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percilious (mnemonic)標題 Re: [新聞] 運輸虧錢…北捷副業撐本業 地下街大改造時間 Sat Oct 25 12:29:54 2025
如果北捷虧錢,很難想像台灣其他的城市捷運能收支平衡。
台中市其實正在積極建設捷運,但部分計畫的初期評估曾面臨挑戰,主因包括初期地下化
方案的經濟效益評估結果不佳,以及過去曾有重大工安事故影響民眾觀感。 儘管有這些
挑戰,台中市目前仍持續推動多條捷運路線,例如藍線已獲核定,顯示政府與市民對捷運
發展的投入。
經濟效益評估: 過去有方案的地下化評估,因「益本比」(效益與成本的比例)小於1,
代表效益不如預期,中央恐不會核定。
重大工安事故: 捷運綠線曾發生鋼梁墜落的事故,造成傷亡,這對捷運建設的公眾信心
造成負面影響。
--
和Austin學英文
https://www.youtube.com/@austinenglis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09.221 (臺灣)
※ 作者: supercilious 2025-10-25 12:29:54
※ 文章代碼(AID): #1e_59IsE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61366610.A.D8E.html
※ 編輯: supercilious (220.136.209.221 臺灣), 10/25/2025 12:31:04
推 lc85301: 不用平衡也沒關係,取代私有運具的死傷 塞車 空汙
對整個社會的效益還是正的
另外運量少的地方就不強求高架地下,平面輕軌效益最高1F 10/25 12:36
推 MiaoXin: 即使是本業賺錢的也就那幾條
所以把買票的錢當成規費來看待比較好。
不管是哪一間公司,提供的服務,不管是班次還是票價都會受到政策、民代與民意的干擾,要像一般正常公司來營運實在是不太可能。4F 10/25 12:39
推 tonyian: 有人連算都沒算出數字就可以說效益是正的?好歹也想辦法計算數字吧?
這比胡說八道還嚴重了好嗎9F 10/25 12:45
→ zhier: 益本比實在很難理解12F 10/25 12:48
推 timmyhsu2: 北捷家大業大啊,不要以為運量大就不會虧損,事實上世界上能盈餘的捷運系統都不是以票箱收入為主的
高雄本身也有個例子就是時常很多人的旗鼓輪渡,但仍然連年虧損
但你說是他營運績效不好嗎?絕對不是,這是因為你把票價長年壓這麼低,早就不符合經濟效益。為何不漲價?因為你認為通行是社會福利的一環,應用其他賺錢的部門來挹注社會福利13F 10/25 13:09
→ ciswww: 有些線把肇事成本節省、空氣汙染節省等等算進去,益本比還是沒過!如果搭的人少,肇事成本節省、空氣汙染節省就少!21F 10/25 13:20
推 Howard61313: 如果要不考慮國道一號高架、台灣大道景觀跟安和路以西爬坡問題,那五權路以西的藍線激進一點整個高架化也可以省一堆經費以增加財務可行性啊,問題是市民支不支持23F 10/25 13:42
→ ciswww: 國道一號高架、爬坡都不是問題,以前國道(含)以西就採高架問題是藍線就算經費爆增,市民也不質疑財務可行性啊27F 10/25 14:02
推 gigihh: 全世界沒有幾家鐵道公司單純靠本業就會賺錢的,所以我覺得一直說本業賺錢才叫賺錢這種概念本來就是錯誤29F 10/25 14:13
推 gottsuan: 全世界地面運輸業能靠本業盈餘的少之又少31F 10/25 14:25
→ ciswww: 台北捷運若漲5元,光本業就會賺錢,所以反而不能漲32F 10/25 14:25
→ gottsuan: 印象中鐵道發達的日本只有大阪地鐵有賺錢 東京地鐵雖然有幾條路線賺 但整體還是虧損33F 10/25 14:28
→ labbat: 也是有沒賺錢的民間營利公司,國辦民營性質的36F 10/25 14:59
→ ethanNTP: 不過藍線在國一那邊改地下換到了中港轉運站那一代設站或許對部份人來說這改動反而是必要的(?37F 10/25 15:28
推 Howard61313: 樓上,其實其實只要出土段不在那裡,那轉運站那段不管是高架還是地下都能設站
話說回來,與藍線轉運站跟安和路口類似,橘線國光橋那邊要不是出土段問題,其實也是有設站價值39F 10/25 15:42
→ ethanNTP: 阿對對 不能設站的原因是因為卡到出土段而不是因為高架 謝謝howard大43F 10/25 15:52
推 Aixtron: 最近最熱的兩個議題,一是說人上不了車,二是說本業虧損,怪嗎?48F 10/25 16:29
