣行正作直的男性。

 https://www.plurk.com/p/npwpxi

#Metoo 是關乎「同意權」的行使,而今天李翔可沒有對木蘭做什麼事情,還這麼相信她,木蘭身為女性,從一開始的千辛萬苦,到最後以智慧跟真心贏得認同,還結交了軍中好友,軍中好友還願意扮女裝潛入宮廷,這樣的故事不正是現在所需要的嗎?

#Metoo 要打倒的不是男性,不是要讓男性消失。 #Metoo 的敵人是「有害的父權主義」(Toxic Masculinity)。

(李翔)簡直是平權代表好嗎?在那樣一個講究陽剛的社會裡,他還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木蘭、認可她的能力智慧,也認為她是值得並肩作戰的好戰友,這不是平權,什麼叫做平權?

via https://www.plurk.com/p/nq5qth?r=7268776067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3-11 03:51:56 (台灣)

https://disp.cc/b/261-csBv 《最後生還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爭議 #雙重標準 #消費政治正確 #平權議題 #SJW #左膠

※ 編輯: Ctea 時間: 2020-09-02 02:27:52 (台灣)
※ 編輯: Ctea 時間: 2023-01-31 11:39:48 (台灣)
※ 看板: CityNigh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91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