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oward61313 (紅豆生南國 花惹發isthis)標題 [新聞] 高捷無平行轉乘 議員促規畫 捷運局指黃、紫線採平面轉車設計時間 Tue Oct 14 20:37:39 2025
高捷無平行轉乘 議員促規畫
捷運局指黃、紫線採平面轉車設計 輕軌單程票機台明年增紙鈔購票、加值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14000616-260107
2025/10/14 中國時報 任義宇
高雄捷運目前有黃線、岡山路竹線、小港林園線等工程進行中,不過高雄民代發現,高捷
相關轉乘規畫,缺乏與台北及國外捷運系統常見的「平行轉乘」,希望高雄跟上增進轉乘
效率;另有議員發現高雄輕軌單程票售票機不收紙鈔,恐影響城市觀光形象。對此捷運局
承諾,會在未來路網中考量轉乘便利性;輕軌紙鈔購票部分已計畫明年起從4大觀光車站
開始加裝。
昨日高雄市議會交通部門質詢中,市議員陳麗娜表示,建設中的高捷黃線,與既有的紅、
橘線共有4個交會車站,因既有車站沒有預留轉乘空間,都是採用地下通道轉乘,不過台
北捷運包含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東門站、西門站,以及日本多處地鐵站,皆採用同月
台「平行轉乘」設計,能提升效率。
陳麗娜認為,未來隨高雄捷運建設路網逐漸完整後,會出現更多轉乘車站,盤點黃線未來
在Y5站、Y9站、Y12站,會分別與藍線鳳山本館線、紫線高鐵右昌學園線、粉紅線中華雙
鐵線交會,希望捷運局能提前考量「平行轉乘」可能性,讓民眾未來轉車免換月台,更加
便利。
對此高雄市捷運局長吳嘉昌答詢指出,黃線Y9站同時為紫線起始站,已有平面轉乘空間規
畫,其餘車站則要考慮各站空間條件,承諾會妥善設計、評估可行性。
另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提到,高雄輕軌通車將滿10年,已多次看到外籍觀光客抱怨無法
使用鈔票購買單程車票,認為落後的車站配置恐傷害城市形象。吳嘉昌答詢表示,為改善
觀光客乘車體驗,已規畫經費於夢時代、駁二周邊共4座車站單程購票機,加裝鈔票購票
及票卡加值功能,其餘車站也會透過列車採購計畫,一併更新相關站體服務設施,提升購
票便利性。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教授鄭永祥說明,鐵路路線進行平行轉乘,對乘客、長者來說非常
高效便利,但在工程規畫上,考量路線走向、站體空間有其局限性,需預先擬定轉乘規畫
才能達成;另也提到大眾運輸應盡可能提升購票便利性,才有助於提升搭車意願。
--
感想:其實整篇重點就在捷運局長說Y9黃紫線會有平面轉乘規劃
雖然這個平面轉乘跟同月台平行轉乘是否為同個意思還有待研究
(畢竟淡新中線以前那樣雖然不是平行轉乘,但...算不算平面轉乘?XD)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若黃紫線真能平行轉乘,應該會比紫線直通黃線好
畢竟黃線原本營運模式就複雜了
若再加入紫線直通,無論紫線民族路到高鐵站,或黃線非重疊段的班距都得妥協
ps 說到平面轉乘,隔壁韓國在韓語中使用的詞倒是類似的「平面換乘」
雖然首爾GTX未來在清涼里和三成規劃的平行轉乘則稱為「水平換乘」
這議題本身倒蠻有趣的,但還在找時間發文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56.108 (臺灣)
※ 作者: Howard61313 2025-10-14 20:37:39
※ 文章代碼(AID): #1exaGNgZ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60445463.A.AA3.html
※ 編輯: Howard61313 (49.217.56.108 臺灣), 10/14/2025 20:54:06
→ styyu1281: 如果是中正紀念堂那種平行轉乘,得要在地下或空中麻花捲,也得有空間1F 10/14 21:15
其實論軌道設計,中正紀念堂的平行轉乘算直觀的了(一條線全在車站西半部,另一條線則全在車站東半部),沒什麼麻花
相對複雜的是古亭,還要考量到兩線軌道立體交疊處至車站末端的距離
若看北捷禁限建圖,古亭站南端至隧道交疊處(羅斯福金門街口)大約260公尺。而高雄捷運黃線Y9站(民族十全路口)至隧道轉彎處(建工路口)的距離超過300公尺
推 xy1904312: Y9應該來不及改設計多挖一層月台了吧3F 10/14 21:23
因此這就要看捷運局長說的平面轉乘究竟是不是紫線直通黃線,變成大橋頭式轉乘了
雖然說國外也是有兩座島式月台在同層的平行轉乘站
(如新加坡地鐵裕廊東站、大阪地鐵大國町站)
不過這一來要看既有月台之外的路寬是否還有空間餘裕設站
二來就是這種平行轉乘站在車站兩端都要有軌道立體交疊,無論是否為地下站
※ 編輯: Howard61313 (49.217.56.108 臺灣), 10/14/2025 21:46:03
→ el1901: 大橋頭式,以後雄黃線民族路段至少有四種營運模式4F 10/14 22:12
推 aass5566: 有得轉乘就偷笑了 看看那悲劇的高雄輕軌跟橘線
出站還要走個300公尺曬太陽 誰會搭??
喔...凱旋公園到五塊厝站是500公尺... 真的悲劇5F 10/14 22:31
→ zhier: 新莊仔路是Y7吧
黃線跟藍紫應該都要有轉乘設計10F 10/15 00:01
堪稱營運模式最複雜的一種設計,非重疊段的班距加密問題也將變的難以解決
基本上就是重蹈北捷中和新蘆線非重疊段為人詬病的覆轍
推 kenliu100: 現在新路線都一條條規劃,根本蓋一條是一條,預留平行轉乘機制在未來可能又要被魔改到其他站轉乘,留個心酸的19F 10/15 03:12
或許其他路線是如此
但至少就Y9站這部分,在紫線跟黃線都要走民族路的情況下
蠻難想像轉乘站點還會有什麼移動的
這篇主題是轉乘,平面不僅無法解決輕軌與橘線東段無從轉乘的問題,反而擴大解決難度
不說常被提的倫敦、香港和東京,柏林、莫斯科、紐約也都有不少成功的平行轉乘案例
甚至布魯塞爾、馬德里跟新加坡也有幾個
台灣在這方面,能從30多年前開始逐步規劃出4個捷運平行轉乘站,雖然也算不錯了
可惜後續就逐漸減少引入了
※ 編輯: Howard61313 (49.217.56.108 臺灣), 10/15/2025 13:03:28
推 timmyhsu2: 要future-proof但又不想花大錢的話,就是南側設袋狀軌或Y9改成三股。變成將軍澳綫離峰時間其中一條支線改成shuttle的形式,尖峰則去開直通車
但如果紫線斷在Y9,沒進市區就很像萬大線在中正紀念堂的狀況,要進市區也只有跟黃線共線這個方法。所以直通有其必要性,而且老實來說,紫線/黃線運量一定少於紅線,支線段尖峰四分鐘一班一定能滿足需求,重疊區間兩分鐘一班也在GoA4的最高密度之內。
Y9三股的形式就可以,由西至東,紫線南向、黃線Spanish solution、紫線北向,類似新加坡裕廊東東西線夾著南北向的形式,不過南側維持目前可以直通的設計。
然後勢必得搭配Y5那邊的分拆,屆時澄清五甲段就不會直通至建工民族段,正式拆分成兩條線也更符合民眾能理解的使用習慣24F 10/15 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