→ GrafRaphael: 地下案坡度較緩也比較省能源,營運成本長期來看是比較低的50F 10/25 16:31
→ zhier: 票價不能根據成本調漲虧損很正常 上不了車就首都圈人太多 倒是可以期待北捷新車能不能讓班距再縮短嗎52F 10/25 16:50
→ ciswww: 大肚山那麼高,翻過大肚山所耗的能量應遠大於地下高架差異反而是車站空調成本差很多54F 10/25 16:59
推 carolgilbert: 相同的疑慮台南可以蓋的原因是什麼?高雄蓋一堆的原因是什麼?屏東宜蘭蓋高鐵會有真正的盈餘是嗎?56F 10/25 17:36
→ yinaser: 捷運又不是看盈餘而是看政治需求...地方願意一年虧幾十億中央有空間幫你蓋對政客都很合理58F 10/25 18:05
推 Stan6003: 大阪其實也是御堂筋線與他的快樂好夥伴60F 10/25 18:05
→ yinaser: 對中央一年就是要花幾千億交通預算,只要敢開口預算你就慢慢排都有機會的61F 10/25 18:06
→ GrafRaphael: 還有車輛爬坡的問題,鋼軌鋼輪對於陡坡的適應不如膠輪
歐洲有一堆出土段設置車站的例子,但會比較佔用路幅歐洲那種幾乎是設置在原本非道路的空間,例如綠園道63F 10/25 18:21
推 Slzreo1726: 誰叫以前人不蓋,現在都市都發展完了才說要蓋捷運,建設成本當然貴得要死
日本中國都是都市發展到哪,鐵路就拉到哪
台灣人還在笑人在田裡開捷運,自己卻沒捷運能搭67F 10/25 21:05
→ labbat: 歷史沒有假如要往前看唄,假設幾十年前做不做的意義何在71F 10/26 01:03
推 Richun: 台灣地就那麼大,比較好的點幾乎都被聚落佔走了。中南部還好一點,以高鐵為新城區核心的方式其實可行,但台灣的規劃各種沒系統,沒在考慮預留介面,都是到已經發展起來開始塞到起民怨才開始規劃捷運,但那時的道路也定型了,於是捷運為了省錢省事各種沿道路走,轉彎半徑小於50m的比比皆是。72F 10/26 01:39
推 ciswww: 如果用高運量的邏輯,只會畫一堆R=200,但木柵線就算R=40也輕鬆彎過去,帶給當時的人們無限希望,然後環狀線就爆了77F 10/26 02:08
推 wcc960: 日本地鐵最賺的一直都是東京metro 大阪(metro)還差得遠
東京有虧損是都營
全體來講的話日本鐵路本業最賺的代表就JR本州三社
(JR東=1760/3767億 JR東海=6497/7027億 JR西=1106/1797億)*2025年3月期決算
私鐵來講東京主要7社&關西主要5社本業也都賺
(其中東武,京急,京成/近鐵為本業最賺)80F 10/26 03:09
推 Howard61313: 能請教一下78樓的「然後環狀線就爆了」是什麼意思嗎87F 10/26 07:36
推 coffeemilk: 被一般民眾一直嫌高架轉彎慢吧!在地下怎麼彎都是高速捷運XD
在高架就該死
隔壁日本或是其他國家或城市其實也偶有轉彎段慢慢開啦!但你知道的,觀光濾鏡之下什麼都是高效快速,只有台灣高架最差88F 10/26 09:26
推 auction88: 北捷若把建設累用算上去幾百年也不會賺錢吧
建設費用94F 10/26 09:41
推 Howard61313: 環狀線高架轉彎慢是其次,重點是三個90度大彎裡有2個是為了彎進板橋車站,結果還換不到很近的轉乘,那就使得轉彎想達成的效益大減,如果是像東門轉了大彎後能換到同月台平行轉乘那種便利換車,那轉彎倒還能保全其意義96F 10/26 10:56
推 MiaoXin: 建設費用那個就是帳本分開來的手法,本業、副業,車路分離都是。
正視大眾運輸尤其是軌道運輸的成本本來就很高,不用這邊也發新聞賺錢,那邊也發新聞說有賺錢。101F 10/26 12:01
推 ilikegoodgod: 不知上海地鐵怎麼蓋的,軌道隨意侵入民宅下方,上方民宅也都還好好的!105F 10/26 12:43
推 coffeemilk: 對我來說這些彎道都還好啦!站外轉乘其實我忍受度也很高,但一般人也少在國外的城市長期定居,不會覺得台北已經夠少站外轉,只在國外短暫旅遊的,多半都帶著旅遊濾鏡去看待人家條件和我們一樣的問題,然後回到國內的就是該死政府爛XD107F 10/26 13:04
推 mtc5566: 那是你覺得 是你忍受度高112F 10/26 13:33
推 hicker: 久了 就習慣了 這話還真不假....113F 10/26 13:55
推 coffeemilk: 可是mtc你的看法感受更沒重要的耶!大家都知道你在版內是依照政治喜好在開酸的啊!同樣的事放在不同的政黨執政時你就會有不同態度,你的意見恐怕也只有和你一樣用政治喜好態度看事的人才會引起共鳴吧X114F 10/26 14:29
--